《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实录
2020-12-03陈光慧张起磊
陈光慧 张起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221-02
一、教学目标
1.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载体。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培养科学精神。
3.在小组探究中,学生逐渐培养合作意识和开放观念;能够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开放、共赢的道路,增强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提高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态度
三、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导入、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学习,通过体验感悟、分析归纳、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9年,是新中国成了70周年。70年,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板书)
(二)新课学习
1.感受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到底离我们有多远?首先,我们通过一位中学生的一天来感受经济全球化。
播放张小驰的一天。
看了张同学的一天,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教师:外國商品进入中国,中国商品走向世界。我们几乎处处可以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2.了解经济全球化
刚才我们看到张同学用的是iPhone手机,下面我们就以iPhone为例进行分析。
苹果手机里面有一个Siri功能,可以和你进行简单的对话。
国际君:“你在哪里被设计出来的?”
Siri:“我是加利福尼亚州苹果公司设计的。”
国际君:“你的故乡在哪里?”
Siri:“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从Siri的答案至少反映出两个事实:第一,苹果手机的创意来自美国。第二,苹果手机的“故乡”却不是美国那么简单。为什么呢?大家来看两张图片。(出示图片)
一个“iPhone”的诞生
iPhone供应商的主要生产地点。
你们在这两张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国际分工协作)
像这样在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生产上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生产全球化。
教师设疑:那么,为什么iPhone要在世界各国共同生产?
教师: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优势,一个产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比较优势原理。教材中是以甲乙两国生产粮食和肉为例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来看。(出示比较优势理论)
大家发现甲乙两国在生产粮食和肉方面,谁具有绝对优势。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生产某个产品就意味着会放弃生产一些产品。那么,请问甲国生产1kg粮食意味着要放弃生产多少千克的肉(3/4kg),生产1kg的肉意味着要放弃生产多少千克的粮食(4/3kg );同样乙国生产1kg粮食意味着要放弃生产多少千克的肉(6/5kg),生产1kg的肉意味着要放弃生产多少千克的粮食(5/6kg) 。我们发现,生产同样多的粮食,甲乙两国谁放弃生产的肉更少? (甲国),生产同样多的肉,甲乙两国谁放弃生产的粮食更少?(乙国)。我们称甲国在粮食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生产肉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甲乙两国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呢?(甲国生产粮食,乙国生产肉,然后进行贸易,这样都能从中获利。)
我国的许多行业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我国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也深受欢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短片。
播放:在加拿大超市的直播。
国际间贸易往来不断加强,我们称之为贸易全球化。
出示材料:数说改革开放40多年之进出口贸易
改革开放的这40多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4万多亿美元,增长198倍,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超过147倍,成为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过渡: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前不久,苹果公司CEO库克到访上海,表示要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出示材料:库克来华调研,增加对华投资的消息
教师: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配置,我们称之为资本全球化。近些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截止201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出示材料:数说改革开放40年之对外投资
教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从无到有,截止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总额排名世界第三,目前我国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5万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师: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那么,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带来了哪些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
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使各国经济出现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这就叫经济全球化。
过渡:前面我所说的苹果公司总部在哪个国家?(美国)
教师: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叫做跨国公司。
这种跨国经营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跨国生产经营方式对全球经济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们说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载体。
过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经济全球化获得的并不总是鲜花和掌声。
3.透视经济全球化
(图片播放)在世界一些地方出现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2010年韩国首尔举办G20时,数万人抗议游行,英国的脱欧运动(有关消息表示,英国将在明年3月份推出欧盟),由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等。
教师: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人人普遍受益吗?下面我们一起透视经济全球化。
(为了让大家全面地认识经济全球化,我(下转第223页)(上接第221页)们分组对经济全球化做利弊分析。一组进行利益分析、一组进行弊端分析,每组推选一位核心发言人,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完成《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
出示材料一:iPhone产业链的全球化影响
出示材料二:甲国某造纸企业在乙国开办工厂,引起争议。
出示材料三:2008年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
设疑探究:iPhone产业链的全球化除了给苹果公司自身带来了利益外,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设疑探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定会使人人受益?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你怎么看待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也出现了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同时也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过渡: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俗话说:“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充满着挑战。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呢?
4.应对经济全球化
教师:说到应对,我想起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一段讲话: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里,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习近平
教师:既然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因此中国就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展示:微笑曲線理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应该 如何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作为普通的中学生,你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思考之后,请你写下来课后与我交流。
教师:同学们谈的很好,今天的中国正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结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践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创建自贸区、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再到成功举办进口博览会,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从杭州G20、到金砖厦门会晤、再到达沃斯经济论坛,更多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
从关税下调,到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五、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通俗易懂的漫画、典故和重大时政材料,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探究法,力求达到“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真的发生”。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促进”作用,即帮助、指导、引导、支持作用,而非局限于“你讲他听”“你说他做”;“有意义的学习”是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来说是正向的,对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真的发生”规定的是一节课的目标和达成的效果。无论是选择材料、设计问题、安排课堂容量、把握课堂节奏等方面一定要重点关注如何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真的发生”,减少或避免“假的发生”。
作者单位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马鞍山二中郑蒲港分校;安徽;马鞍山;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