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时事政治知识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方法

2020-12-03吕量廷莫清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2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法治道德

吕量廷 莫清和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 其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知识,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有效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初中阶段的课程学习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有关于学生思想层面开展的一项教学课程。本文主要从时事政事知识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这方面的方法来进行探讨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建议,让时事政治知识有效融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

【关键词】时事政治知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106-01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结合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的综合课堂,课程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初中课堂的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其实施的效果并不佳,主要是教学内容依赖于书本、教学形式单一,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的有利影响微乎其微。然而,通过不断的课堂形式的改进过程中发现,将时事政治知识合理有效的渗透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为什么是将时事政治知识渗透于课堂,而不是其它的知识内容,这样做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第一,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时事政治涉及的知识点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植入时事政治,能够让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目的等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联系,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第二,有利于知识面的拓展

时事政治所涉及容纳的领域、政治内容等相对较多,包括国内外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多个方面的信息,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第三,激发初中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治内容,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关于政治方面的学习活动,从而道德与知识课堂的课堂效率被有质量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素养。传统的教学更多地依赖教材中的内容、例子,限制了课堂内容的多样性,也让学习变得枯燥。而通过渗透时事政治内容,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学习的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并提升学生其对政治知识的求知欲,其学习兴趣也会相应提高。

目前的教学实践证明偏向于“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教学的知识内容,只是为了学生应付考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需要结合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以课堂教学的开展方式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找到适合于这门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帮助。滲透时事政治知识的同时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课堂活动教学,来教授学生《道德与法治》,让整个《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让学生主动接受,乐于接受课堂知识,不仅稳固他们的基础学科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相应的政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下几点是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知识渗透的具体方法探究:

(一)在课前预习阶段新增时事政治案例

当下时事政治案例每天都在更新,大部分时事热点都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联系课堂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所学,并能以此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最近新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等,通过课后观影活动,再结合课堂中提到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可以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家荣誉感,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再次,老师在课堂上加入时事政治的新闻,与学生积极进行相关交流,在一个个的案例分析中学生对事件的分析能力会有所提升,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

(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教学资源,查找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时事政治,做成相应的教学课间,在课前时间组织学生一起阅览朗读, 其后让学生对所阅览的时事政治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出学生主体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还可以给班级学生划分小组,让小组成员自己找一些他们认为生活中一些典型的时事政治进行探讨,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内部成员分析、讨论,最后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有效安排时事政治部分在课堂的占据时间

为了不耽误教学任务的总安排,老师可以分别在课前和课后各十分钟引入时事政治知识,为了改善课堂效果,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来改变,例如通过每节课让学生自发演讲关于时事政治的内容,它占据课堂时间为五分钟左右,然后由教师点评,学生发表意见建议。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应该注重初中生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相互结合,帮助初中生全面提高政治素养,初中生通过掌握我国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上的时事政治新闻,有效提升学生初中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这样一来,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渗透时事政治可以提高学生整理时事政治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知识的能力,使其具有政治的独立思考能力。师生交流互动不仅是对相关知识的交流,也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交流,只有让老师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知识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方法主要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课后积极阅读时事政治相关内容,最后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师生之间相互主动交流探讨。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同时也提升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能够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于实践, 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显松.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A].教育理论

[2]余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3]高灿灿.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旬,2018,(9):54.

作者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白垢学校;广东;封开;526500)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时事政治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跟踪导练(五)(2)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学习意义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以时事政治为依托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