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话教学中语言输出环节三次情境创设的反思

2020-12-03武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9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情境创设

武艳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一节小学英语会话课语言输出环节情境创设的三次改进过程,深入分析并反思了每次改进的原因,最终归纳出了会话教学语言输出活动中创设情境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会话教学;语言输出;情境创设

会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新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为例,通过对比和分析本课语言输出活动中情境创设的三次优化过程,探索如何创设会话教学产出活动的情境。

一、第一次情境创设的实施与反思

为使这节课的设计整体完整、顺畅,教师为整节课创设了一个大情境,即My pet。当教师提出“Is he v-ing?”时,许多学生提出“我没有宠物怎么办?”“我不喜欢宠物。”等问题。在运用所学语言交流时,有的学生只是将课本中的原话读了出来:Where is Fido now? Hes in the kitchen.

[教学反思]

“小动物正在做什么”这个大的情境使得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各环节过渡比较流畅。学生已经知道Fido正在做什么,因此,在语言描述中可以模仿、参考,从而为语言输出奠定了一种情境基础。

然而,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发现语言输出环节的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运用课文中任务创设情境,大部分学生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机械操练。因此,在语言输出中会出现前后人物关系不一致的现象。

发现使用文本人物创设情境的不足之后,立刻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本班学生家中养着宠物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 pet? Whats his or her name? ”提出问题后,立刻得到了学生的反馈:“I have a petnamed  Mao Mao. Hes a white dog. He likes playing with the ball.”根據学生给出的小动物的名字,将它确定为谈论的对象。

二、第二次情境创设的实施与反思

确定谈论主题之后,授课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对学生说道:My friend has a pet. It has a long tail. It likes running fast. Weve learned how to discuss your pet.

[教学反思]

此次情境创设内容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之中。但这样的设计仍存在不足:全班只是一起讨论了一只小动物,学生活动的范围受到局限,语言描述也有限,当学生说“Is he swimming at home?”时,其他同学纷纷效仿起来,这样的对话就变成了一问一答的形式。

进一步反思之后,教师制作调查表格,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先在小组范围内汇报交流,最后由小组选出两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活动前,教师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查,发现,有的同学愿意两人一组一起调查,还有的小组对调查任务进行了分工,比如:有的调查“Where”,有的调查“What”,有的调查“Who”。教师按照学生的选择进行了分组,全班共分为九组,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自由组合,完成调查任务。

三、第三次情境创设的实施与反思

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提出:Whose dog is it? Is he / she v-ing?等问题,给出一部分语言线索,留出允许学生语言发挥的余地,最后讨论“Animals are our best friends.”主题升华。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反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喜欢这个情境,因为这样的设计更加真实、多样,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不仅体现在和好朋友一起参与课堂活动,更体现在,将自己照顾小动物的亲身经历,用语言描述时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中。这种开放式的活动情境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身上,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并体现富有个性的学习品质提供了有利的时间与空间。

经过三次改进式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认为会话教学语言输出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境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学生只有在与自身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语境中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才会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实践应用。在本课的情境创设中,延续文本中的主题——讨论小宠物正在做什么。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的情境中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并把这种经历还可以向其他学生展示,这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情境的真实,让英语课堂真正实现了语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体验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的任务要引导学生自主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关注学生对情境的反思,突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本课的第三次情境创设中,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行为、给动物画图等形式完成语言输出。这样的输出方式真实、可信,又唤起了学生的真实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最后“人与动物”的主题升华,更加增强了语言源于生活的真实性。

(三)在情境中发展思维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的思维,是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第三次情境创设中,当教师提出“What can I do for the animals?”的问题时,同学们开始积极思考这个来自于生活的问题。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发展思维,学习知识,形成流畅的语言交际。

当情境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时,学生就能在情境中自信地学习和使用英语,使得英语学习富有意义和情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2]。本课,通过不断摸索并不断改进情境的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创设新的情境,学生更加喜欢这样真实、贴近自己生活的情境,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郜新疆.2014.浅谈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3).

[2]王春华.2007.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0).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优化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设计提高语用能力探究
英语专业技能课运用PBL促进语言输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