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培养落地人才
2020-12-03吕彦玲
吕彦玲
面对当地市场的需求,着力服务于三农,培养真才实干的落地人才势在必行。当务之急就在于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实现专业转轨使落地人才生根发芽。因此在专业建设方面职业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校与工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获得“双赢”景象。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事关重大。为此,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的实际,以及当地的所需人才现状,为满足社会需求,面向三农问题,尊重市场的经济需求规律,构建学校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地人才的培养必须有强大的智力保障与实验实训场所的支撑。
一、發展职业教育,培养落地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
在十七大报告中政府与国家曾指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认为,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倡导多元化,采用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打破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确保实习岗位与学生专业对接,学校与政府牵头,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培养当地的落地人才服好务,确保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生产安全等方面政策的落实。
二、人才培养上,确定新型的落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近几年采用联合办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自主办学模式,现在入学的职高生,不知自己的学识到底有多深,始终有好高骛远的思想,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来到职高上学觉得很庸俗,见识肤浅。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到外地实际考察,采取“1+1+1”、“2+1”、“2+3”……等多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树立枪靶,让他们有的放矢。在学校里,主要以学习文化课为基础,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提高;在实验实训基地中主要以综合实践为导向,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在工学与实际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会学生自主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在生产方面的技能管理意识;在教学上,按照地域的特点,编写校本教材,与生产季节环节相吻合,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课程设置以生产季节为核心加以调整,突出生产技术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这样,就使教学计划的理论与实践得到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得到结合,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了一整套新的教学模式。
1、学校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近几年来的市场需求来看,当地急需一大批懂实践的专业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与县域发展脱离已久,造成有些人才当地用不上,甚至不能从事简单的实际操作,更谈不上就业和创业的问题了。鉴于此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实践,淡化或消除无应用意义的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强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社会能力,使学生尽快的融入到市场中,起到领头燕的作用。
2、学校与工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来,我校与山东的诸城学校、大连的、牡丹江贯通高职升学,采取的大多数是1+1+1、0.5+0.5+1、2+1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先学书本的理论,然后进工厂实习,再回到学校学理论,再到工厂实习,这样两年后学生就能自主的学习与实践,最后能胜任工厂工作的学生,留下来从事工作,不能胜任的回到家乡就业。
3、实验实训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实验实训的基地建设迫在眉睫,有了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我们的专业才有了支撑,我们才能带领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共同探讨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自己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然后边学习边实践,实践不成,再回到书本中用理论推动实践,再实践再学习。例如,有许多书本上讲到,葡萄着色后,就不能生长了,可实际却不是如此,当葡萄二次膨大时仍能生长,加粗。事实告诉我们,要想培养落地人才,就要不断的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不能再次回炉,而且能自主创业或直接上岗,经济是基础,教育是上层建筑的真理才有说服力。
三、在培养创业型人才上,要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根据市场调查报告,看市场到底需要哪些人才?什么样的人才较急需?其次,在课程体系上调整,要符合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再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满足当地的需求,使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我校的职业发展来看,我认为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为主,是一种解决落地人才的培养方法。
1、教学上,我们力争做到有固定,又补充,达到活学活用,构建校本教材。内容侧重于当地的县域发展,适应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及工作岗位的需要,开设部分选修课程,作为拓展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好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视频教学,既直观又形象,学生才愿意学,有激情。
2、课程体系上,主次分明,实行模块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优化,强调实效性,人才培养应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注重综合性。
3、突出本专业特色,形成特色教学风格。各种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根据实际需要,农艺类专业,应突出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念,克服无为教育思想。如果不教育学生学农、为农、务农、善农,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让学生为农献计献策,干出专业成果,那就是无为的教育。课堂上,克服关门说教,闭门造车思想。教法上应灵活多样,只拘泥黑板上养猪,黑板上种地是徒劳的,学生反而更加厌学,甚至无所事事。被动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让我们成长,结合专业特点,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继承创新,大胆开拓,才能培养出实战的落地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众所周知,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能否适应现代教学的实际,需要经过不断的积累与总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革,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让落地人才在祖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155600黑龙江省宝清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