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口总是“小鹿乱撞”?可能是心律失常

2020-12-03吴润华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早搏器质性心源性

吴润华

近年来,青壮年猝死事件频频发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所谓猝死,是指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的突然死亡。据统计,心源性猝死约占所有猝死事件的75%。而在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近90%是由恶性心律失常造成的。所以,平素心脏容易发生不规律跳动的人,应该引起重视。

心跳快了、慢了都不行

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永不停跳的“泵”,按照一定的节律稳定而有规律地跳动,为全身供血。一旦心跳的频率过快或过慢,或者没有节奏地“乱跳”时,即发生心律失常。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心脏无法完成泵血功能,就会造成全身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这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被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当然,这种恶性心律失常绝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大多是内外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即“定时炸弹”(体内潜藏着隐匿的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心内膜炎等)加“引爆操作”(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压力过大、劳累、摄入咖啡因等)共同造成的。

所以提醒各位朋友,注意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心慌,出现心慌时摸摸自己的脉搏,看心跳是快还是慢,大于100次/分钟和小于60次/分钟都要当心。

4种心律失常需警惕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则要根据它的病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如果是房性早搏,一般对人体不会有太大危害,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是室性早搏,需要结合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和早搏数目综合评估,无器质性心脏病,早搏数目又不太多(如24小时只有几百个),一般对身体危害不大,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有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或早搏数过多(如上万个),还是应积极抗早搏治疗,需要正规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以下几种心律失常,则需要谨慎对待——

房颤:容易引发脑卒中等问题,多数是需要积极治疗的,方法包括内科保守治疗(控制心室率+抗凝)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

心动过缓: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更慢者,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者晕厥前兆的患者,应植入心脏起搏器。

室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或心力衰竭的陈旧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必须要积极药物治疗。

室颤: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抢救。

患者生活5注意

1.心律失常患者需要经常性地观察心脏跳动的数据及血压情况,避免因对自身疾病观察不足而错过医疗。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擅自减量和停药,每月门诊复查一次,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2.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不能让身体过度的劳累,否则会加重病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肺心病患者来说,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千万不能让身体感冒受凉,不然会加重心律失常。心悸、胸闷、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全身组织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

3.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保持心情舒畅,尽量不要生闷气,不能一直处于压抑以及紧张状态,以免引起昏厥。

4.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活动中有心率过度加快、呼吸困难等,应立刻停止活动。

5.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注意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患者还要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猜你喜欢

早搏器质性心源性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糖尿病是猝死“黑手”
怎样远离心源性猝死
脑鸣是咋回事?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100例中老年心源性脑栓塞超声心动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