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饭店的矛与盾
2020-12-03宋颖
宋颖
《假面饭店》是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该片在日本上映第一周就吸引超过100万人观影,票房收入突破13亿日元,拿下当周票房冠军,最终收割46亿日元。2020年9月4日,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映,依旧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
作为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不仅逻辑缜密,擅长谋篇布局,对人物性格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能力也可谓登峰造极。正因为此,其笔下社会卑微者的形象往往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不同于文字阅读的无限想象,要通过影片尤其是在酒店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真实展现人物的性格及心理显然并非易事,木村拓哉等人可以说较圆满地进行了演绎。
影片一开始就通过坐标减作案日期的方式,论证在东京所发生的三起案件为连环杀人案,并推断接下来的作案地点将是东京柯尔特西亚酒店。这种提前布局的方式对悬疑片来说不可谓不大胆,要在警察眼皮子底下犯罪难度可想而知,但也正因为此,影片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随着熟悉的舞曲响起,人物如走馬灯似的不断来来去去,厌倦烟味的敏感男,假装盲人的老太太,偷盗浴袍的黑大佬,被跟踪狂困扰的少妇,被百般刁难的落魄客人,偷腥的政治评论员,男扮女装的送花人,等等,每一个人都如片名般戴着各自的面具,怀着各自的目的,行走在酒店中,变成社会人与人交往的缩影。
影片在细节处理上也可以说是相当用心。虽然酒店大堂是在影棚搭建的,但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画面,无论是大厅物件摆放、桌椅排列,以及随处可见的酒店logo等,都足以体现美工们的良苦用心。类似于圆舞曲的配乐,以及不同情境下的色调、光线处理都可以说准确到位,称得上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影片。
但或许是为了增加更多被怀疑的对象,也或许是为了彰显人性的复杂,呼应假面饭店的主题,影片中人物出现得过多、过杂,与案件毫无关联纯粹“打酱油”的人物也不在少数,不仅冲淡了主线,也让影片有了拖沓感,与之前平铺直叙的嫌疑设置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一开始就保持的高度注意力集中,在走散的时间线下,难免导致观影出现疲惫感。
“他的工作,是扯下对手的面具;她的工作,是保护客人的面具。”立场决定态度和行动,负责刑侦的人在侦查中往往是以“有罪推定”作为开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嫌疑人进行假设、论证,像矛一样刺破对方的防御和伪装。而作为酒店员工,“顾客就是上帝”,酒店要像盾一样守护客人的假面,尽量满足客人们的需求。故此,木村拓哉所饰演的新田是卧底前台的身份,对往来人员都是以质疑的眼光,对话也都是讯问式的咄咄语气,这不免与长泽雅美所饰的山岸发生各种争执。
值得提出的是,侦查和反侦查也是一组矛和盾,但现实侦查与推理小说并不相同。现实侦查虽然也要逻辑推理,但更多必须建立在证据链条搭建的法律事实基础之上,而推理更多是进行思维论证。正如开篇就定义的连环杀人案,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说,均采取标明坐标的方式就可推论为同一人作案的连环杀人案,这在现实侦查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一种特殊方式不代表没有模拟犯罪的情况,也不代表没有故弄玄虚的可能。
在现实的侦查中,必须结合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周边走访询问排查的结果等证据进行唯一性的认定,最终才能确定是否为连环杀人案,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侦查误入歧途。事实上,影片最终也告诉我们之前的连环杀人案推论并不正确。同样,这种思维于细节上就像新田最后对山岸进行解救一样,从侦查角度出发,必然使用监控录像等证据调取、查明山岸的去向,但推理小说则是一间房一间房进行排查,这无疑相形见绌,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