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以《中国水运》杂志为例

2020-12-0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运科技期刊期刊

陈 珺

(中国水运报社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4)

一、期刊数字化的现实进展

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以优化科技期刊与出版结构布局,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市场运营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为抓手,全力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其中,“数字化”是科技期刊转型的重点之一。

早在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指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同时还特别提出,传统出版单位到2020年应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8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85.68亿元,相比2017年的82.7亿元,增长幅度为3.6%,低于2017年5.35%的增长幅度,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03%,相较于2017年的1.17%和2016年的1.54%来说,继续处于下降态势。”[2]这个数据背后有两层含义:一是传统传统出版单位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二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出版单位,未能探索出产业新形态,产品和服务并未产生高价值,没有形成竞争力。

期刊编辑和出版工作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当前不可逆的趋势,除了致力于实现在线式自主服务,加强数字化内容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型发展,仍是当前全球期刊行业的潮流。站在风口,才有飞的机会,无论是政策要求还是现实考虑,科技期刊必须聚合内容资源,打造数字平台,加快知识服务转型步伐。

二、《中国水运》杂志知识服务转型探索

在当前形势下,打造以用户为核心的在线式自主服务数字化平台、高渗透率的专业性网络传播是给传统期刊注入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跟随互联网大潮“劈波斩浪”的有效方式。

在发展路径上,主要在内容、技术、平台、终端、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融合,在平台上做集成、做孵化,从产品、项目上推进媒体融合发展。”[3]《中国水运》杂志于2019年建立在线投审稿平台,打通与中国水运网的平台通道,建设论文数据库并进行了知识付费的系列探索。

1.建立在线投审稿平台

为适应新媒体形势需要,《中国水运》杂志建立了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启用新的官方网站syzz.zgsyb.com,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使用(如图1所示)。所有的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稿件处理、编辑校对、日常办公等各项工作直接在网络上进行。

为了让杂志作者投稿方式转变和网站用户的在线式自主服务更顺畅,杂志编辑部在网站启用前三个月,就在杂志原收稿邮箱,对每一位来稿作者进行新稿件处理系统即将启用的提醒,并在中国水运网、报纸、“两微一端”进行宣传。

同时,完善新网站界面,提前准备好投稿指南、编委会、期刊简介、编辑部公告、编委会、联系方式、订阅方式、友情链接、下载信息等,方便新网站部署好之后添加;准备编辑部的审稿单,审稿结论。安排好各个编辑所负责的工作;准备审稿流程;准备以往的审稿专家资料,包含邮箱,姓名联系方式等,方便导入系统;准备过刊数据,将所有过刊数据放到系统里,供用户进行浏览,等等。

经过大半年的使用,新网站以及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提高了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了编辑流程的创新;方便作者投稿以及专家审稿,审稿人在稿件库里只能按自己的研究方向里挑选稿件审稿,审稿完毕后直接在系统将审稿意见发送编辑部,公平易用;投审稿流程趋向简单快捷,避免繁冗,既方便作者信息整理入库,也方便编辑部掌握审稿人审稿的质量和态度,节约成本开支,缩短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

图1 中国水运杂志新网站

2.打通媒体平台,提升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顺应媒体融合移动化、智能化、平台化的大势,在中国水运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施华的部署下,中国水运杂志新网站并入中国水运网,登陆渠道与中国水运网登陆渠道打通,用手机即能完成快速注册;同时,在中国水运网上显著位置布置《中国水运》杂志浏览通道和在线投稿平台通道,实现两个网站互相引流,达到“1+1>2”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水运网上的《中国水运》杂志浏览通道和在线投稿平台通道

为了增加中国水运杂志新网站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中国水运杂志”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杂志编辑部对“中国水运杂志”微信公众号内容进行改革,将在杂志上刊登的有影响力、有价值的论文进行新闻化、网络化的改写和简要的内容提示,文后表明“详情请见中国水运杂志官方网站:http://syzz.zgsyb.com”(如图3所示)。

图3 “中国水运杂志”微信公众号内容改革

3.建设数据库,探索知识付费

内容资源可以说是科技期刊的核心优势所在,因此,在从内容提供商到知识服务商的转型过程中,科技期刊单纯围绕内容资源进行的积累与开发不足以支持用户日渐多样化、细分化的需求。当数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更为关键的是对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达到提高服务效率,增加盈利点的目的。

为了更深化对水运行业的服务,《中国水运》创刊40年来的内容资源可不可以生成一种服务?建立在线投审稿平台,打通媒体平台,提高网站点击率等举措,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中国水运数据库服务的。

2019年以来,“中国水运”杂志编辑部将《中国水运》创刊40年来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将所有过刊每期按标题、作者、栏目、单位、摘要、关键词、DOI等生成搜索项和PDF文档,建立中国水运数据库资源。同时,在中国水运杂志新网站“眉毛”处开辟“过刊浏览”通道,用户点击即可进入二级全部过刊界面,按年份、月份进行选择(如图4所示);在“底部”开设过刊展示“窗口”(如图5所示)。

图4 网站二级页面过刊浏览封面模式

图5 在网站底部开设过刊展示“窗口”

以2020年第4期《中国水运》杂志为例。用户在网站过刊界面,点击该期杂志,出现第4期的目录;在目录上点击“疫情之下的船员遣返和换班之法律问题探讨”一文,出现该文的下载界面,界面右边有“PDF、XML、HTML下载通道”和“导出引用”选项,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下载。

目前,由于中国水运杂志新网站是并在中国水运网下,中国水运数据库资源属于中国水运网付费会员专属服务内容。

三、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

正如前文所说,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都将建立数字化发布平台,然而在流程、产品、赢利模式上进行转型升级探索,不断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和推广服务,才是核心价值所在。根据《中国水运》杂志知识服务转型探索,笔者认为,科技期刊还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1.深耕微信公众号服务

“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中,微信公众号服务成为读者服务的首选。”[4]毫无疑问,知识服务必将成为了各大期刊微信公众号瞄准的重要目标。

内容为王,内容资源的生产是建立知识服务体系的基本环节。科技期刊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与建设,提高推文频次,丰富推文内容,保证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秉承着将“业界技能与学术前沿紧密结合”的原则,提供实务类知识服务,推动用户对业界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把握,拓宽了用户的知识范围。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科技期刊能够与用户直接连接,并且运用微信的相关功能,针对用户需求与具体应用将自身的知识产品加以推广,提高知识服务精准度。例如,在科技期刊建立数据资源库后,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后台通过直接回复“作者名+稿件名”能进行文章查询。

2.通过专家库引导知识服务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资源,也是科技期刊的宝贵资源。政府机构进行政策咨询,商业机构制定战略计划,用户能与学界、业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探讨,都是知识服务的重要区域。

以《经济学人》智库为例。从2012年到2017年,智库收入都是稳步增长的。尤其是2017年比2016年增长超过10%。在收入构成方面,咨询(Consulting)占比从2012年的14%上升到2018年的33%,研究(Research)占比从86%减为67%[5]。

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其天然地一头连着学术界,一头连着业界,建构专属的专家库并非难事,同时还可以打造开放的专家平台。比较可行的举措是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协作,若能将专家库国际化则更好。

建立专家库后,要推进智库产品的多样化。一方面可以是为政府机构、商业组织定制的;另一方面也应推出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智库产品,呼应民众关注的热点与痛点,以提高影响力。

3.培养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科技期刊从纸质期刊中“跳出来”,实现期刊网络化。而网络化管理和运营的过程,势必带来管理观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这就对编辑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编辑队伍需要重新定位角色。要从“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学者型编辑”“专家型编辑”转型。例如,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是其根据多年科研经历对稿件提出的看法,这些对于编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编辑可以通过仔细研读、查阅资料、询问专家等方法,学习审稿意见的缘由及处理方案,在不断地处理审稿单的过程中积攒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编辑业务能力。

其次,夯实编辑知识、技能。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化出版,编辑的业务技能都要过硬,才能把杂志办好。提高质量意识,是打造精品学术论文的根本。从近几年我国科技期刊的生存状况来看,一些期刊由于所刊载的论文学术水平不高、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不强,期刊内部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意识薄弱,相继出现的一系列期刊产品内容质量、创新、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这是首个专门针对报纸期刊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应对照规定逐条查漏补缺,夯实编辑知识、技能,加强期刊质量管理,促进期刊质量提升。

最后,进一步提升编辑工作创新性。在数字化的出版环境之下,编辑面临的不仅仅是科技期刊内容的作者,还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先进的编辑技术来提升市场价值。一是围绕行业特色,精心策划选题和栏目,制订组稿计划,打造精品之作。二是要多刊登特色论文。特色学术论文能准确反映本专业领域发展动向,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其内容本身对科技期刊发展具有明显的支撑、辐射和拉动作用,并且是自己独有[6]三是结合自身所长、栏目特色和学术前沿、热点,将全媒体时代下多种媒体技术运用到编辑工作中来,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期刊发展的新模式。

四、结语

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服务”一词被反复提及。科技期刊应抓住为用户提供“有用的”内容这一切口,实现知识变现的破题,不仅要做内容产品和服务产品,还要做关系产品,与用户建立紧密的关系。《中国水运》杂志通过建立数字化出版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库,正在开展向知识服务转型的相关探索,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困难也有思考。总之,数字化出版和向知识服务转型是我国科技期刊转型的必然路径和方向,希望业界能够同心协力,打造中国科技知识服务的产业新生态。

猜你喜欢

水运科技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