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困境与破题

2020-12-0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数字化

江 津

(湖北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62)

媒体融合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其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会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广义的概念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1]2014年8月,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就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自此“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从相‘加’向相‘融’,形成新型传播模式。”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又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的多元化,也不是单一媒体、单一形式的简单相“加”,需要各出版单位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新技术来重塑出版流程、改造传播方式和路径、更新评价模式来顺应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一、国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与困境

进入互联网社会以来,随着各种台式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出现,国内很多出版单位逐渐发现按照原有的方式来办刊存在很多弊端,特别是发行模式的变化,通过原有渠道订阅的纸本逐年下降,倒逼国内学术期刊将纸刊内容逐步转化为数字化出版的内容,以满足各大数据库和官方网站开放获取读者的阅读习惯,这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数字存取形式的转变,在出版流程上还是遵循着传统的出版流程。传统的出版方式首先体现在出版时效过长和出版流程交接上,通过投稿系统收稿、初审、外审、复审直到终审录用的稿件有其固定的流程化的出版方式。从整刊组稿、排版、编校到刊物印刷出来,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加上稿件排期,出版周期漫长。其次,传统的内容展示方式也不太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网刊展示和优先出版。传统的发行渠道主要是邮局订阅、兄弟单位间的互赠和官方网站的开放获取,然后向各大数据库提供源文件和PDF格式文件以扩大刊物影响。常用排版软件生成的源文件格式主要是PDF文件,学术期刊无法自行根据源文件进行XML格式化处理,使得在各种移动客户端的兼容性不太友好。再次,传统出版方式在编辑过程中数据的共享和安全无法回溯,极易造成数据丢失。例如,通行的“三审三校”制度下每一版本的审校内容都在校样上体现,编辑加工和校对的内容通过排版人员录改可能会误排漏排,易产生差错。

虽然学术期刊也在积极向数字出版转型,但具体的实施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究其原因,要么是因为学术对媒体融合和数字出版的理解有偏差,要么是因为办刊经费和人员编制缺乏,使得缺少相关平台、设备和新媒体人才,重重困境使得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二、破题学术期刊数字出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立于1842年的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是欧洲领先的数字出版商和发行商,其数字媒体业务2017年的营收超过集团总收入的70%,其数字化转型发展和数字出版价值链的扩张在互联网时代经历了四个阶段[3]。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1996—1999),这一阶段开始运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并推出全世界第一个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同时创新了在线优先出版模式。第二个阶段是转型为信息服务型企业(1999—2006),这一阶段开始进行“开放选择”,即是按照在线开放获取还是传统印刷方式进行出版,同时,升级SpringerLink,通过DOI(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技术实现跨语种、跨产品的在线服务平台。第三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2007—2010),这一阶段斯普林格的集团公司定位由出版印刷公司向数字媒体公司转变,重新定义了SpringerLink的一些功能(如语义分析等),创建了“SpringerOpen”这一开放获取出版项目,最关键的是创新了基于Online First TM 的生产流程,构建一条完整的数字出版链条。第四个阶段是成长为最强的科学出版服务提供商(2011至今),在这一阶段斯普林格将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集团旗下的160余种自然(nature)期刊招至麾下,期刊质量上了一个台阶,SpringerOpen开放获取计划从在线期刊扩展至在线图书,还推出了存放参考文献全文的数据库网站,将作者的引用文献提供给同行评议的专家,提高评议质量和速度。

从斯普林格出版集团20余年融合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欧美国家的出版业的媒体融合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新技术驱动的方式深刻改变了传媒生态,其媒体融合主要体现在产品融合、系统融合和流程的融合[4]。国内业界很多学术期刊正在积极尝试和探索开放获取、优先出版、微信等客户端的运营,等等,但对“媒体融合”的理解与国外相比还有偏差、传统媒体的出版基因还处于上风,笔者认为国内学术期刊意欲紧随数字出版的最新趋势和潮流,就必须促进学术期刊的出版流程再造,将成熟的XML技术运用到期刊生产、运营价值链的全过程,真正实现高效快捷的数字化和分布式排版、单篇实时在线发布、优先出版和参考文献的全文数据库关联等功能,同时在数据管理和传播上统一数据形态(XML/html格式),简化期刊数据的分析,可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数据服务,摆脱传统出版流程生产、发布和传播线性化的桎梏,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1. 基于XML的数字化生产

XML 是一种标记语言,它无所不在,是目前各种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最常用的工具,并且在信息存储和描述领域变得越来越流行。XML被设计为传输和存储数据,其焦点是数据的内容,而与其相似的HTML被设计用来显示数据,其焦点是数据的外观。[5]XML仅仅是纯文本,有能力处理纯文本的软件都可以处理XML。随着大数据研究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出版更为重视数字资源的开发深度和数据的利用方式,这也使得XML在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中觅得一席之地。近年来,国内出现了数家数字出版技术服务提供商,完整实现了基于XML的数字出版方案解决系统,能提供全流程业务服务,并成功地在中科院系统的期刊,以及部分高校学术期刊得到应用。

基于XML的数字化生产流程图如图1所示。它以单篇论文的数字化生产、数据管理、各渠道传播发布为主线,以XML数据为唯一数据形式,使得学术期刊编辑无需具备专业编排及数据制作技能,便可轻松获取用于印刷、全文网刊阅读、移动终端阅读的多种数据文件并确保对文献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流程从一开始就进行规范化和结构化的处理,能极大地缩短出版周期。单篇录用论文从提交数字化生产流程到在线编辑校对、作者答疑,如果编辑衔接紧密只需一至两周即可优先出版、在线发布,并进行单篇结构化XML内容的传播。数字化的生产过程能节省大量纸张开支和各校次纸样的存档成本,各校次版本能保留痕迹、能在线回溯。特别是整期组刊非常便捷,极具智能化,只要有网络,编辑加工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图1 基于XML的数字化生产流程

据调研了解,国内已有上百家科技期刊开始全面采用XML全流程一体化数字化出版,这些期刊的全流程一体化XML数字出版应用,已经开始展现优势,各刊的生产周期开始明显缩短,生产效率增加,提高了与作者之间的黏性,尤其是期刊文章完全与生产系统相配合,能并行实现单篇文章优先出版,以最快的时效最高的频次更新网站内容,不少期刊甚至都已产生搜索引擎优化的明显效果,为刊物的影响力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

2.基于XML的数据资源管理与分析

随着大数据研究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出版更为重视数字资源的开发深度和数据的利用方式,XML结构化数据也成为数字出版过程中的最基本的要素。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通过大数据平台储存各种数据、分析其真实需求,以此来优化用户体验,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内容产品。[6]能为学术期刊提供决策分析的数据内容和构成主要有三类:一是用户数据,它包括作者数据和读者数据,能够反映该类用户所有的特征信息,如身份、年龄、学历、工作单位、研究方向等;二是内容数据,包括能够以结构化形式储存的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各种研究素材;三是交互数据,包括用户在各网络平台中的点赞、评论、收藏等行为数据。

学术期刊通过对XML结构资源的深度标引,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增值。在单篇或整期内容完成后即可直接进入资源管理库实现优先出版、在线发布,同时,在资源库中自动以标准XML形式存储数据,每篇文献中的细粒度要素、图、表、公式等都可以成库,还能自动构建作者发文库、基金项目库等。这些数据在统计单篇或整期文章的审稿周期、生产周期、栏目文章数、图数、表数、文献数、文章自引率等内容方面都能实现智能统计。与此同时,XML结构资源还可以揭示文献内在的联系,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如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揭示文献之间深层次的关联关系,并能在一定周期内,提供文章新增被引、科研机构访问、文章访问及搜索热词的监控报告,为自主策划、构建专业主题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

3.传播渠道数字化

国内学术期刊在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目前主流的传播渠道有以下三种:一是自有官方网站的开放获取;二是自建社交媒体的定期发布,如微信、微博等;三是各大数据库的数字资源合作。这三类传播渠道承载着学术期刊主要的网络传播功能,是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传播的基本形式。

基于XML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发布系统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变革,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全文检索。运用XML结构化数据资源建设的官方网站能整体实现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相比原有网站,能极大地增加网站搜索的显示度,结合文章即时发布的效果,实现网站数据流量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结构化的网站能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方便地提供文章新增被引、机构访问、文章访问及搜索热词的监控报告。

社交媒体的数字化建设方面,采用基于XML数字化生产服务系统的用户能与作者进行社交媒体的实名关联,自动给期刊编辑、作者发送该文章的排版进度,在数字化生产流程完成后,利用XML结构化数据能实现PC和移动端平台的自适应显示,移动传播变得快捷。在邮件推送方面,能结合学术期刊的定位和要求,为刊物定制Email Alert静态页面,展示当期网刊目次形式或会议、征稿通知,以一对一的邮件形式推送刊物信息,做到精准定位、精准投放。除此之外,根据大数据爬虫技术可定期推送该作者文章在web的表现力,如文章点击量、下载量及引用量等,增加作者的期刊访问黏度。

4.借助数字化平台和工具创新服务意识

现代传媒业是一类文化创意行业,目的是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7]学术出版作为现代传媒业的一部分,论文的出版只是出版价值实现链条上的第一步,出版人肩负的使命还远未结束。以斯普林格·自然集团为例,该集团开发和使用了多种创新工具和出版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分享和使用,助力产生新的科学发现。[8]目前我国学术期刊面向作者的服务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提供的是论文出版服务,加之学术期刊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为作者打造数字化服务工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持,所以对作者的服务意识和数字化服务工具提升空间非常大。

放眼国际,斯普林格和爱思唯尔等国际学术出版巨头早已借助其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工具和成熟的作者服务体系得到了众多国际作者的认可。[9]国外大型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工具无论是斯普林格集团的eProofing、Transfer Desk/Service,还是爱思唯尔的Mendeley、Article Transfer、Journal Finder,这些数字化工具涵盖了学术出版的方方面面,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学术出版的有力帮助。这些数字化和网络化工具对应的学术出版环节和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主流出版集团主要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工具

从斯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和爱思唯尔集团这些数字化/网络化工具可以明显感受到,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只是数字出版价值链条上的一部分,这些国际出版巨头深知办好刊物的基础是作者资源,因而持续不断强化对作者的服务意识,通过数字化工具从全流程为作者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务内容。“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也应是我们进行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结语

国外的出版大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市场竞争和资本运营的调配下组成了集约化程度非常高的出版集团。在千禧年前后,斯普林格和爱思唯尔等国际领先的出版集团已经开始了其数字化转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集团内数字化业务占比已经超过70%,数字产品的营收也占集团营收的70%以上,且表现出持续向好的上升态势。面对这种业界现实,国内学术期刊必须具备媒体融合的意识,并在出版理念和运营策略上做出调整。

首先,国内学术期刊应转变观念积极尝试期刊集群、组团出海。科学出版社与爱思唯尔共同出资成立科爱期刊出版社,截至2019年,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科爱出版已经创办了40多本国际期刊,开放式获取和技术的发展更将中国科研带向了全球的舞台。中华医学会将旗下185 种期刊进行整合,创建了中华医学期刊网,提供会议培训、会议直播、医学视频、投稿指南、出版伦理、写作规范等多种服务,建立起高质量的自主服务平台。[9]

其次,学术期刊应积极牵手科技公司,尽早实现学术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2016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发布了《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软件技术服务商推荐名录》,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仁和汇智、万方数据、同方知网、理工数传、三才科技等著名公司都在列。国内学术期刊媒体融合领域的服务平台有方正学术出版云服务平台和仁和软件“基于XML的生产与信息发布一体化方案”等,这些平台已经有不少的学术期刊使用,有了良好的口碑,不同平台的使用需要投入的成本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单篇录用论文的并行加工模式能极大地提高效率,数据格式的规范化使得云存储和云传播成为可能,也更便捷。对于集群化程度不足的学术期刊,借助高科技公司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不失为一个上佳之选。

最后,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才是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无论学术期刊呈现给大家的是何种形式,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自始至终是排在首位的。国际学术出版集团开发的众多数字化工具都是在积极搭建便捷的学术平台,引导和激发作者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通过社交媒体增加作者和读者的使用黏性,并为他们提供出版后的数据支持和服务。媒体融合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借助数字化出版技术,从内容、管理和运营等多方面进行融合,推动学术期刊为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也是值得学术期刊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数字化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