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3郭思亚
郭思亚
(西昌市人民医院耳鼻喉 四川西昌 615000)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一种以渗出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儿童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成年人,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患者在发病之后可造成听力的下降、耳痛、耳鸣以及耳部的闷塞感,同时可伴随着中耳腔内部的积液[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严重。常规进行疾病治疗主要选择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以及鼓膜切开置管等方法,但是在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一些患者伴随着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联合使用腺样体切除术,可以为疾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2]。本文对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0 例作为研究数据,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5 例,对照组男、女患者:14 例,11 例,年龄:3.50-11.50 岁,中位年龄(7.50±5.66)岁,听力阈值:33-45dBHL,中位阈值(39.00±8.49)dBHL;实验组男、女患者:15 例,10 例,年龄:4.00-11.50 岁,中位年龄(7.75±5.30)岁,听力阈值:33-47dBHL,中位阈值(40.00±9.90)dBHL。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在实施静脉符合麻醉之后,在耳内窥镜下,用鼓膜切开刀做3mm 平行鼓环略带弧形切口,使用吸引器抽取积液,对于积液粘度较高无法顺利引出的患者,需要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和α-糜蛋白酶注射剂进行灌注,之后在进行抽吸[3],手持置管器手柄部位将其前端伸入鼓膜附近,将置管器芯杆前端的通气管插入切口内,左手固定置管器,右手将通气管推入鼓室,使其前端张开后嵌顿于鼓膜鼓室面。
实验组在对照组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腺样体切除术,自鼻导管位置置入细导管之后,经过口腔的位置导出,在鼻咽部充分的暴露之后,使用70°鼻内镜经口腔将腺样体组织进行完全的切吸,在切除的过程中注意对双侧圆枕以及咽口的保护,确定切除的深度和咽后壁保持平行,手术结束之后进行压迫和止血[4]。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通过中耳积液时间、听阈值提升幅度、完全愈合时间。
(2)复发、并发症率,通过复发、感染例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中耳积液时间为(8.03±1.16)d、听阈值提升幅度为(25.29±0.32)dB、完全愈合时间为(14.21±1.39)d,对照组中耳积液时间为(11.13±1.42)d、听阈值提升幅度为(21.33±0.27)dB、完全愈合时间为(13.98±1.43)d,因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中耳积液时间、听阈值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愈合时间对比则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复发、并发症率分析
实验组复发例数1 例,复发率4.00%,无并发症病例,对照组复发例数5 例,复发率20.00%,并发症例数4 例,并发症率为16%,对比两组复发率、并发症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内部积液进行清除,同时可以恢复中耳通气的引流功能,促进鼓室黏膜中上皮纤毛运动功能。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可以在对鼓膜影响较小的状态下将耳内部的积液进行吸收,这样可以尽快恢复咽鼓管的功能,患者在术后可以得到较快的恢复,属于临床中的常见方法[5],但是该方法在实施之后主要是通过平衡中耳气压,对积液引流进行治疗,无法将咽鼓管内部的机械性阻塞的情况进行改善,因此无法全面的将感染的病灶进行消除,耳功能无法达到全面的恢复,可能造成后期病灶位置的逆向感染[6],疾病的复发率较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联合使用腺样体切除术,使用内镜实施微创手术,在对鼓室积液进行快速的清理,彻底解决机械性阻塞的情况,及时将炎症对感染的情况进行消除,将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消除,可以降低感染等发生的概率,减少复发。
上文数据中,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中耳积液时间、听阈值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愈合时间对比则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复发率、并发症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使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可以降低中耳的积液时间、提升听力的幅度,愈合时间得到改善,同时并发症率显著降低,治疗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