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效果分析
2020-12-03郑明昕
郑明昕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重庆 400042)
在医院科室中,耳鼻喉科是一个重要科室,由于该科室患者疾病临床症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进而给科室医师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与难度[1]。从患者治疗效果上分析,不管是采取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与护理支持,是保证最佳治疗效果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因此,科室应当重视对于护理质量的控制以及护理安全的管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耳鼻喉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我院耳鼻喉科共收治98 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常规组男性29 例,女性20 例,最高年龄为75 岁,最低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0.1±3.9)岁;实验组男性25 例,女性24 例,最高年龄为76 岁,最低年龄为16 岁,平均年龄为(40.3±4.0)岁。纳入标准:
(1)临床资料完整者;
(2)住院时间大于3d 者;
(3)病情稳定者。
排除标准:
(1)严重精神疾病者;
(2)恶性肿瘤晚期者。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安全管理。
实验组:通过分析、总结以往经验,引进新观念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一支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小组,由责任组长、组长、质控成员所组成,护士长为组长,责任组长为副组长,护士为质控人员,共同落实本科室安全管理措施、操作规程及护理制度等;
(2)加大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知识、护理技能与质控意识;
(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护理质量控制制度,为落实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还应当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制度、惩处制度,将护理质量与绩效挂钩,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对于工作的积极性;
(4)为了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处理,应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护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不良事件,且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总结、分析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其中护理质量包括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文书4 项内容,每项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对其统计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进行数据检测校验;此外,本次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数据校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共有1 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常规组共有7 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4.3%,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X2值为4.9000,P 值为0.026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控制效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病房管理97.1±2.2 分、消毒隔离96.7±2.5 分、护理安全97.6±2.8 分及护理文书质量96.5±3.0 分明显高于常规组93.5 ±2.7 分、91.3 ±4.1 分、93.8 ±3.3 分、91.0 ±4.5 分,y=7.2355,7.8715,6.1462,7.1186,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开始重视自身健康,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提高了护理工作难度[3]。国内有学者曾指出,对于护理质量的管理,应当以患者作为中心,不断优化护理管理措施。而为了有效提高耳鼻喉科的护理质量,应当定期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不断提高其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水平,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及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既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优化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护理人员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及护理文书质量明显较高,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说明对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后,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通过总结既往经验,对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还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