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OPP 标准心血管内科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分析

2020-12-03苏定光戴海斌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17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数量

苏定光 戴海斌(通讯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9)

2018 年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5 周岁以上占到总人口的11.94%[1]。2013 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65 周岁以上人群慢病的患病率达78.4%,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水平[2]。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长,往往合并多种疾病,这也导致老年患者多重用药问题普遍存在。一项关于社区老年慢病患者用药研究显示493 例患者中所患疾病种数平均达7.4 种,用药达5 种以上的患者占比例69.6%[3]。多重用药条件下,结合老年患者的特殊生理状态,很可能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

STOPP 标准是2008 年爱尔兰Cork 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组发表的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筛选工具。自2008 年第1 版STOPP 标准发表以来,被全球20 多个国家用于评价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能有效评价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加强对老年人滥用药物的监管、减少老年人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2014 版STOPP 标准对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PIM 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为老年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促进合理用药。患者来源:利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导出2016 年1—3 月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老年患者(年龄≥65 岁)处方,包含患者号、处方日期、科室、性别、年龄、诊断以及药物等信息。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65 岁;②患者至少服用1 种药物。排除标准:患者的诊疗记录或者用药记录不完整。PIM 判定采用STOPP 标准2014 版,该标准包含用药适应症、心血管系统用药、抗凝抗血小板用药、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用药等十二个大类,共计80 条标准,其中肾功能不全用药因为处方中提取不到肌酐清除率信息,予以剔除,共纳入其余74 条标准进行PIM 判定。

1.2 伦理批准

该研究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的,并取得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统计方法

2.结果

本研究中共纳入心血管内科患者4563 名。患者平均年龄(73.1±6.68)岁,平均用药品种数(2.7±1.55),平均诊断数为(1.38±0.7),4563 名患者中,发生PIM 的患者有269 名,发生率为5.90%,将患者依据是否发生PIM,分成PIM组与非PIM组,其中两组间的年龄、性别、用药数量、诊断数量均有统计学差异。

对年龄,性别,用药品种数,诊断数量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考察PIM 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用药品种数以及诊断数量都和PIM 的发生相关,其中年龄越大、诊断数量越多发生PIM 的可能性就越大,性别上,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PIM,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用药数量少反而更容易发生PIM。

269 名PIM 组患者,共计发生443 例次PIM,同一个患者最多发生11 例次,发生频率最高的PIM 是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使用,其次是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这两者都是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跌到风险的药物,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NSAID 用于重度高血压以及选择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的NSAID 用于有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且未联用PPI。

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OR=1.030,95%CI:1.010,1.050)、性别(OR=0.708,95%CI:0.545,0.919)、用药数量(OR=0.730,95%CI:0.652,0.817)以及诊断数量(OR=1.817,95%CI:1.677,1.969)与PIM 发生显著相关。

3.讨论

3.1 PIM 发生率

本研究采用2014 版本STOPP 标准对心血管内科门诊老年患者PIM 进行评估,PIM 的发生率为5.90%,来自台湾的Weng 等人使用STOPP 标准对一家医院的老年慢病患者处方进行潜在不适当用药评估,PIM 的发生率为39%[5]。对比其他几项关于门诊老年患者的PIM 发生率,本研究的发生率比较低,可能存在的原因是与纳入患者群体。

3.2 PIM 发生相关因素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用药品种数以及诊断数量都和PIM 的发生相关,其中年龄越大、用药品种数越少、诊断数量越多发生PIM 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性别上,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PIM。本研究显示患者的用药数量与PIM 的发生呈负相关,既往研究都显示患者用药数量与PIM 的发生呈正相关,这可能本次纳入患者群体用药结构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个结果。

3.3 PIM 主要类型分布及涉及药物

在本研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PIM 是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使用占比例34.54%,其次是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占24.83%,NSAID用于重度高血压以及选择非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的NSAID 用于有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且未联用PPI 这两种PIM 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边原等[4]对住院患者使用心血管系统部分STOPP 标准PIM 评估显示,PIM 发生最多的类型是NSAID 和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未预防性使用PPI,但是在本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用药调查中发现,这些两种情况较为少见,且阿司匹林联用NSAID 时预防性使用PPI 还是比较到位的。

4.结论

本研究依据STOPP 标准评价显示老年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PIM 发生率为5.90%,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和诊断数量,PIM 最主要的类型是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及镇静催眠药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具有高致跌倒风险的药物。研究也表明STOPP 标准不仅可以明确PIM 发生率,还可以了解到门诊患者存在的PIM类型,是一种用来评估处方,并在老年患者中发现可能的PIM 的特别有利的工具。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数量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统一数量再比较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