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
2020-12-03江苏省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张红丽
江苏省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 张红丽
通过学习字词,小学生能无障碍地阅读,从而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并提升自我;而写作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通过写作小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观念,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促进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共同进步。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现状
从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小学生能接触到的课外阅读书籍有限。虽然教师会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名著或经典作品,但是小学生对此兴趣普遍不高,不愿意阅读。还有些小学生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但也仅仅是走马观花,没有从阅读中分析他人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也没有提炼出优秀的素材,不能给自己的写作提供便利。
从小学高年级写作情况来分析,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小学生作文,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叙事清楚,但这也仅仅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小学生作文缺乏新颖的立意,文章内容似流水账缺乏真情实感,很多小学生表示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难的部分,感觉无话可写。另外,小学生的年龄小,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本身对生活的感悟就较少,加上很多小学生将写作当成了任务,也不会进行深刻的思考。
二、促进小学高年级阅读与写作融合的策略
1.从读后感出发,以读促写
读后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作文类型,小学生并不陌生,同时这也是进行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阅读文本,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所表达的情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等有良好的把握。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同文本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结合在一起,通过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读后感的撰写降低了写作难度,解决了小学生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读写的有机融合。
以《七律·长征》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首先,可以由教师领读,让学生熟悉这首诗的断句、韵律并简单了解其写作背景与内涵。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朗读,并且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或觉得精彩的句子标记出来,并在其旁简单写写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对这一诗句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最后,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看法,内容不受限制,可以是用自己的话语复述红军长征中所面对的艰难险阻,也可以是对诗中红军长征精神的钦佩。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感、所悟形成书面语言撰写读后感,如此就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升。
2.对课内文章进行阅读分析,尝试仿写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因此导致其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进而使得文章质量不高。但是,小学生却善于模仿他人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对课文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仿写。首先,对教材中的文章展开阅读与分析,将文章中描写优美的句子,或可以展示出作者写作风格、写作特点的句子标记出来。其次,要求学生进行句子仿写,或者是仿写同样的景物,或者是对采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最后,再由句子仿写扩大到文章仿写,让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阅读、分析与仿写得到提升。
例如,在《故乡的水墨画》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第一步是进行文本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将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标记出来。第二步则提高要求,让学生找出文章中采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不限定是何修辞手法,但是要将其中修辞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叙述清楚。例如文章的第一句:“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将故乡的池塘比作了水墨画。然后要求学生采用同样的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步,进行写景文章的仿写,给学生划定一个范围,对自己生活中所见到的某一个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对写作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
3.阅读与练笔并重,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阅读与写作并重,在完成某一课文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手段展开课外阅读教学。分层即按照学生的阅读水平、接受能力以及阅读兴趣等,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难易程度不同的读物。要求学生每周阅读3~5篇课外文章,并且还应当形成相应的读书笔记,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课内所学知识,而且能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两者虽然是不同的能力构成,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应用这一教学方式,以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