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走向研究
2020-12-0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董 燕
在我国基础教育从较低水准“达标均衡”走向高水准“优质均衡”的大环境下,国家课程改革系列文件中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素养”等重要概念,这也意味着学科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从“全面”走向“优质”。对此,如何让音乐学科走向“优质”(立德树人)成了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教学面对的挑战。
一、让“各取所需”的教与学方式激发学生潜能
(一)因“材”施教是重要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音乐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中。对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注意不同材料要研究它的不同内涵,采取不同方法、选取不同环境、参考中外素材、形成不同学习共同体,因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法,眼光应放在从不同角度培养孩子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必备素养上。
(二)因“才”施教是重要做法
如何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这是“优质”的本质。张扬个性、显现特长、保持幻想、敢于批评、善于创作……这些品性不可能集中在每个孩子身上,这就要求教育者以敏锐的眼光去区分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教与学的方法,精准施教才是“因才施教”,而分层教学、同趣教学、个体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组织的必然方式。这些对学生来说各取所需的教与学方式可以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去回报社会,形成正确价值观。
二、由“知识能力”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教学
我国上一轮课程改革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侧重“核心素养”下“学科素养”概念,也就是说前一轮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在新一轮改革中落脚点应是“素养”,而“学科素养”服务于“核心素养”。
(一)音乐教育中“知识与技能”如何转化为正确的情感(爱国、爱家、爱他人、爱自己)是重中之重
音乐作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文化理解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情感放首位,对音乐教育来说更体现了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学生通过音乐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使情感世界在音乐海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我们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例如:在教学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下)第三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悲”时,其中的学唱歌曲《生死不离》一课中,由于2008 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学生还年幼,如果单纯阐述作品创作背景很难引起学生对这一悲痛事件的共鸣,更不能准确掌握歌曲《生死不离》的情感表达。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从讲述“汶川地震”时的感人故事开始,如“敬礼娃娃——郎铮”“师者之魂——谭千秋”“伟大母爱——何满满”等,从母爱、师爱到大爱,让学生感同身受,明白在灾难面前生命虽脆弱,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而不是化悲痛为哭泣,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灾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遵循核心素养中“文化底蕴”的要求,强调“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以“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音乐”来“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明确表达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价值观。例如:教学花城版音乐课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之一)时,其内容主要反映岭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而学唱歌曲《岭南春早》时将最后一句歌词“问声朋友好”尝试用广东方言歌唱,这个小小的变化既添加了学习的趣味,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广东方言的韵味和岭南地域的独特音乐特色。
中学音乐课是艺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以音乐作为知识信息传递媒介,不仅能健全学生的艺术认知构架,让学生打好较高的艺术素养的基础,更能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艺术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必须紧随核心素养的脚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
(二)改进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最大化获得音乐素养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明确了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学中“过程与方法”如何服务这一目标尤为重要,而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目标往往蕴含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音乐、喜欢音乐并在音乐发展上可持续。
《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将“过程与方法”细化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和综合等,意在通过丰富多样、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化教与学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深入参与音乐课堂学习活动;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既增进独立思考能力,又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所以在教学中如何与要求吻合十分重要。例如:在教学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时代在奔驰》中,赏析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对交响乐这一音乐体裁有距离感,为了让学生不觉得交响乐“高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聆听、律动、模仿、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赏析乐曲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引发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时,将每一个乐段结构通过绘画火车车厢拼接的图样,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增加课堂的趣味,同时将枯燥的理论内容生动地教授给学生,达到“寓教于乐”在有声的过程中获得无声的价值观的目的。
三、让音乐教学融于生活,是音乐素养内化的关键
对于一名现代音乐教育者来说,更应注重对学生音乐思维与方法的教授,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从音乐教学的角度阐述知识、技能、素养三者的关系——音乐理论是知识;演唱演奏等就是技能;艺术审美和体验就是素养。它们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彼此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音乐画面,聆听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通过旋律、节奏、音色、调式等音乐要素将知识与技能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音乐体验方式切入,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将自身对音乐的主观感受融入客观世界的感知体验中去。在此基础上,再将这种感知能力融入生活,引导学生立足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从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和辨析,从而升华艺术审美。
四、从单一学科教学走向“跨学科·大融合”的音乐教学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依旧注重分学科教学。这从某些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科的孤立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程改革从“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学科素养”,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十分明显的走向就是学科融合。所以,在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每一堂课的目标达成融入其它学科的学习中,融入学生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将连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项目,在各种未知中去跨越界限生成“无限”。
五、人工智能AR+教育开启音乐教育新境界
当前是对数字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各学科都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然而,音乐教师的电脑技术的运用普遍停留在初级阶段(如下载、播放音频、视频软件),缺乏对课件素材的制作能力,而且下载的音、视频像素质量都不高,更别提对作曲、录音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了。可以说,未来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的不仅是生机和活力,更多的是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将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变得无可估量,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居家教学,不论是网课、集备,还是线上调研、问卷调查,都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尤其是一度火热的“电视课堂”,无论是欣赏课、歌唱课还是课外音乐实践活动,都将信息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在教授歌曲《东方之珠》前,我插入了1997 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视频,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了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既能生动教学内容,又能拓宽学习范围,对深入探究音乐作品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接下来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后,在布置音乐实践活动作业时,依然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线下查找资料、自主学习。通过网络的拓展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的教向和走向说明:现在开始应以“素养”导向为教学轴心,以跨学科大融合为切入点,把教学真正融于学生生活,从学生生命需求出发,认真研究生命发展规律、研究认识规律,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去创作、去合作、去展示、去体验丰富多彩的音乐,让学生充分发展其思考力、表现力、创造力,让学生为美好的生活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