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急性食物中毒急救治疗体会

2020-12-03王丽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集体性校医真菌性

小学生食物中毒具备危害性强、集体发生概率高等特征,是小学教育中学生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需要学校、教师、校医等众多人员已予高度重视。做好防控与监控工作,在中毒现象发生时,及时采取现场急救工作并拨打120,最大程度上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保证学生校园生活的安全性。

急性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小学生急性食物中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学校用餐期间误食存在问题的食物,更多以集体性方式出现,极低概率为学生自身胡乱食用零食或者食物过敏。问题食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细菌性中毒。细菌性中毒主要指食用食物中带有种群数量较高的细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急性食物中毒产生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并非误食细菌便会立刻产生症状,而是需要食物中细菌数量达到某种基础标准。因此,从细菌生长环境层面进行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学校食堂使用了部分腐烂或者病死的食材;第二,食材未得到妥善保管,在高温环境中放置时间过长;第三,食材未得到妥善烹饪,其上带有的细菌未在加热进程中完全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性中毒更多出现在肉、蛋、奶类动物性食品上,剩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真菌性中毒。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相反,真菌性食物中毒更多出现在植物性食物上。真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指食用了被真菌代谢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的食材。与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同,真菌性有害物质难以通过烹饪手段使其失活,也就是说一旦食材选择出现问题,真菌性食物中毒将会同步出现。但由于分泌毒素的真菌种类特定,且真菌生长对环境需求较高,真菌性食物中毒带有鲜明的时间性与区域性,是可以预判且精准防控的食物中毒种类。

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误食有毒的动物或者动物的有毒组织,在现代严格的小学食堂管控模式下,该种问题基本不会发生。

植物性食物中毒。与动物性食物中毒类似,其核心原因为食材自身带有毒素产生风险。但与动物性食物中毒不同,这种风险转变为危害通常需要一定烹饪失误的配合,如腌制品未加工完全、豆角未全熟。当然也存在植物自身带有毒性过强,如部分蘑菇、桐油等。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处理较为困难,且无特性药物,危害极大。植物性食物中毒在现代小学校园中同样基本无发生概率。

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同样作为小学校园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核心原理为食用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具体表现形式较为多样,食材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烹饪过程中都存在化学物质污染的风险。化学性食物中毒与化学物质食入的多少、时间均有直接关系,急救进程中以明确导致中毒的化学物质为第一目的。

急性食物中毒的症状

急性食物中毒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头晕、恶心、四肢无力、腹部不适,依据中毒原因的不同,还可能表现出呕吐、腹泻、发热、畏寒等多种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昏迷,增加了救治工作的难度。

小学生食物中毒的特征

集体性。在校期间小学生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多为食堂食物出现了问题,多不会以个别形式出现,往往一旦发生,便是集体性,对于校医来说应急处理压力极大。

突发性。小学生免疫系统并未完全成熟,急性食物中毒一旦发生,常常会表现出相较成年人更加剧烈的症状,救治紧迫性更高。

急救难度高。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食物中毒发生时,由于身体不适,大概率会出现哭闹等行为干扰医生进行急救。

小学生食物中毒急救基础方法

洗胃。洗胃是针对食物中毒最为有效的急救方式之一,当发现学生食物中毒时,需要立即进行洗胃。洗胃过程中使用的药液与中毒物质直接相关。洗胃进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流出液体的状态,液体完全透明、清澈时,洗胃终止。同时,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脸色、呼吸频率等状态。由于洗胃需要设备的支撑,对于仪器缺乏的学校来说,可以用人工催吐代替。即通过特定部位刺激或者腹部压迫的方式促使学生胃部物质排出,避免遭受进一步感染。但洗胃或者催吐操作并非适用于全部状况,如学生自身存在呕吐或者腹泻便无需进行上述治疗。同时,若经询问确定中毒物质存在表面延展性极差的可能,严禁进行洗胃。

2.加强监护。针对食物中毒的学生要加强监护工作,在设备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以通过心律等参数的检验提升监护效果。若学生症状较为严重,需要进行供氧。若无设备支撑,校医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查看学生状态,直至医院人员赶到配合展开急救。

小学生食物中毒急救心得

加强心理护理。小学生食物中毒的之后,由于自身身体状态的不适与周边人员的紧迫反应,易使其感受到较强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不良情绪甚至行为干扰校医的紧急救治,不利于学生的身体恢复与健康保障。因此,校医在实施食物中毒急救时,要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工作。如在症状确定与救治执行进程中,虽然行为紧急,但表情不可过于紧张,并通过话语告知学生病症并不严重,配合医生工作很快便可以恢复,尽可能安抚学生的不良情绪,确保学生救治工作的配合,保证急救措施的顺畅展开。

加强药品与设备的准备。针对急性食物中毒来说,救治时间越早,病情影响越小,学生恢复速度越快。因此,应急药品及常用设备的准备对于急性食物中毒急救来说意义重大。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如洗胃机、简易氧气发生设备、常见细菌抗生素等速效性药品均应当有一定数量的准备,避免集体性学生急性食物中毒发生时,校医只能在监管中等待医院救助到来,无法进行有效应急处理,保证学生急性中毒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减低中毒事件对于学生身体的危害。

加强教师协作工作。该项措施同样出于确保学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从已有校医工作经验分析,当学生身体出现不适时,教师第一反应为允许学生保持不正当姿势维持听课状态,当学生表现出极度不适或者情绪激烈时,才允许学生到校医室进行检查。这种形式一方面延缓了学生接受救治的时间,增加了毒素对于学生身体的渗透与侵害,有较高可能导致学生病情加重;另一方面,学生在抵达医务室时,情绪往往已经出现波动、严重者不适感甚至影响校医的沟通工作,不利于第一时间确定中毒原因并采取急救措施,延缓了学生治疗进程。因此,学校应当从制度层面规定,当学生课上反映身体不适时,教师应当立刻允许其前往医务室进行检查,避免对病情救治造成延缓。该种理念同样应当应用到学生身上,即从入学开始就向学生灌输,若存在身体不适要立刻寻求校医帮助。

校医主动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大多数食物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时间,从食物食用到病症发作间隔短的约两小时,长的甚至在十小时以上。学生病发时,食物中毒来源确定通常较为困难,不利于急救开展。因此,校医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关注程度,即查看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饭菜的种类,并对其急性食物中毒导致的可能性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何种食物存在风险、对应何种症状,确保当学生食物中毒发生时,校医能够第一时间确定中毒导致物质,加强急救效率与急救针对性。

做好方案准备工作。在校期间学生食物中毒发生极大概率为集体性,校医工作压力极大,在忙碌进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思维混乱的可能性极高,不利于急救开展与学生健康保障。因此,校医应当前期做好方案准备工作,保证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自身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急性食物中毒具备危害性大、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为主要,也是发生概率最高的身体健康危害形式之一。校医应当时刻做好病情发生的准备,从方案、器具、药品与相关人员配合层面保证急救措施及时、顺畅开展,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集体性校医真菌性
表演式落实、集体性沉默 “失真干部”的六种表现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校医皮青年
某中医院校医学生文化心态调查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