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读写结合”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0-12-03福建省福清市江镜中心小学陈碧彬

青年心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原材料写作水平原文

福建省福清市江镜中心小学 陈碧彬

一、“读写结合”的认识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对此,我认为“读”与“写”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有人把阅读比作输入原材料,而写作则是输出作品——照此推断应该是先输入原材料,有了原材料之后,才能加工成作品输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盲目地、随意地输入原材料,虽然原材料很多,但必需的材料却短缺了,即便勉强生产出作品,这个作品也不甚理想。所以,如果能带上“写作”的目标来“阅读”,是一种有的放矢的做法,学生也会欣然接受阅读内容。

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巧借“生花妙笔”,激励“自主阅读”

1.经典文章的题目可以参照

因为文章经典,注定了题目也经典。“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习作时自主命题、自由表达。如果学生注意领略经典文章标题的精妙之处,命题又有何难?例如:以中心思想为题的《可贵的沉默》《用心灵去倾听》;以写作对象为题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老人与海鸥》。引导学生品读这些文章的标题,就能学会命题的技巧。

2.经典文章的选材可以借鉴

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学生是走马观花式的,读完后连故事梗概都没记全,更加发现不了课文中选材的独到之处。既没有作者从平凡中发掘真谛的能力,又没认真地品经典句子,写作时自然会无从下手。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时,要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选材的角度或切入点手法。如《乡下人家》,描写的是乡下随处可见、平淡无奇的情景,但这些素材在作者笔下被融合起来,呈现出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田园生活画,令人向往。

3. 积累经典文章的语言

经典文章里面必定会有经典语句。对此,在阅读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用心积累,练习时应用到相应情境中,以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本领。例如:《趵突泉》中的“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短短几句话,一眼灵动鲜活的“喷泉”跃然眼前。如果学生将如此的经典语句积累一些,并能够灵活地用在习作中,定然使文章增色不少。

(二)引入“刻意练习”,实现“读写互促”

在《刻意练习》(作者:[美]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一书中有一个观点:杰出并非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研究中发现了所有杰出人物都是通过“刻意练习练成的”,而成为天才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这里的“刻意练习”可不是“刻苦练习”。书中提到:要想达到练习效果最佳,寻找一位好的导师是关键。学习者需要导师给他示范正确的方式,并且及时指正他错误之处,以便学习者及时矫正进阶。

对此,辅导学生写出好作品的“导师”首选应该是语文老师。但事实并非如此,如美国作家富兰克林的导师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本叫《观察家》的英文杂志。他的习惯是阅读之后仿写,写完对照原作思考哪里有欠缺,哪里可以向原作者学习,作者用了哪些新鲜优美的词汇等。后来他甚至把原作改写成诗歌、改写成散文再来比对。经过这样不断地对照原作修改自己文稿的刻意练习,富兰克林的写作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也帮助他成为了优秀的作家。对此,我认为经典、名著其实是最好的导师。

当然,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发现,孩子阅读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很多了,但写作时还是无从下手,或文章平平。对此,我提议学生要适当地“刻意”地读书——以学习为目的来读书。科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读书方式越“折腾”,读得效果越好。而“读写结合”就是最佳的“折腾”方式。

1.甄选经典,反复研读,复述大意

如果你有很适合的听众,那是最佳的选择。但如果没有听众,也可以试试拿个手机把复述过程拍下来,然后边回放边与原作比对。

2.摘要提纲,记关键词,画思维图

记摘要笔记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写摘要提纲、记关键词、画思维图等,都需要把读者从舒适区拉出来,进入深度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比对经典,寻找差距,琢磨推敲

比对参照经典著作可以及时找到差距,然后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就能使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4.积累生活,丰富词汇,反复修改

丰子恺的《吃瓜子》描写了吃瓜子时手指的流转、瓜子尖的绽裂发出清脆的声音,呈现出一幅妩媚动人的吃瓜子儿图。这样的画面必定经过无数次反复推敲、修改,那字里行间的妙态令人倾倒。

(三)同步“阅读写作”,达成“学以致用”

“读写结合”要想“学以致用”,就应该特别注重“读”与“写”的同步练习,在比照经典中不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练习方式不能单调,否则将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还必须在练习上下功夫,注重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

1.改写练习,同素材的不同组织

例如:邀请学生给风景区《记金华双龙洞》中的双龙洞写一段广告词以便在电视台播出;将课文中的古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等转为现代文来写(不仅仅是翻译);把说明文《电 脑住宅》改写成一篇童话故事等。学生要想写好这样的练笔,必定会读好原文,否则他会意识到写作素材都没有。而且谋篇布局也可以模仿原文——这种练习是最高效、最能实现读与写的结合的。

2.续写练习,同人物的故事延续

有些经典作品在篇末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推演,延续出后面的故事。例如:童话故事《获奖以后》,小动物们与奖杯的故事可以往下接续。这样的练笔训练很有价值,因为续写的前提是对原文的深挖,是对原文有了深刻而又准确的理解和感悟之后,才能沿着原文的思路把故事合理顺畅地延续。

3.扩写练习,同故事的画面展开

例如:《难忘的一课》中“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可以让学生把故事扩展开,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把“他写得很认真却很吃力”的原因精心组织语言,并展开扩写。这样的练习会调动学生去反复揣摩原文,可能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故事背后的故事,之后,再来扩写这个片段,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结语

其实,读写结合不应该仅在课上进行,课外才是“读写结合”发展的大空间。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场景与相应的课外阅读进行比对,拿着阅读资料到生活中寻找原型。如此,学生的练习内容更丰富了,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猜你喜欢

原材料写作水平原文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满腹狐疑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Pocket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