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大阅读时代的教学应用
2020-12-03河北省石家庄市雷锋小学贾会琴谷艳芳
河北省石家庄市雷锋小学 贾会琴 谷艳芳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我校于2017年年初确立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段式’推进策略研究”,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近两年,我们在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提高课外阅读的时效性方面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梳理如下。
一、权威榜单——引航
在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全民阅读”的号角越来越响亮。“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得阅读者得语文”更是教师们的口头禅。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 读好书”的习惯会让孩子们受益终身。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我们如何选择?出版物品质良莠不齐,我们如何鉴别?网络连载和鸡汤文学大行其道,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严肃文学领域受到冲击,阅读份额出现萎缩之势,我们又如何守住阅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想做好阅读推广,首先需要有原则、有态度、有辨识,发自心底、不竭余力地为孩子们寻找好书,架设充满“真、善、美”的阅读灯塔,为学生的良性阅读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 “小学生阅读书目”,不光有1270 多万条信息,涉及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人民日报推荐“必读书单”》……除此之外,一些核心期刊和权威名校也常常发布自己的阅读书单,如《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推荐的《1—6 年级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博雅语文”分级阅读书目》等。
这些题目迥异但殊途同归的阅读书单,是来自于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热心家长以及孩子们自己的推荐,同时参考国内外儿童文学领域的各类奖项,综合考虑中国儿童身心智力发展水平,阅读欣赏习惯以及篇幅、难度、主旨等因素而筛选整理的。所列书籍不但符合儿童阅读的心理规律,而且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和极强的可阅读性。
每学期,学校教导处牵头组织各年级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横向参考权威书单,为学生推荐好书,一 二年级以绘本故事为主,三至六年级重在推广整本书阅读。教师推荐书目,班级成员共读,不仅是撒播阅读种子的必要手段,更是建立班级语言密码的重要过程。
二、听书软件——助航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各类“听书软件”恰恰可做为助力之风。作为一种知识传播的载体形式,“听书”即有声读物应运而生,成为互联网家族中的新成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听书软件:喜马拉雅FM、荔枝FM 等等。
除了专门的听书软件之外,一些微信公众号也向公众发布优质的音频资源。如“凯叔讲故事” “《小学生必背75 首古诗词》朗诵+吟诵版”深受一线语文教师的喜爱;依托台湾畅销书籍《写给儿童的成语故事》每周更新的成语故事则在娓娓道来中引导孩子们领略文化、积累语言。
“听”和“读”,不仅传播形式变了,感官活动也变了,人与文字、知识的接触方式变得多元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听”是用耳朵来博观、来厚积。
既然如此,“听书”能否代替“读书”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需要理清“听书”的真正意义:“朗读”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同理,“听书”旨在调动阅读动机,即激发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读”乃王道,“听”为辅臣;“听”要为“读”服务,为“读”助推,使“读”的效能最大化,切不可本末倒置。
在课题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听书,效果优于课下单独行动;听书过程中教师进行干预(即听前引导、听后提问、中途交流),效果优于不间断地单纯收听;听书时间不宜过长,低年级控制在10 分钟以内,高年级以15 分钟左右为宜。这些结论恰恰印证了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因此,教师参与是借助听书进行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
三、互动平台——续航
1.学校层面
(1)微信群
任何一项教学研究,势必遵从于“学习—实践—研讨—结论”的基本环节。传统的学习交流必须统一时间、固定地点地“面对面”进行,而今跨越地域局限,打破固有时间的“线上研讨”成为当代教师常见的教研方式,微信群是最常用的互动平台,既可以时时发言,亦可以回顾留言。为了保障我校课题实验的有效开展,方便安排部署和及时追踪反馈,我校成立了“读书吧”和“‘十三五’课题组”两个微信群——前者是包括教学领导在内的全体语文教师,后者则为课题组专项成员;前者以推荐书单、发布通知为主,后者以问题研讨、经验分享为主。
此外,实验教师还加入了以石家庄市一线语文教师、品德教师为主体的“约会童年·教师群”和教育同仁汇聚的“约会童年·妈妈帮”两个微信。在这里,我们推荐经典佳作,分享绘本故事,交流读书感悟。
(2)公众号
自2014 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四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李克强总理更是将“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法升级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阅读”成了中国社会最热的话题,相关公众号更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结合石家庄市桥西区“新教育”实验以及学校的实际需求,我们常用的公众号设置了“守望新教育”“点灯人教育” “人教教材培训”等栏目。这里不仅有前沿的教育动态,权威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经验,还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用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课程计划。以供教师学习交流。
2.学生层面
(1)微信群
主要指由语文教师建立、组织的班级读书群,其核心功能为部署读书任务、安排具体分工、交流读书感受、汇报阅读成果。
实例:二年级3 班阅读《孤独的小螃蟹》后,教师在“太阳花”班级读书群发布如下任务:
a 把今天的故事讲给家长听。b 小螃蟹的大钳子是怎么掉的?后来,螃蟹晚上去看它的大钳子,后来说“在白天也可以去看”是什么意思?c 说说“安慰”的意思,并造一个句子。d把下面的词抄在本上,并在书中找量词填空。一( )大钳子 一( )样 一( )小屋。e 把图画下来。f 读书签到。
读完整本书后,孩子们把每天根据内容画的画装订起来,变成了一本手绘连环画。
(2)小程序
主要指利用微信程序“小打卡”记录阅读轨迹,其核心功能为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卡,对教师而言,有利于监管统计和正向鼓励(具有点赞和发布评语的功能),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展示分享和日积月累。通过“小打卡”的形式培养读书习惯方法比较简单,效果比较明显。
以上仅是我校进行“小学生课外阅读推广”研究的一个侧面,网络即便再普及,科技即使再发达,只有线下的调查问卷、精品导读、读书沙龙、作家作品赏析等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学生的阅读品位,掌握实际阅读量,进而改进方法、提升能力,才能为“阅读之舟”保驾护航。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书籍,是我们行路的脚掌,也是我们飞翔的翅膀。
阅读推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潜下心来斟酌思量、细作深耕。我们愿做孩子的阅读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