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防治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2020-12-02吴晓美黄芳范树帮

医药前沿 2020年13期
关键词:压豆肛肠尿潴留

吴晓美 黄芳 范树帮

(庆元县中医院外科 浙江 庆元 323800)

尿潴留属于中医学的癃痹范畴,肛肠术后病人由于麻醉可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膀胱内大量尿液潴留而无法自行排出,造成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小便闭塞,或者点滴而短少,小腹胀痛[1]。尿潴留作为肛肠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女性发生率为30%,男性患者的发生率为52%。传统使用常规护理:安慰患者,心理放松疗法,热敷排尿,按摩腹部及诱导排尿法,临床疗效尚不理想,多采用导尿术诱导排尿,但该术法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2019 年针对我科40 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早期(2 ~6 小时)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法防治尿潴留的发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我科室80 例肛肠外科术后患者,均采取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女性32 人,男性48 人,年龄19 ~76 岁,混合痔传统切除术18 人(22.5%),RPH 术31 人(38.75%),PPH 术21人(26.25%),肛漏切除术10 人(12.5%)。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40 例患者术后早期行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法,设置为观察组,

40 例患者行常规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对照组 40人应用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尿潴留是因情绪紧张或缺乏相关知识而焦虑所致,则要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并且告知患者尿潴留的发病机制,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并指导患者使用放松疗法。②给予床帘遮挡,为患者提供隐蔽且舒适的排尿环境。③病情允许适当调整排尿的体位,如坐位或站立位。④热敷、按摩腹部:热敷腹部及用手顺时针按摩下腹部,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⑤诱导排尿。⑥镇痛护理:做好疼痛的评估工作,根据疼痛的程度,遵嘱使用止痛药物。发生尿潴留实行导尿术18 人。

1.2.2 观察组 40 人采用早期(术后2 ~6 小时)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法。耳穴压豆根据病选择穴位,进行耳穴探查,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准确探寻穴敏感点,确定穴位(一般取肾,膀胱,尿道,皮质下,三焦、交感),以75%酒精擦拭待干,用镊子夹取好,将王不留行籽或菜籽贴于中央,对准穴位紧贴其上,轻轻揉按1 ~2 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一边按一边询问患者有无酸麻胀感。功能化气行水利小便[2]。艾灸法:嘱患者取平卧位,放松心情,前正中线上取中极穴(脐下四寸),气海穴(脐下1.5 寸),关元穴(脐下3 寸),点燃艾条,对下腹部进行艾灸,以腹部潮红为度,每次20分钟[3-4]。施灸过程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防止烫伤并做好疗效评价。发生尿潴留实行导尿术6 人。

2.结果

比较两组肛肠患者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尿潴留5例,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尿潴留18 例,发生率为45%,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1)肛肠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①患者因素:患者情绪紧张,知识缺乏,焦虑,不习惯病房内或床上排尿。②术后切口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或痉挛而至排尿不畅。③麻醉因素:肛肠手术多采用腰硬麻醉方式,但其容易造成膀胱括约肌松弛,进而引发尿潴留。④肛门填塞物多,压迫尿道括约肌,引起压迫性排尿困难。

(2)中医理论学说,痔疮患者罹病日久,下焦湿垫壅滞膀胱,术后则多由于损伤脉络导致气滞血淤,使得患者膀胱气化不利而致,膀胱为主要病位。“耳为宗脉之聚,十二经通于耳”,耳穴压豆通过刺激穴位具有活血通经和通利小便之用。再在通过艾灸关元、气海、中极穴位起到温经通络,调理三焦、温补下元,行气导滞,调节机体的功能,通过神经反射扩张尿道,减除膀胱括约肌的痉挛,从而促进尿液排出,防治尿潴留的发生[5]。

(3)临床观察: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施行艾灸和耳穴压豆联合疗法,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猜你喜欢

压豆肛肠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