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 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2020-12-02何一楠崔玉霞通讯作者
何一楠 崔玉霞(通讯作者)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目前全球范围内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以儿童为多发群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若不尽早控制其病情发展,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生命质量产生极大影响。鉴于此,国内各医疗机构对哮喘发病机制、治疗手段进行研究,发现维生素D 除调节哮喘患者的钙平衡、骨代谢外,其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分析了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维生素D 间的相关性。
1.1.维生素D的生理机能与代谢效用
维生素D 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的类固醇物质,人体内的维生素D 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由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二是从食物中获得。自然界的维生素D 有维生素D3(胆钙化醇)和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两种形式,二者均为无活性形式,需转换为1,25-(OH)2D 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维生素D2 和D3 通过维生素D 结合蛋白运输到肝脏,经羟基化后形成25 羟基维生素D,然后进一步到达肾脏,在线粒体单氧酶系统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变为1,25-(OH)2D,其血清浓度代表体内维生素D 的水平,并通过与维生素D 受体(VDR)结合发挥一系列作用。既往认为维生素D 主要调节钙磷代谢,近年来的数据表明,维生素D 可能在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中发挥作用。
2.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的关系
维生素D 经典作用为调控钙、磷代谢和骨稳定状态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 在呼吸道免疫防疫、哮喘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维生素D 不足与哮喘严重性及哮喘急性发作有关。如:John M.Brehm[1]等发现约35%哮喘儿童存在维生素D 缺乏,而维生素D 缺乏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更多。意大利的一项研究显示75 例哮喘患儿中发现只有9.4%患儿血清VitD>30ng/mL,血清VitD与肺功能及哮喘控制呈正相关[2]。国内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哮喘儿童血清25(OH)D 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且与哮喘控制水平有关[3]。Goleva[4]等人通过大规模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哮喘儿童血清25OH-D3 与每日吸入用糖皮质剂量呈负相关,这提示维生素D 或许有增强机体对类固醇反应的作用。
3.维生素D与哮喘免疫调节
在哮喘中,维生素D 可通过调节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发挥作用。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上皮细胞参与肺部的固有免疫,它们均可表达病原识别受体(PRRS)。当病毒或细菌侵入机体并作用于PRRs 后,可促进细胞因子和抗菌肽的产生,引发机体防御反应。而维生素D 可通过与VDR 反应元件启动子区域,上调抗菌肽及β-防御素表达及分泌[5,6],增强气道上皮细胞的清除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以发挥调节机体的固有免疫的作用。Toll 样受体(TLR)为PRRS 的一种,其家族中的TLR4 与哮喘关系最为密切。气道上皮细胞表面的TLR4 受到微生物刺激后,可增强抗原提呈细胞活化和摄取抗原的能力,从而使TH2 细胞分泌大量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诱导嗜酸粒细胞的分化和募集,引发气道炎症[7]。哮喘急性发作时,纤维蛋白原可与气道和上皮细胞表面的TLR4 结合,导致过敏性炎症。而维生素D 可降低Toll 样受体的表达,抑制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另外,目前研究认为哮喘的发病机制与T 淋巴细胞亚型平衡失调有关,哮喘患儿体内Th0细胞不能向Th1 发育,过度分化为Th2 细胞,导致Th1 细胞分泌IFN-γ 减少,而Th2 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这一过程将刺激机体大量生成炎症介质、IgE 及嗜酸性细胞在气道聚集,从而诱发变态反应及慢性气道炎症。维生素D 作为免疫调节因子,对Th1的抑制作用已经较为明确,然而它对Th2 细胞的直接作用尚不明确。有文献报道维生素D 通过减少IFN-γ、IL-12 等细胞因子减少Th1 的生成,并促进Th2 细胞的增殖[8-9]。亦有临床研究发现表明1,25-(OH)2D3 有抑制Th2 细胞的生成作用[10]。有研究发现CD4+T 细胞的另一种亚型Th17 细胞亦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且常与中重度哮喘和难治性哮喘有关。Th17 细胞主要分泌IL-17,后者可促进系列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产生,介导中性粒细胞炎症[11]。而1,25-(OH)2D3 可抑制Th17 细胞的活化及生物活性,以抑制其在哮喘中介导的炎症反应,调节哮喘的免疫反应。而维生素D 缺乏可促进Th17 过度产生。
4.VDR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 与VDR 而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而发挥作用,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细胞表面均可表达VDR。维生素D 受体(VDR)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由位于人体第12 号染色体长臂q12~14区的VDR 基因编码而成。VDR 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特点,目前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有Apa Ⅰ、Fok Ⅰ、Bsm Ⅰ、Taq Ⅰ、Tru 9I 等位点,且其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存在一定相关性。刘莹[12]等指出VDR ApaI、FokI、BsmI 和TaqI 等位基因频率在支气管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甄艳芬[13]等人对VDR 基因位点的 ApaI 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发生哮喘的儿的ApaI 基因型分布频率较正常人群低。国内有Meta 分析指出ApaI、Bsm Ⅱ点的多态性与哮喘有关联,而TaqI 位点的多态性与哮喘之间无关联。但关于宁夏回族儿童研究却提示VDR 基因的FokI 位点与该地儿童哮喘存在相关性。哮喘是一种由环境、遗传因素交互作用所引发的疾病,研究人群的种族、环境及遗传基因等均可能影响结果,因此未来需更进一步探讨VDR 基因与哮喘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
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维生D 素可多方位调控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反应,维持人体免疫系统平衡,但其具体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未来需进一步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为维生素D 辅助治疗哮喘等提供确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