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双优的好书
——评《蜂海问道》

2020-12-02石洪良

蜜蜂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蜂种读后中蜂

石洪良

(新疆昭苏75团,新疆 昭苏835600)

网上购得徐祖荫老师新作《蜂海问道——中蜂饲养技术名家精讲》一书,读后收获良多。老师又出新作,心里感到由衷钦佩和高兴。

我与祖荫老师虽从未谋面,但又似曾相识,这都是因为老师经常在蜂业杂志上发表文章,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得以以蜂相交,以文结缘。

我特别喜欢徐老师文章的风格和内容,徐老师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我几乎都认真仔细拜读过。徐老师行文通俗易懂,内容实在,清新之余又暗藏文采,有时候你仅仅看到文章的标题,就会被醒目的标题深深吸引,要想不看则欲罢不能。徐老师的文章又非常实用,贴近生产实际,每一个从事养蜂工作的人,一线养蜂者,都能从徐老师的文章中受益。

学海无涯,蜂海无边。要想成为饲养中蜂的内行和高手,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又会实际操作。仔细回想,在学习养中蜂的过程中,我们哪个人没有走过弯路,有的人甚至在迷茫中耗尽了一生的岁月,也没有弄清中蜂的特性究竟是什么?中蜂怎么样才能养得住,养得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找到一个身怀绝技、又能倾囊相授的好老师,要买到一本让人读了明白,读了能解决问题的好书又谈何容易。现市面上有关中蜂的书籍不下数十种,但内容大多相似雷同,真正有创新、不重复、既有理论又接地气,让人能够在深入学蜂的路上“解渴”的书还真不多。徐老师新作《蜂海问道》,包括前面所出《中蜂饲养实战宝典》,就是这为数不多好书中珍贵的一二本。

书中的内容很多。由于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都把养蜂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但很多地方不顾当地蜜源条件,盲目图大,后续服务跟不上(技术、加工、市场开拓),形式主义严重,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既白白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群众又见不到实际效益。徐老为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又亲自深入实地指导,树样板,抓典型(贵州台江县),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提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给养蜂扶贫工作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养蜂界和养蜂员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和共鸣。

书中特别强调蜜源对饲养中蜂的重要性,提出了中蜂应适度规模饲养,中蜂生产应根据不同的蜜源条件,实行区域化布局。他所提出如何计算一地合理的载蜂量,以及建立蜜源植物丰富度评价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到相似成果,回答了当前蜂业发展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饲养中蜂的箱式繁多,据说广东就有100多种,各地蜂种(不同生态型)又不一致,养蜂者到底使用哪个蜂种,哪种蜂箱为好?这也是养蜂员经常要问到的问题,许多人的观点往往不一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较大。徐老师在书中广泛收集了国内不同蜂箱类型的资料,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国内现有箱型进行了分型归类,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各类箱型的优缺点,对指导今后蜂箱的使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生产实践意义重大。

在蜂种的引种保护和利用上,对来自不同地方的中蜂蜂种,徐老师团队进行了同场引种比较试验,使人们对中蜂不同地区的蜂种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饲养者在选择使用蜂种和运用杂种优势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中蜂饲养技术和病敌害防治方面,该书总结、介绍了许多实用新技术、新方法,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新思路、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值得广大一线养蜂员一读,相信读者读后一定会开卷有益,提高自己的养蜂技术水平。

总之,书中内容很多、很丰富,难以在此——列举表述。本人读后,特别钦佩徐老师人老心不老,在养蜂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勤于探索,造福大众,“蜂海问道”永不停步的精神,给我们这些后学树立了榜样。

该书的扉页有一张徐老师在云南建水应天湖畔拍摄的近照,特赋小诗一首以和之,祝徐老师健康长寿,永葆事业青春。诗曰:“应天湖水映蓝天,水连地来地连天,借得应天水一湖(福),赠与徐老续新篇”!

猜你喜欢

蜂种读后中蜂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蜜蜂育种中对种用雄蜂的培育
种蜂王的选择
中华蜜蜂
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黄色与黑色蜂种在高寒地区饲养的不同点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管理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