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2薛波
薛波
常州供电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如何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良好的结合到相关的电力工作之中,成为一个重点。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电力行业需要良好的将电力计量自动化运用到相关的线损管理之中,而如何将这种技术进行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1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与四分线损分析
1.1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电能计量、电力营销、数字通信等方面的技术整合起来,通过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系统中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对这些信息展开全面分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予以分析可知,其运行的通信载体主要有两个,即专用通信网络、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另外,可利用数个计量点来完成测量工作,这样可以使得所获数据更为精准。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电网系统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能够确保电网运行更为安全,更加稳定[1]。
1.2 四分线损
四分线损对于整体的电力计量自动化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通常是将整体的管理工作具体的分成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就是分压、分线、分区和分台。首先是分压管理。整个电网运行的过程中通畅会将其分成不同的电压,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之下所产生的线损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些不同的线损情况,相关的管理也需要做出不同的调整。相关的线损管理应当根据这些不同的电压等级来进行相应的分析考核,之后在根据具体的损耗情况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其次是分区管理。对于分区管理来说其自身会产生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相关的电力供应是需要供应给各个不同的地方,而对于这些不同地方的供电情况也是相对来说有所不同的。相关的管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之中也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供电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到确切的线路损耗情况,以此来更加准确的进行线损率的计算[2]。
2 电力运行中线损存在的原因分析
2.1 数据失真,调控低下
为了满足线损、电量、财务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出现一些人为调控电量的方式,导致线损、电量的相关数据失去真实性,无法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给配网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由于抄表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线损数据的波动性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抄表工作中,抄表时间与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步,使得计量统计的时间出现前后差异,进而影响了阅读线损率出现忽大忽小的波动状况,不利于线损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线损指标以及线损数据失真会使其无法真实反映线损状况,给配网线损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2.2 工具缺失,集成度差
在对电量和线损进行管理时,需要有统一的管理工具,这样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许多配电网缺乏统一管理工具,管理人员需要从不同的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来进行一一核对,这样会大大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进而降低线损监控管理效率。配网线损监控信息集成度不高,部门信息交互不及时,均容易造成线损管理疏漏,加大了日常电网运营风险。
2.3 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若想使得电力输送的质量大幅提升,布局不需要更为合理,一旦配电网的布局存在问题,特别是导线尺寸不是十分合适的话,线路损耗必然更为严重。比方说,当供电位置和负荷地的实际距离较远的话,那么传输线路必然是很长的,线路损耗也就随之增加,另外,导线截面过小也会使得能耗损失大幅增加。
2.4 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线路损耗
从输配电传输的现状来看,三相传输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然而运行的过程中,三相负荷是会出现失去平衡状况的,如果平衡度在20%以上,那么电流就会剧增,此时,损耗就会明显加大[3]。
3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线损管理的建议
3.1 形成报表
在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完成好分压、风线、分区以及分台管理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必须要予以统计,形成完整的线损报表,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予以高效应用后,报表就能够直接形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实际耗损展开比对,比方说,可以将每一天的线损清晰呈现出来。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线损报告数据,对运行状况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只要做好分析工作就可了解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采用可行方法予以处理,电力供应也就能够保持正常,电力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3.2 系统功能的设计
在对配网线损监测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达到线损监测目的。一般情况下,在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时,可以按照逻辑功能划分为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处理功能以及业务应用功能等,比如设置对外调用接口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数据采集功能中,要做好现场监测设计和现场数据采集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用、无效数据,为后续线损监测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数据采集功能还可以做到自动采集、定期采集,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实时报警;通过对电压、电流、谐波的监测,确定数据异常情况,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减少线损率。
3.3 建立模型
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以构建起线路损耗模型,这样可以使得线路损耗、计量点线损的分析更为准确。在对线损管理模型予以实际应用时,一旦线路中出现了异常,可自动进行调控。在对常规数据模型予以构建时,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获得所需的数据,这样就能够对运行数据、标准数据展开比较,这样就可将线路耗损的实际情况准确呈现出来。在对线路耗损展开管理时,通过模型可以使得线损率的计算更为精准,相关的数据更加真实。
4 结语
在如今的社会中,电力行业中的线损问题是对整体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是能够良好地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那么整体的电力行业就能够取得有效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