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典和极品
——兼论乐迷和“烧友”
2020-12-02韩晓波
韩晓波
在国外,现在都把“音乐迷”和“发烧友”这两个概念区分得很明显。在国内,目前还不太清楚。这是因为,“迷”的程度和“烧”的程度,都还没达到足以使他们分道扬镳的地步。
这两类人对于音响硬件的态度和兴趣有明显不同。对于硬件不厌其精地研究,基本上是“发烧友”的事;大多数音乐迷对此表示“过得去即可”,有些甚至相当马虎。而对于软件——密纹唱片(LP)、激光唱片(CD)、录音磁带(MC),以及激光视盘、录像带,音乐迷和“发烧友”都会极认真地对待。当然,出发点不一样,“发烧友”们注重唱片的高频、低频、结像、定位……总之,要的是“靓声”。音乐迷主要是对演奏者的技巧、对作品的理解诠释,进行不亦乐乎的比较、欣赏。乐迷对录音质量好坏也是要考虑的,不过不像“发烧友”那么深入腠理地吹毛求疵。无论是音乐迷还是“发烧友”,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那一类唱片,我们称之为经典极品。它们正是我们要讨论的对象。
经典和极品有区别。所谓经典,按中国人所说“经史子集”的概念,就是要后人反复学习的、有长久指导意义的东西。在音乐上,就是所谓的权威演奏版本。而极品,单指质量特别高、特别精彩(包括录音质量)的那一类。极品不一定都是经典,比如霍洛维茨及某些炫技派大师的唱片,确实精彩得令人目瞪口呆,但是对别人没有指导意义,别人不能学,一学准误入歧途、东施效颦。反过来,经典也不一定都是极品(特别是从录音角度而言)。比如20世纪初的不少大师,趁着健在,录下自己写的作品,当然是权威、是经典,但是录音手段和本人的技巧,都有很大局限性,精品都谈不上,更不用说极品了。
不过,既是经典又是极品的唱片,还是相当多的。
一种曲目,可以有多种经典、多个权威。录过贝多芬32部钢琴奏鸣曲的钢琴家有十来位,对音乐的理解大相径庭,经过长时间考验站得住脚的,都算权威。音乐上没有“一言堂”。
极品只能说是某一个时代的极品。78转时期有78转极品;慢转单声道时期有单声道极品;立体声时代有立体声极品;现在是数码录音时代,好东西不少,但不敢称极品,因为谁也不好预测将来它还会多好。
借用这样一句话:我们暂时无法买到世界上最好的书,但是能买到最好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