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2020-12-02白志清

陕西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亡妻家风

文/白志清 孙 楠

在铜川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幅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五月二十四日宪宗皇帝颁给当时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恕及两位亡妻的诰命(制诰文书),距今已有550年历史。诰命呈卷轴式,正面用丝织成,从右至左颜色依次为褐、白、蓝、黄、白、绿、白等8个色段,并分别织有本色与间色云纹图案。诰命正文写于中间的5个色段之上。卷首蓝色绫织有竖排的“奉天诰命”4个篆字,两侧各织白龙一条,右侧龙头朝上,左侧龙头朝下。蓝色段将尽处的左上角为诰命起首第一字“奉”字,接下来的红色段起首则为“天承运”三字。紧接着在4个色段上用墨笔正楷书写诰命全文,其中包括对王恕本人的嘉奖与赐封、王恕到此时为止的历任职务、对王恕两位亡妻的恩赠和诰命的颁布时间。最后一个色段左上方为骑缝编号,加盖有“广运之宝”4个篆字的骑缝大印及诰封的织造时间(景泰二年月日)。轴首背面有后人写上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恕并二妻”几字。轴尾背面写有“景泰七年四月分表背匠张狗儿、织匠王安住、挽匠朱文和”字样,显然是当年诰封制作者的姓名。

诰命中受褒奖的王恕,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有宿德重望的大臣。字宗贯,陕西三原人,明成祖永乐丙申十四年(1416年)生。13岁入县学读书,26岁中乡举,英宗戊辰十三年(1448年)登进士第,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时33岁。

王恕历仕五朝皇帝,朝廷内外为官四十多年,刚正清廉,始终如一。成化年间,他受皇帝诏令上奏陈述事情21次,上奏提建议39次,每次论次评定不讲丝毫避讳,以至于常惹得皇帝龙颜不悦。遇到朝廷不应该办的事情,满朝文武皆不敢言,大家便希望能听到王恕上奏,而往往在这时,王恕的奏折便到了。因此,当时便流传有一句歌谣:“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说明当时只有王恕一个人敢讲真话,以刚正清廉而著称。他所引荐的耿裕、彭韶、何乔新、周经、李敏、张悦、倪岳、刘大夏、戴珊、章懋等都是当时的名臣。他尊重那些在野未仕的贤人,生怕提拔慢了。孝宗在位弘治近20年间,朝廷有许多正派的官员,各司其职、很有条理,号称“弘治中兴”,这些成绩都与王恕密不可分。王恕一生德行美好,93岁去世时,皇帝赐予其谥号“端毅”。

明弘治年间,王恕时任吏部尚书。当时官员之间馈送贿赂成风,王恕不满此风盛行,有心革故鼎新,便拟一简明告示:“宋人有言,仕于朝者,以馈赠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今动曰贽仪,而不羞于人,我宁不自耻哉!”使上门求官的行贿者望而止步。这位清正的“组织部长”还将“仕于朝者,以馈赠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一联赫然题在官署大门上,告诫在京城为官者,应耻于有人登门行贿,在地方为官者,要羞于入京向上司送礼。自此以后,这幅楹联便流传至今,传递廉洁从政的价值导向,时刻给人以启迪和警醒。

值得一提的是,诰命中还有对王恕亡妻恩赠的内容,可见王恕之妻同样是风清气正之人,也说明了王恕的家风之正。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往今来,官风与家风,治国与治家,总是紧密相连。古人又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齐家”放在“治国”前面,可见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王恕的清正廉洁一定是和良好的家风有关的,而刚正清廉的个人品行进一步促进了家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由此想到了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党员干部营造良好家风,习近平总书记为此专门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许多落马官员的腐败之路上,往往正是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因此以史为鉴,身为党员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营造良好家风家规,教育家人时时自重、自警,处处慎欲、慎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管住自己的同时也要管住家人,为廉洁从政助一臂之力。

再次端详这幅五彩诰命,里面对王恕的评价很高,说他“发身贤科、擢官法寺,历年滋久,详刑唯明,遂迁长于大郡,亦屡更于藩服,益者能声,爰升今职”,因其“劳效弥积”,所以“恩典宜加”,特将他提拔为通议大夫,并“赐之诰命,以示褒嘉”,希望他“确冰檗之持,慎风纪之守,美誉不渝,显庸无替”。

如今这幅珍贵的明代“奉天诰命”长卷,已历经550余年沧桑,依旧质地良好、颜色鲜艳,完好地保存在铜川市档案馆内,与其一并保留下来的,还有王恕清廉刚正的崇高风范。

猜你喜欢

亡妻家风
最好的家风,是内心的善良
温暖
《亡人逸事》的“她视角”和“他视角”
家风伴我成长
老人定制亡妻人偶就像看到了年轻的她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钱学森的家风
亡妻作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