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12-02王学林
王学林
(招远玲珑英诚医院 山东 招远 2654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对患者的传统治疗大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但临床疗效不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2]。本研究针对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5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52 ~81 岁,平均年龄(74.95±3.2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PFNA 治疗。
纳入标准:符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患者术前行X 线对患者髓腔内径进行测量,并根据其大小对髓内钉型号进行选择。术中对患者行全麻后,与患者大粗隆近端外侧纵向入路切口,长度约5cm,并对肌肉行逐层分离,并于大转子定点接触后插入导针。采用C 型臂透视满意的情况下,于扩髓后拧入PFNA 主钉,通过瞄准器的辅助想患者股骨头颈内打入导针,并于透视下在位置适当时将防旋螺钉旋入,并于远端攻入2 枚锁定螺钉。于C 型臂透视结果满意后,对患者切口行组层清洗缝合。
1.3 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分析。包括手术之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等。
术后骨折功能愈合率、内固定失败率以及返修率对比。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包括创口感染、不良预后、下肢静脉血栓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手术时间为(51.75±5.34)min,术中出血量为(116.37±12.27)ml,住院时间为(15.24±3.38)d,卧床时间为(5.34±1.28)d。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骨折功能愈合患者48 例,占总数的96.00%,内固定失败患者1 例,占总数的2.00%,返修患者1 例,占总数的2.00%。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创口感染患者0 例,不良愈合患者1例,占总数的2.00%,深度静脉血栓患者1 例,占总数的2.00%,并发症发生总人数为2 例,占总人数的4.00%。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指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而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且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由于患者因年纪较大,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继而极易引起骨折等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4]。
当前临床治疗中发现,对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DHS 等髓外固定,Gamma 钉、PFN 等岁内固定系统。髓外固定主要为偏心性固定,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较为适宜,但是对于不稳定性患者则极易导致患者骨头螺钉切割、固定处产生松动或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再加上髓外固定患者手术切口较长,对患者创伤较大,故而在临床中的使用率不高。而髓内固定则是较为常用的中轴位固定,其力臂较短,弯矩小,其内侧压应力几乎为零,极为符合微创手术的治疗原则。
PFNA 治疗法是在以PFN(股骨近端髓内钉)为基础上开发而来,被广泛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装置。与往常内固定系统相比,PFNA 具有以下优势:①进针点远离梨状窝,手术切口其余大粗隆定点,加强了微创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股骨颈区供血与估值迫坏,提倡不线路骨折端的不合符为与功能重建。②采用螺旋刀片进行打入时,由于压紧松质骨而形成的钉道相对较小,不易导致松质骨丢失,且刀片与骨质之间形成牢固的铆合力,使对患者固定更为坚固。③PFNA 具有更佳的组织相容性,术后不良反应较小,感染率较低,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5-6]。
为了提高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针对PFNA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手术时间为51.75±5.34min,术中出血量为116.37±12.27ml,住院时间为15.24±3.38d,卧床时间为5.34±1.28d;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骨折功能愈合患者42 例,占总数的84.00%,内固定失败患者5 例,占总数的10.00%,返修患者3 例,占总数的6.00%;并发症发生总人数为4 例,占总人数的8.00%。因此,我们认为,采用PFNA 内固定术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手术指标,提高对患者治疗的安全性[7-9]。
综上所述,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