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享的三重维度
2020-12-01谭琴
谭琴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提出了与我国现状相符合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创新、开放、协调、共享”。“共享发展”理念包含多个方面,其中“文化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最核心的部分,带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想要真正做到“文化共享”,首先要看到文化共享的本质内涵,其次就要做到关注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呈现出三个不同方面的维度,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这三个维度对于文化共享发展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文化共享带动人类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8-0142-02
真正做到“文化共享”,首先要看到文化共享的本质内涵,其次就要做到关注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对于“文化共享”的研究立足在国家提倡“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又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三重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理论进行分解,阐述了文化共享的意义是解放思想从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重维度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利用人民群众这一主体进行连接,体现出文化共享的逻辑顺序。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的本体论维度
(一)文化的社会性与文化共享
人的社会实践创造文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观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实际生产实践活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其中体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是,人类文化的现实起点就是“现实的个人”,并且明确指出“全人类生存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生产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性的体现和反映。“现实的个人”中人的现实性只能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进行体现,进而才能看成是人类文化的现实起点。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包括社会存在以及自然存在两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的属性也具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就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是通过人的劳动实践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物质世界实现的。人类的本质特征与动物有所区别,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类具有自由以及意识,并且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劳动实践,人类的劳动实践创造出人类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的社会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因此,我们对于历史发展的整体基础的理解就必须基于人类生产实践的基础展开,人类文化活动以及历史活动就会在具体的能动活动的阐述中得到填充,从而打破了主体想象活动的假象,并且直接将文化活动的单一的思维性否定。
(二)文化的大众性与文化共建
人民群众创造文化。马克思针对文化创造本体论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其不再局限于过去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的思维,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产生文化的过程进行阐述,指出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基础。马克思观点认为:“人才是所有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的创造、历史结果的拥有以及为了创造历史而付出的都是人这一主体,而不是历史本身,历史仅仅是人为了实现自我的目标而不断实施的活动的总和。”[1]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角度对于文化创造地看待,促使“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取代了传统的“以理论为基础”的文化观,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和进步。文化不再被单纯的视为思辨理论或者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而是作为联系人类具体实践活动之间的纽带,进而将人类实践活动视为文化的基础。从此,文化的概念就打破了理论的桎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理论发展和理论本身,而是向人类生产实践和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拓展。文化共享实现的逻辑思想以文化创造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确立为出发点,现实的人中具体实践的人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由人民群众提供的,而提供的方式就是劳动实践,所以说,生产文化的直接主体就是人民群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创造出来了文化整体,所以人民群众理应享有文化产品共享的权力。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文化对于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也是通过人民群众传播和消费文化的过程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人们共享和消费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的认识论维度
(一)文化共享的主体——人民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全部基本是群众,人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人民这一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提出:“所有赞成并且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团体以及个人,都可被列入人民的范围之内。”[2]江泽民在庆祝党成立八十周年讲话上将一些新时期涌现的新社会阶层建设者也纳入人民的范围。而在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的含义更为具体和广泛。党对人民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着的,是不断升华和开阔的。在“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题目中所提到的人民,可以被理解成拥护共产主义事业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所有群众,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其普惠性和全民性,正真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二)文化共享的客体——文化
在“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命题中,共享的客体以及内容可以被看作是社会逐渐进步与发展之下的结果。有关文化的含义,在学术界内,探究者们对文化的分类有两大方面,分别是广义以及狭义的层面。“《辞海》是在1999年出版的,在这里把广义的文化阐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得到的所有物质的综合体,被称之为文化。”[3]狭义从两方面进行说明:一是精神生产能力,二是精神产品,二者都包含所有模式的社会意识状态:自然科学,科学技能以及社会观点状态,有时它特指文化、科学、艺术、体育等方位的文化與措施。根据这个观点,“文化发展结果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命题里含有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结果”以及“政治发展结果”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应该表明的是与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相关的思想文化,也就是所说的狭义的文化。就如毛主席提到的文化观念一样,“某种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是某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的体现,它也对某些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共享的价值论维度
(一)文化共享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化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的实质。”[5]这是马克思以劳动实践这一人与自然的基本联系为前提提出的,人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意义就是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这一点来说,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是人类的标志。所以,这就注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旨归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目标、动力、目的和要旨都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主的文化,也就是要做到文化发展从人民出发,文化发展需要人民的努力,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平等共享。
因为是人类创造了文化,所以人人都应平等享受文化创造的成果。但是这在阶级剥削社会中并不存在,文化创造的成果只被极少数人享有。人创造文化是为了文化为自身服务,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是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域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探究了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果实这一现实问题,而这些努力都是以社会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为基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方向和目标是,在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二)社会形态的价值完善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状况来看,已经是社会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发展的精神追求,二者之间出现的不平衡就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小康水平,随之而转变的是人们的需要从单一变成了多向需求的水平,人们已经开始向精神方面追求满足,在现在社会中‘文化共享已经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模式,在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满足情况来说,通过这个模式可以完成物质文化地提供。”[6]
在现在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并且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情况来看,文化共享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这在一定程度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也有帮助。从中国梦与文化共享之间的关系来看,是相互重合的。首先,中国梦的微观定义上,就是每个国人的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强大,而这些与文化共享的原则内容是重合的,是在我们实现了美好生活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心世界的强大,让精神与物质平衡起来,这就是富足精神生活的概念。
四、结语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对物质财富过度依赖的“拜物教”,实用主义思潮使其忽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但这些消极的社会思潮挡不住亿万中华儿女前进的脚步,对精神财富追求的浪潮应运而生。“文化共享”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文化共享”的实现有利于各族人民增强文化认同感,是社會发展的必经阶段。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它已经向精神文化的方向转变,这不仅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还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动力。所以,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人类的文明进程、人类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共享,它是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2]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3]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5] 俞吾金.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复旦学报,2006,(5):6-7.
[6] 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