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儿童文化自信

2020-12-01王晓霞

青年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儿童阅读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王晓霞

摘 要:2019年,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图老专家回信中指出“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安徽省太湖县,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教育,阅读氛围好,如何从小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以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儿童,让儿童在阅读中树立文化自信,至关重要。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儿童阅读;文化自信

我国是文化大国,既有丰富的古籍,又有海量的现代纸本文化与数字化资源。这些历史瑰宝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厚实底蕴,成为公共文化发展的基础资源。图书馆具有推动这些资源“活起来”的社会责任。近些年来,图书馆不断创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数字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太湖县级公共图书馆,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推广儿童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与体验,滋养民族心灵,从小培育儿童的文化自信。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我们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文化自信”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意识力量,而是靠文化修养的不断加深,靠纯净心灵提供的坚实基础,靠对民族文化真谛的深刻认识,靠对中华优秀传统心灵契合,才能最终固化为文化自信。一旦这种自信在心灵中搭建起来,就会变成一种坚不可摧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力量,成为坚如磐石的精神堡垒。如何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托,是图书馆人的新课题、新使命、新任务。

2019年,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国图老专家回信中指出“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儿童读者在县级图书馆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如何在阅读中引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分必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第二十七条中就包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图老专家的回信中强调了图书馆在传承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社会职能和工作职责,图书馆通过服务读者的内容和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不仅是人们阅读学习、获取知识的场所,同时承载着社会交往、情感体验、文化休闲等重要功能,承担着“提供个人创造力和创造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个人和社会创新发展,保存、传承和推广地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儿童成长中,公共图书馆如何在阅读、社会实践中切实有效地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本文以太湖县图书馆为例进行论述。

一、具体做法

目前,我馆儿童持证读者(小学生为主)有1.2万余人。少儿阅读推广实践活动每月四次。遇到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则与节日结合,围绕相关专题开展。我馆的传统文化阅读实践推广活动有手工、绘画、剪纸、讲故事等。根据持证读者,成立一个微信家长群,由专人负责。每期活动提前在群里公告,本着每个小读者都有机会参加的原则,以自愿报名为主,一期人数限制在30人左右。例如,端午节到了,这期儿童阅读与实践活动主题就是有关端午节的内容。可以分幼儿组与小学组。由家长陪同。活动开始,进行传统知识普及,内容是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人文典故等,让孩子们学习,然后进行有奖答题。接着就是包粽子,分成几组,按名次有奖励。粽子包好了,在单位幼儿园食堂蒸好,带小读者一起去养老院,为养老院的爷爷奶奶献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有现场歌舞表演等。

养老院的老人,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孩子不在身边;有的是孩子太忙无法照顾。在传统佳节之际,他们最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当我馆的儿童读者为他们送去亲手包的粽子,老人们在养老院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自然十分高兴。这些阅读与实践活动,无疑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悠久传统文化;同时,在实践中,学会尊老爱幼,热爱生活,提高动手能力,提高社會参与能力,既拓展了视野,又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互动能力和培育儿童尊老爱幼的美德。

二、县级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阅读的现状

目前县级图书馆在儿童阅读与实践活动中的现状有优势,也有不足。

(一)优势

图书馆具有公众信任优势。公众信任并依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县级图书馆也不例外。我馆每次举办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群里通知一发,家长就带孩子踊跃参加,人数爆满。第二是信息优势。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平台,各种信息相对灵通及时,而且较全面。读者查询信息,获取资料,十分方便。第三是空间优势。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大众场所,适合开展各种传统文化阅读。小型的沙龙式儿童阅读实践,可以在少儿阅览室进行;大规模的,可以在多功能厅举办,各种软硬件配套齐全。第四是服务优势。图书馆本身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从人员素养,职能特长、设备配套等,都适合举办传统文化阅读实践活动。第五是群体优势。图书馆是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单位。在我县,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许多读者乐意走进图书馆。有的自己没时间看书,也要挤时间带孩子来图书馆看书,从小培养阅读情操。所以举办相关活动,读者这个群体就是资源。阅读活动内容切实可行,小读者都十分配合。

(二)不足

其一,观念目的不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情怀。如果不热爱图书馆这份工作,那么开展的活动多半是走形式,收效甚微。活动的目的不明确,活动的结果不去追踪,做一次,丢一次。其二,人才匮乏。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部门。读者工作,没有一定的综合素养的馆员,很难胜任。其三,主题单一,缺乏系统性。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开展了一定时间后,就没有新意,基本是原来的活动重复,激发不了儿童读者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次一批人,下次换成另一批人,活动零乱无序。孩子参加一次行,不参加也行,没有系统性。同时,图书馆的这项活动开展也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最后只能是形式的东西大于内容的需求,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四,经验不足。相比较而言,县级公共图书馆,要推广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许多业务还在摸索中进行。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总结。

三、突破现状,制订相应的策略

针对县级图书馆目前的现状,如何突破这些不足?

(一)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有利条件

积极主动响应党中央号召,做好图书馆儿童读者对传统优秀文化阅读的实践活动,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阅读实践活动要有多样性:比如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童谣和诗歌朗读,促使孩子热爱学习,确保孩子们能够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通过孩子们在一起做手工实践的活动,强调孩子作为个体在集体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培养孩子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强调轮流交替、听从指令、懂得感恩、树立自信心等;通过观看视频与图片,使孩子了解并加深对本地、祖国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学习本地的传统风俗习惯,由家文化到家乡文化全面普及。

太湖县是著名现代诗人朱湘故里、杰出宗教领袖赵朴初故乡。曾有“一门五进士,十里两状元”的佳话流传,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用本地传统优秀文化薰陶孩子,让孩子全面系统了解本地的地方文化,然后以点带面,向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二)重视人才培养挖掘,不断创新

对儿童传统文化的阅读实践活动的推广,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活动,甚至可以做出县级图书馆的品牌项目。那么要在人才引进、培养上重视,要由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人负责。如果受到编制的限制,或者县级馆无法引进相应的人才,可以寻求与相关部门合作,如典型的家庭,擅长传统美食的、教子有方的、孝敬老人的等;在某一方面有造诣的本地著名人物,如书画家、作家、学者等;充分利用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读者参與积极性。

美国女作家艾米丽·布赫瓦尔德曾说:“孩子是父母腿上天生的读者。”还可以充分调动父母的积极性,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家族独特的历史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家文化的阅读与推广。这是传统文化阅读的延伸,又是家文化的传承。同时,适当邀请这方面的名家开展讲座,让我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断开阔儿童对传统文化阅读的眼界,提高全民参与度与地方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品牌意识。

(三)积累经验,自我完善

开展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实践,活动不在多而在精,要有质量,有系统性。每一次活动,目的、主题明确,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后续工作进一步总结,补缺补差,不断完善。真正把地方、中华五千年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与在馆的儿童读者的阅读联系起来,让孩子在阅读实践中,全面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增加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之材。

四、结语

作为“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阅读习惯”的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主动出击,立足家庭,以点带面,放眼国家和世界,全面系统地开展,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与联系,从儿童做起,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儿童阅读实践活动,让孩子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与实践活动在全社会生根发芽,使儿童亲子阅读推广活动为构建全民阅读社会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书香社会”早日实现,提高传统文化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陈传夫.坚守初心 不负重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5):13-14.

[2]李致忠.学习总书记得信的初步体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5):8.

[3]饶权.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经验与转型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5):23-24.

猜你喜欢

儿童阅读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以观影寻觅儿童阅读初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以绘本为起步,打开阅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