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梦下当代中国精神的形塑与建构

2020-12-01李颜悦

青年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基本内涵重要作用

李颜悦

摘 要:我国正逐渐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而为了推进社会发展、凝聚人心,只有共筑中国梦才能够使得中国人更加具有民族情结,并且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力量。本文主要围绕中国梦角度下中国精神的形塑与建构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中国精神的内涵,然后分析优化中国精神结构的途径,最后提出中国梦下彰显中国精神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精神;形塑建构;重要作用;基本内涵

中国精神本身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也是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由于国家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中国梦不仅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精神的顶层设计,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只有在中国梦的影响下,加强对中国精神的构建,才能够真正弘扬中国的精神,实现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中国梦的建设,充分彰显出我国的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概念内涵分析

中国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一系列“中国”概念相连,具有丰富内涵。但核心内涵即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时代环境下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新时代的元素,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永远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构成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

中国精神的内涵相对较为丰富,而且寓意比较深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传承历史上的规约

中国具有上下5 000年的灿烂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价值取向和规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其精神和内涵是不变的,这些精神元素不仅能够全面推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且能够体现出中国的艰苦发展历史,因此在落实中国精神时必须要进一步恪守历史的传承规约,才能够弘扬主旋律、唱响正能量,加强对传统精神元素的继承,同时也是与中国梦相契合的。

(二)不断充实新的精神内涵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过程当中,既要传承中国梦,也要保持共同奋斗的状态,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落实中国精神是必须要进一步培育现实的生成根基,能够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精神记忆,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所以中国精神内涵比较丰富,但是需要进一步培育现实生成的根基,才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一步创新中国精神,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或发展。

(三)中国精神具有包容的特征,要不断创新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不仅文化地域深厚,而且宽厚包容、兼收并蓄,所以中国精神的内容更是博大精深的。在中国梦的指导之下,我国不仅要进一步创新中国精神,另外也绝不可以妄自尊大、妄自菲薄,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观察世界文化的发展,要全面冷静的分析国际形势,整体谋划和布置中国精神的内涵以及发展,如此才能够在世界文化脚步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调整中国精神的前行步伐。

二、中国精神的构建

在中国梦的影响下中国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在构建中国精神时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神

中国梦对中国精神具有高度概括的作用,不仅能够总结我国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应对现实问题的一个整体预判。在推进中国梦、中国精神的构建过程当中,必须要秉承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始终是主旋律,也是我国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构建中国精神的时候也必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为重要的基础。

(二)要进一步充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相关内容

在进行中国精神的建构过程当中要进一步充实内容,尤其是要充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精神结构的主体内容。中国梦作为我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内容相对深刻,能够集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内容上的更新换代,才能够使中国人更加具有民族情结,能够永不止步进行探索,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全面发展。

(三)要丰富表现形式

进行中国精神的建构需要具备丰富的载体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才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构成了中國精神的外围,能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内涵,展示出中国整体的精神变貌。例如在抗战时期抗战精神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雷锋精神则是一种言行一致、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在推进中国梦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民族精神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够实现对中国精神的有效发展。

三、中国精神的特征分析

中国精神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民群众为载体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因此中国精神也需要人民群众来实现,只有以人民群众为载体,才能够使得中国精神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体现出的特征之一是以人民群众为主要的承载者,中国梦作为人们的共同理想,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中国精神也是人们在精神领域上的一种目标和预想,是以人民群众为承载主体的一种精神内涵。

(二)要以政治认同感为根本目标

中国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些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落实中国精神是以政治认同感为前提,只有坚持爱国主义,才能够使得民众以国家利益为重,能够在应对外国文化入侵的过程中坚守中国梦坚守中国精神。

(三)以开放包容为品性

中国地大物博,而且文化底蕴相对深厚,同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因此中国精神也以开放包容为基本特征,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特征具有差异性。中国梦本身蕴含着开放包容的内涵,中国梦和中国精神也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精神的传承既要体现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也要结合时代世界的舞台国际社会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创新中国精神的内容,才能够体现出中国精神的多样化。

四、中国梦视域下中国精神的价值分析

中国价值精神不仅能够在各个阶段日益壮大,而且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助于中华儿女团结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实现蓬勃发展。因此中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凝聚的价值

中国精神是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凝聚的一种精神氛围,不仅可以使得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而且也能够实现对多种思想观念的整合,所以中国精神具有凝聚的价值在于能够使得全民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因此中国精神是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等社会成员的凝聚起来的。在中国梦实现的进程当中,只有坚持中国精神的凝聚作用,才能够使得中华儿女具有正确的目标导向,全面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的幸福。

(二)具有强大的激励价值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中国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物质力文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从而推进中国不断向前。在实现中国精神的凝聚力量时,不仅激发了民族内部人员的主动力和创新力,也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及昂扬的精神面貌为国家发展提供不不竭的动力。

(三)具有一定的支撑价值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儿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也是一种文化的精髓,体现的是我国崇尚,并且高大的精神品质,也是对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抽象总结。因此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支撑价值。中国精神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并且也是时代精神的表现,只有全面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够提高人们践行中国社会的一系列举措和战略部署,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当中。

五、结语

中国精神内涵相对较为丰富,在中国梦的视域下,中国精神不仅要恪守历史的传承规约,同时也要借鉴国际的相关标准。在优化中国精神结构的过程当中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要进一步充实相关的内容,并且丰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才能够彰显出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不仅以人民群众为承载主体,同时也以政治认同为根本目标,也以开放包容为基本的品性,因此在推进中国精神形塑和建构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进一步凝聚中国梦的实现价值,从而引领中国精神产生激励作用,最后通过利用艰辛的历程来进一步完善中国精神的支撐价值。

参考文献:

[1]温静.中国梦视域下当代中国精神的形塑与建构[J].教学与研究,2018(1):54-61.

[2]储常胜.“中国梦”视阈下中文典籍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9(9):75-76.

[3]冯晓阳.实现中国梦视域下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50-55.

[4]李涛.“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J].人文杂志,2019(9):105-112.

[5]曾燕波.“中国梦”建构中的青年发展与青年责任[J].当代青年研究,2018(1):9-14.

[6]高建民,孙兆刚.形塑与创新: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的建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9):74-75.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基本内涵重要作用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