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廉洁文化建设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2020-12-01冯晓敏邓黎颜

青年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医学生

冯晓敏 邓黎颜

摘 要:要培育恪守医德、医术精湛的当代良医,不仅需要加强临床技能培训,而且需要切实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本文将立足国内一般医学本科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廉洁文化建设对医学教育的意义,总结医学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特点和医学生廉洁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初步路径,以期为医学院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教育;廉洁文化建设

一、引言

医学院校因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在如何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培养既有高超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当代良医的问题上受到广泛关注。高超医术可以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步获得,培养高尚医德则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思想引领和底线教育,探索具有实践价值的廉洁文化建设之路。

二、廉洁文化建设对医学教育的意义

首先,建设好廉洁文化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医学教育既关系人民健康,又关乎国家战略。医学院校要立德树人,就要立医德、树医才。医德既包括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优良传统,精勤不倦、苦心钻研的严谨作风,又包括不图钱财、清廉正直的高尚品格。因此,医学院校必须以法纪教育托底,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思政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医德引领,培育出明底线、知敬畏、尚廉洁、善医术的医护人才。

其次,涵养好廉洁文化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士的必要条件。

医学各专业就业相关性普遍较高,医学生多数都将成长为未来的医护人员,担负救死扶伤的重任。但药商、器械商等的请托行贿屡禁不绝,身处其中的医护人员若没有坚定的法纪意识和廉洁意识,就很难保证能够始终拒绝以医谋私的强大诱惑。因此,涵养廉洁文化是医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功课,唯有如此,医学生才能逐步成长为合格医士。

再次,引领好廉洁文化是医学教师传道授业职责的必须部分。

医学教师直接承担对医学生的教学引导职责,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具有天然的引领作用。当前,参差不齐的信息与文化在高校中不断传播与渗透,其中不乏枉顾社会责任和道德的个人利益至上论、金钱万能论等,思想影响极其恶劣。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在三观塑造定型的关键时期,医学教师有责任引导好思想观念,尤其是要坚定廉洁观念和为民宗旨,在医学生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三、医学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主阵地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当前阶段,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正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其中“思政课程”担负着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思政理论课正在加强改进,越来越注重理论问题与医学发展相结合,鼓励应用医学道德与伦理案例进行阐释,医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接受和喜爱程度不断提升。相较于“第二课堂”、临床专业课等,思政理论课仍然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医学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不足

由于专业课程庞大的数量和知识容量,医学生不得不花费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学习。医学院校思政理论课相较于医学专业课的“边缘化”现象改变不明显、专业课程“思政味”严重不足、其他课程“分量轻、特色弱”,吸引不到学生兴趣的情况依然明显[3]。同时,在推动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过程中,思政理论课教师指导、引导不够,有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所教课程与思政教育无关,非常困惑如何在其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导致多数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较为欠缺,未能有效发挥协同效果。

(三)社会实践实习中思政引领较弱

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医学生有一半或更多的时间花在社会实践和临床实习上,而实践实习一般都是以技能学习和训练为主,少有专门投入开展思政教育的案例。但已有研究证明,一方面大部分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认知,坚决反对和抵制违背医德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在实习和行医过程中不能坚定医德意志,存在收红包、拿回扣等行为,不能做到知行统一[4]。

四、医学生廉洁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理论课中的廉洁文化内容较为浅显

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思政理论课中廉洁文化相关内容多被学生给出“单调”“无趣”等评价[5],概因教师多为仅从历史、廉政法规的相关规定等角度出发进行解释廉洁文化,不够深刻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对廉洁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关规定出台的背景和原因不甚了解。此外,医学生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在繁重的专业课程面前对与专业关联性不强的课程关注较少。在此基础上,新时代的医学生更加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对课程内容有更强的独立判断能力,同时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等较突出的问题,若思政理论课中廉洁文化相关内容仍旧过于浅显,则始终无法有效吸引医学生认真投入学习与思考。

(二)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形式不够灵活

医学院校廉洁文化教育形式与大部分高校一致,思政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对思政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很多思政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将廉洁文化知识或相关廉政规定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没有结合医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思考拓展课堂讲授之外的形式方法。多数辅导员也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无法切实在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上下足功夫,导致即便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也难免流于形式。

(三)具有丰富廉洁文化素养的师资力量较为欠缺

医学院校普遍更重视医学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思政相关的专业教师无论在引进人才力度还是后续培养方面都相对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在读医学生越来越多,但思政教师及辅导员队伍的增长速度远远无法满足學生人数增长带来的需求。同时,部分教师本身即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廉洁要求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更加不能深刻理解廉洁文化的价值与理念,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五、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初步路径

(一)巩固发展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及思政理论课已有成效

各医学院校党委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已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例如,领导干部带头讲授党课、专题组织开展廉洁知识竞赛、廉政文化建设征文比赛,定期发放廉政书报杂志、组织学习警示教育案例、在校园内结合实际布置廉洁宣讲标语等,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在思政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已出现一些极具医学特色的思政教学模式,得到了医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引导医学生树立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坚守。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院校还应继续推动思政理论课程改革,优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廉洁元素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深化廉洁元素融入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探索

每一门医学专业课几乎都包含着对生命意义、医学伦理的思考,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敬畏生命、关怀患者等医德要求。从更深层次来看,其实是要求医者坚守本心,以救死扶伤、促进人民健康为己任,反对以医谋私、向患者谋利。可见,很多课程都可以推而广之进行廉洁文化的对比和引导。医学院校应梳理一批医学专业课程,深度挖掘其中的廉洁元素,如在《人体解剖学》《病理学》中借助器官机能分工和病变过程,勉励医学生克制贪欲,牢记法纪底线红线。

(三)加强社会实践实习的思政引领

在社会实践和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真正开始对毕业后的从医实践进行演练,平时的课堂教学成果和思政教育影响也可以得到检验。及时发现并纠正医学生医德意志不坚定、廉洁意识不牢固的思想和行为,相当于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对医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例如,充分利用学校或地方文化资源,在校风学风医风中融入廉洁品格的熏陶;发挥好学生社团活动作用,注意培养法纪意识和医德观念,引导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临床实习期间,辅导员应与带习教师或实习科室加强联系,时刻掌握医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劝诫纠正,同时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開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3]方建宏,刘群英.良医培育的路径:把医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38-241.

[4]李明珠,赵祥坤,周顺鑫.“90后”医学生医德教育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5(3):98-100.

[5]石玉婷.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医学生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