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体感知”环节教学策略

2020-12-01鄢希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整体感知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整体感知是语文阅读的首道关卡,提升学生精准的整体感知能力,有助于为后面的学习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至关重要,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实施好整体感知教学环节。本文从整体感知的内涵出发,结合教学实例,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即:明确整体感知的教学意图、把握整体感知的教学内容、树立整体感知的两意识、注重整体感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体感知;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1-0050-03

【本文著录格式】鄢希.初中语文“整体感知”环节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31):50-52.

引言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在学科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教学方法,尤其是阅读部分的教学方法备受争议。近年来,阅读教学一直在不断改革创新,尝试让语文“活”起来,然而,仍然有许多接受了十多年语文学习的学生在拿到文章时还是无法把握文章内容,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传授了零碎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整体意识、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文学作品是由言、象、意构成的整体,阅读、分析文学作品时也应当从整体出发,只有从整体上宏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情感,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作品内容。

一、“整体感知”的内涵

一方面,从阅读层面上看,“整体感知”是指阅读者在读完某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受,是对文本内容总体的领悟,也是阅读者的初步理解以及对要点的宏观把握。我们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认知、筛选、阐释、组合、评价及运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若整体感知能力有所欠缺,那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跟不上。如果学生对课文没有进行整体感知,那么后面的理解、分析、交流就可能变得支离破碎,对文章也只是一知半解,最后偏离文章中心。文学作品不是字、词、句、段的简单堆砌,而是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体,例如详略关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文思路、思想感情、主题观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甚至是揣摩一定语境下的字词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另一方面,从教学层面上看,阅读教学要从整体把握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即经历“整体—局部—整体”三个阶段。“整体感知”作为阅读教学环节,实际上是指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整体感知不仅是学生阅读学习的起点,而且还是学生个体的阅读活动,它包括感知文章结构、内容、语言、作者情感等等。从一个角度来看,整体感知并不等于教师的感知,教师的阅读体验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这就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整体感知也不直接等于学生的感知,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可以放任自流、不做要求、不做指导或者只是提出空泛的要求或指导,否则将陷入整体感知的误区。所以当学生在进行整体感知时,教师要做好精心的指导,安排检查和及时反馈,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而达到预设目的。

二、“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整体感知的教学意图

课标中对于“整体感知”的界定始于1992年,当时的重心在“整”字上,只要求学生对课文粗读,其基础还是建立在分析课文上,目的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应从哪里入手的问题。随着整体感知教学的不断深入,这个概念在2000年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的重点在于反对肢解课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诵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又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则更有针对性,它力图纠正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弊端,避免肢解课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学界认为整体感知的教学意图有三:一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阅读心理发展过程总是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回归到整体上,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顺应读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对文本有初步的直觉感受;二是使学生与文本发生对话,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充分交流,从而揣摩作者的意图、观点、情感,品味语言,理解文本内涵,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三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只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把握后,才能开始字词、段落的精析,否则不仅使学生不能理解文意,反而扼杀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在综合课标和学界专家的教学意图上,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的感受、感悟、鉴赏、批评能力,尤其是语感的积累和培养。

(二)把握整体感知的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一要把握题目与文章的关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解题入手,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二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由内容决定,明白了作者的谋篇布局,也就进一步了解了文章的中心;三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讲解小说时,要弄明白人物、情节、主题,讲解记叙文时,要关注六因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四要把握文章的人物关系,尤其是阅读小说或者记叙文时,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文章内容;五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文学作品源于作者的思考与感悟,作者对写作对象的情感倾向是赞美还是讽刺,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主题至关重要;六要把握文章的语言,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它的设置,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時,不仅能品出作者的感情,还能积累语感,提高语文能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的《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金钱关系,作者对菲利普夫妇是厌恶之情,对于勒则是同情,然后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

(三)树立整体感知的两意识

一要树立整体意识。“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例,每一篇作品,作者所塑造的都是完整的形象,表达的都是完整的思想观点,其各种因素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换一个角度看,就教材而言,每一本教材都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教材里的每个单元,单元里的每篇课文都是为这个系统服务的子系统。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在处理教材时,切勿过多在字、词、句、段上多花功夫,避免肢解课文,要从教材整体出发理解文章并制订教学计划。

例如在讲解诗词单元时,就可以先疏通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了解各个时代诗歌的相互联系,再结合具体篇目讲解。在讲解诗歌时又可以先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这样学生对此诗的写作意图有了初步把握,就不难理解诗歌背后蕴藏的意义。曾经看过一位老师上《黄河颂》特别好,她结合《黄河大合唱》、黄河的图片及录像以及各种抗战活动进行讲解,一下子就突出了黄河的象征意义。还有的教材选文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是一部小说的节选,例如九年级的《香菱学诗》《智取生辰纲》等。讲解这类节选文,如果费尽心思地讲解课文,那么学生对于古典名著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把节选的文章放入原著中去分析,结合原著的思想情感,那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原著也有了初步了解,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要树立文体意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不仅会因读者不同而不同,也会因阅读对象——文本体裁不同而不同,因为不同体裁的文本样式表达方式不同,承载的内容不同,所以其作用、目的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搞清楚这篇课文的文体及特点,再相应地设计教学,真正对症下药。

例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要想整体把握记叙文,就要搞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要捕捉文章线索,有的以物为线索,有的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二要提炼信息,抓住能概括一段内容的重要语句从而概括全文内容,最后加上作者的思想情感归纳文章主旨。再如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是作者对某一问题发表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教师在讲解议论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即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开头,如九年级的《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的出现在标题里,如九年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有的需要全文分析后得出论点。又如说明文是阐明事理的文章,要整体把握说明文就要弄明白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通过说明方法和说明性的语言分析对象,从而获得知识。

(四)注重整体感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诵读法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阅读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诵读,通过对文章的诵读,学生可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妙、意蕴之深、情感之切、风格之新、手法之巧,并且教師声情并茂的朗读会把学生引入文章之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自己诵读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同时也培养了语感,提升了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文字背后的内涵就更易理解和把握。不过诵读也要建立在文体的基础之上,对于经典的美文和古诗词,当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作者的心境,而对于实用类文章,如说明文则不需要带入过多的情感。有味的诵读要建立在对文章的理解基础之上,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分析写作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为诵读奠定情感基调,如我在讲解《蒹葭》时,会先从秋天的寂寥出发,从诗人充满希望的追寻讲到追而不得的失望,最后再到即使追而不得也锲而不舍的乐观,将这一情感线索理出来后,学生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再结合朗读指导,读出语气、读准语调,在诵读中穿越古今,在诵读中与作者对话。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诵读。例如在讲解《安塞腰鼓》时,如果没有亲眼感受,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是难以感受安塞腰鼓的生命力的,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学生在聆听鼓声之热烈、观看舞蹈之忘情后就会一下子进入文中的情境,迸发朗读的激情,感受文字的温度。除了多媒体,教师范读时的动作、神态,都可以帮助课文创设情境。

2.复述文章法

复述文章法就是指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大概内容表达出来。复述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尤其是在讲解记叙文或者小说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例如王崧舟老师在讲解《普罗米修斯》时,他提问:“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篇课文浏览一遍,找一找,在这个故事里,写了哪几个神,用波浪线画下来。”然后他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神分别做了什么,分别概括,这样就串联起了整个神话故事,理清了课文脉络,最后再请同学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的回答不仅全面准确,而且通顺简洁。

3.抓关键部分法

“一篇适合整体感知的文章,定然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抓住这些‘点‘线‘面,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所以,要抓住关键部分,包括字、词、句等,再前后联系,从而贯通全文。例如王崧舟老师在讲解《慈母情深》时,紧扣“龟裂”“攥”正音并理解词语,再引导学生想象龟裂的手是怎样的,看过心情又是如何,最后回到“鼻子一酸”,便抓住全文的感情基调。

4.变换题目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也相当于文章的眼睛。通过文章题目这一教学资源,可以要求学生变换题目,或换,或扩充,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准确把握。因为另拟标题一定要建立在感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并以高度凝练的字词概括出来,学生变换题目,也就感知了主要内容、体悟了思想感情。例如宁鸿彬老师讲解九年级课文《变色龙》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自读完课文后,为课文另拟标题,学生给出了《两面人》《变化多端的人》《见风使舵的人》等答案。这道题看似简单,实际锻炼了学生对主人公形象进行整体感知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参考文献

[1]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谭小平.见树木,更要见森林──谈语文教学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J].宁夏教育,1994(11).

[3]谭彦坤.提升整体感知能力,优化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3(17).

[4]王铁青,朱丹蓉.“整体感知”的艺术设计——王崧舟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2(26).

[5]刘竹君.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误用和适用[J].中学语文,2010(1).

作者简介:鄢希,女,1996年生,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整体感知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探索
运用“四步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