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寿光地区大棚黄瓜生产技术与更新

2020-12-01潘子龙郑同华潘子祥宋国祥韩文坛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寿光砧木黄瓜

潘子龙 郑同华 潘子祥 宋国祥 韩文坛

寿光蔬菜产业引领了全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是国内最早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设施蔬菜种植的有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十几个种类,几百个品种,黄瓜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发展,寿光的黄瓜生产与种植技术进行了持续地更新演变。

大棚黄瓜种植面积与产量演变

黄瓜是寿光发展大棚蔬菜中种植最早和最主要的品种之一。在食俗上北方人喜欢吃“凉拌菜”,尤其喜欢以黄瓜为主要食材,但原来在冬季根本见不到黄瓜。因此发展设施蔬菜后,种植作物首选黄瓜,再加上黄瓜相对耐低温,适合冬季设施栽培。寿光大棚黄瓜最早的种植时间在1985年前后,农民利用薄膜建造大棚种植黄瓜,冬季需要烧煤供暖,即使如此黄瓜采收也只能在初冬结束。大棚黄瓜深冬种植成功应追溯到1989年[1],当时寿光三元朱村王乐义建造了17个冬暖式大棚(即日光温室,以下简称“大棚”),全部种植黄瓜,春节期间上市,深受消费者欢迎,平均每个棚收入2万多元。其后茄子、番茄、辣椒等作物种植技术相继突破,随黄瓜之后发展起来。

寿光在发展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黄瓜种植面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直到2005年前后番茄面积与之持平。1990~2000年寿光黄瓜面积由几百亩面积发展到8万亩(5333.3 hm2)左右,面积呈直线上升,2000~2020年期间平缓增加至10万亩(6666.7 hm2),包括复种面积。

黄瓜越冬茬的产量由最初的5000 kg/667 m2左右提高至20000 kg/667 m2左右。1997年寿光农民方奎祥采用大棚进行越冬茬黄瓜栽培,产量达到30000 kg/667 m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测产)。目前大棚黄瓜多为春秋两茬循环种植,每茬产量约8000 kg/667 m2。按照10万亩(含复种,6666.7 hm2)计算,总产量约8亿kg左右[2]。

大棚黄瓜种植茬口更新与演变

寿光大棚黄瓜最初的种植茬口为越冬茬,即每年的10月上旬定植,翌年6月初拔园,生长周期达8个月,所以产量可以达到2万 kg/667 m2或以上。在生产实践中菜农发现短茬口种植模式效益更好,既发挥了黄瓜生长前期产量集中、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高产、商品性好的优势,又可以克服后期管理成本高、商品性下降、产量不集中的劣势。菜农会根据采购商需求选择不同栽培方式,侧重于冬季效益的选择秋冬茬和早春茬,秋冬茬9月中旬~翌年2月上旬,早春茬2月上旬~6月上旬;侧重于春季效益的选择秋延茬和冬春茬,秋延茬8月下旬~12月下旬,冬春茬1月上旬~6月上旬。多茬口短季节栽培模式一是避开深冬低温寡照、病害重产量低的时间段;二是解决了黄瓜生长期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减少管理难度;再是多茬种植的黄瓜商品性好,受到经销商的青睐。

现在寿光黄瓜的种植茬口总体还可分为越冬、早春、秋延3个茬口,但越冬茬面积占黄瓜总面积的比例不足10%,秋延和早春两个茬口种植面积占黄瓜总面积的90%。近年来,黄瓜的定植时间跨度越来越宽,比如秋茬黄瓜原来集中9月上旬定植,现在扩展到8月中旬~9月下旬,变集中定植为相对分散种植,采收期和上市期也相对分散,更有利于市场的供应。

寿光水果黄瓜生产区,采用常年多茬口循环种植,已经没有固定茬口,一般在3茬或以上。水果黄瓜的面积约1万亩(666.7 hm2),占黄瓜面积的10%以上。

大棚黄瓜育苗技术更新与演变

寿光大棚蔬菜作物中,黄瓜是最早采用嫁接技术的作物。自1989年新型冬暖式大棚产生,种植越冬茬黄瓜,就进行了嫁接育苗,当时采用黑籽南瓜(云南)做砧木,利用黑籽南瓜根系发达、抗寒、抗重茬的特点,采用“靠接”方法,即嫁接后同时保留砧木和接穗的叶片根系,待完全愈合后再断掉接穗根系,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在当时情况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2000年工厂化育苗开始发展,开始采用“贴接”方式,砧木和接穗分别斜切后贴合在一起,砧木保留1片子叶,接穗根系去掉,利用砧木根系生长,这种方法适应穴盘育苗,很快推广。2010年前后开始采用“顶接”的方法,在砧木子叶期用牙签去掉生长点,并插一个“孔洞”,把接穗(子叶期)插入“孔洞”,愈合后即完成嫁接过程,这个方法适合穴盘育苗并操作简便,一直延续至今。

黄瓜嫁接技术在砧木的选择方面也进行了不断更替。自1989年一直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后根系发达,耐寒性提高,耐线虫能力增强; 2005年前后逐步采用了杂交白籽南瓜作砧木,除保留黑籽南瓜砧木的优点外,瓜条色泽油亮,商品性提高;2010年前后推广杂交黄籽南瓜砧木,很快普及。

黄瓜嫁接苗原来只是用于冬季越冬茬口黄瓜种植,目前無论哪个茬口(季节)全部采用嫁接苗。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更新与演变

寿光大棚黄瓜种植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大棚土壤培肥技术

最初土壤培肥主要是使用大量新鲜鸡粪(10 m3/667 m2),夏季采用半地下坑式覆盖薄膜发酵,然后施入大棚。鸡粪在大棚中当年基本矿化分解,自2005年前后开始使用稻壳粪(鸡鸭垫栏),稻壳矿化分解慢,对土壤起到很好的松暄改良作用,现在普遍使用。在追施肥料方面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逐步过渡到使用高钾肥料、注重增施钙镁肥、中微量元素、微生物菌肥。

大棚土壤熏蒸消毒技术

土壤消毒从最初的使用溴甲烷、溴乙烷过渡到使用以棉隆、威百亩为主的化学农药,氰氨化钙(“庄伯伯”)和有机肥混施后在夏季“高温闷棚”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另外目前正在推广利用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等生物菌进行大棚土壤生物消毒。

通过上述措施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直到现在寿光多数大棚一直延续连作种植。

水肥方式的更新与演变

最初的追肥方式采用在大棚沟渠内直接溶解固体化学肥料,然后随水漫灌施肥,每次浇水都带化肥,不浇“白水”;冬季一般小水勤浇,春秋大水灌溉。20世纪90年代寿光五台乡曾推广过以色列滴灌技术,采用一定区域内集中供应水肥的方式,但这种技术不适合农户的分散种植。2005年开始在单个大棚安装独立滴灌设备,此后大棚滴灌技术推广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大棚滴灌安装率达到95%以上。伴随滴灌的推广,施肥方式和肥料种类也发生了变化,由随水灌溉施肥转变为滴灌施肥,由固体肥料转变“水溶性”液体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用。

整枝技术仍旧延续

整枝技术仍旧延续,没有根本变化。大棚黄瓜仍然采用吊蔓种植,单蔓生长结瓜,及时落蔓去除老叶。植株吊蔓高度(叶片数量)普遍提高,一方面因为大棚高度增加,再是菜农认识到增加叶片数量可以提高产量的道理。

种植密度仍旧延续

黄瓜定植密度为3500株/667 m2,比前些年略有降低,变化不大,不同季节略有不同。

黄瓜品种的演变

寿光最初种植的品种有‘天津密刺‘新泰(山东)密刺‘长春密刺3个类型,后‘天津密刺逐步占领市场。2000年前后杂交品种占领市场,主要品种以天津的‘津春‘津绿系列为主。其后品种不断优化,其丰产性、抗病抗逆性、商品性越来越好,品种还是以天津系列为主体。2015年开始推广黄瓜全雌杂交种,目前已成为市场主流品种。品种演变过程中,瓜条颜色由原来的绿色到深绿色,有蜡粉到无蜡粉,无光泽到色泽油亮,刺瘤由大到小、由稀到密,商品性大幅度提高。

水果黄瓜(无刺小黄瓜)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外观颜色形状多样化。2000年前后基本是国外品种为主,现在以国内品种为主。

黄瓜产品的市场走向与演变

寿光黄瓜产品主要生产季节为每年的10月~翌年5月,原来主要销往地为东北三省大中城市和北京等地。现在销售市场发生明显变化,延伸和涵盖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市场。

寿光黄瓜生产趋势分析

种植茬口会随着工厂化育苗的普及、黄瓜苗期短上市快的特點以及大棚冬季保温性能提高等因素不断变化,黄瓜定植期会越来越分散,最终会达不分茬口、常年种植的状况,会更有利于市场供需和价格稳定。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会处于一个平缓阶段,不会有大的波动。种植效益和价格会处于一个平缓增高的趋势,主要是伴随人工成本的提高而增高。栽培技术、新品种、新型生产资料随着科技发展会不断持续更新。

参考文献

[1] 潘子龙,刘立功,柴玉梅,等.寿光蔬菜产业发展20年[J].中国蔬菜,2001(2):58-60.

[2] 何启伟,王晓群,王永强,等.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与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蔬菜,2000(5):8-12.

*项目支持:环渤海暖温带区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 (2016YFD0201006)。

作者简介:潘子龙(1956-),男,山东寿光人,农技推广研究员,现任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总农艺师,主研方向为蔬菜栽培。

[引用信息]潘子龙,郑同华,潘子祥,等.山东寿光地区大棚黄瓜生产技术与更新[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5):21-23.

猜你喜欢

寿光砧木黄瓜
黄瓜
金琥仙人球的繁殖方法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凉拌黄瓜
我学会了做凉拌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