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某工程施工阶段方案优化的应用研究
2020-12-01罗茂颖
罗茂颖,张 驰,刘 冬
(四川师范大学 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1 工程概况
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是OPPO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重点工程,建成后计划承担OPPO生产任务的1/3,是OPPO集团体现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门户,同时是OPPO数万员工工作及生活的乐园。项目规划建筑用地面积约1 521.32亩(1亩≈666.67 m2),总建筑面积约127万 m2,分两期实施。
2 BIM技术必要性及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2.1 BIM技术必要性
本项目工程体量大、占地广、工期较短,计划从桩基施工到具备生产设备搬迁条件仅13个月;项目面积大,安全管理点多面广,安全保障难度极大;涉及参建单位多,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单位、总包单位、设计单位等9家单位。BIM技术可解决专业配合不够、施工配合不协调、设计考虑不深入、图纸质量不高等问题,大大减小返工和修改的问题,可实现节约项目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有效提高项目各参与方的交流和沟通,合理安排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对比,解决项目原施工图纸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并进行深化设计。
2.2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为保证BIM能够在本项目中有条不紊的开展,保证成果质量,做到每一个成果都有依据、可追溯。制定BIM实施流程见图1,确保BIM工作的顺利开展。
图1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图
3 施工阶段BIM应用方案
根据OPPO智能生态园项目特点,基于设计阶段提供的二维施工图,重点研究施工管理阶段的BIM 体系建立、现场总平面布置、碰撞检查、机电深化设计、施工方案对比分析等,实现基于BIM技术应用的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阶段,基于BIM技术协同各参与单位(总承包、分包、监理、质检等),达到高效沟通、减少变更、提质增效的目标。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采用Revit、Fuzor、Lumion等软件进行 BIM 技术应用。针对项目技术难点,主要从场地规划管理、管线综合优化、各专业之间及专业内部碰撞检查、施工方案对比、可视化模型展示等方面进行应用。
3.1 施工场地布置
在项目开始前,对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修施工阶段的场地布置进行虚拟建模,提前对场地布置进行优化。进行施工临建布置、塔式起重机运行空间分析、重型起重机等设备行走路线优化、钢筋等材料临时堆放区布置、现场人员安全分析等,合理安排施工总平面,为总包、分包等参建单位协同创造必要条件,充分考虑绿色施工和降低成本要求,用 BIM 三维模型体现现场临建的位置与空间变化场地模型见图2。
(a)基础施工阶段
(b)装饰施工阶段
(c)主体施工阶段图2 各阶段的施工场地模型
3.2 综合管线优化
1)机电管线综合。依据设计院提供的机电蓝图、土建总包提供土建模型、业主提供各区净高要求,在满足机电管道、设备便于安装、便于检修,不改变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对机电模型进行搭建,并进行优化。由于业主对美观要求高,所有管道不能明露,且大部分室内均不设置吊顶,增大了管线综合调整难度。
2)二次结构碰撞与洞口预留。由于本项目管道密集,成排管道宽度大、数量多,与二次结构碰撞较多,为避免管道与二次结构碰撞,对机电管线优化时充分考虑结构柱、圈梁、门窗过梁位置,提前优化管道走向或调整二次结构位置,避免碰撞。
将已排布完成的机电管线综合模型与砌体模型整合,检查机电管道与墙体的碰撞,提前预留单根、成排水管、风管、桥架的洞口位置,并在砌体模型中生成预留洞口,出具纸质版图纸进行报审。
3)支吊架优化设计。根据综合管线排布情况,布置综合支吊架模型,利用受力分析软件进行三维综合支吊架受力计算,验算其是否符合力学要求,根据受力计算书数据对三维综合支吊架规格进行调整。确定支吊架规格后,依据支吊架布置规范进行布点设计,并导出支吊架预制图纸,指导现场施工。
3.3 施工方案对比
利用BIM进行施工方案对比,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案对比更加清晰、准确。如图3所示,优化4根DN450的空调水管与排烟风管交叉,方案1为风管上翻、空调水管下翻,避开碰撞,此方案虽然节省车间净高空间,但空调水管翻弯过多,管道焊缝增加20多处,增大漏水风险,增加施工难度且增加成本;方案2为水管不翻弯,风管下翻走管道下部,此方案虽然局部净高略有降低,但是减少焊接管焊缝,又方便施工。最终综合考虑选择方案2进行施工。
(a)方案1
(b)方案2
(c)现场实际安装情况图3 施工方案对比
3.4 室外管网深化设计
根据设计图纸搭建室外管网模型、场地模型,提出设计问题。地形模型搭建时,由于地形与等高线之间水平距离不一致,分包单位难以保证电气、给水管道等未提供安装高度管道的覆土高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利用CIVIL 3D搭建场地模型,通过模型、图纸指导施工。
完成室外多专业模型搭建后,通过整合室外地形、机电、各子项模型综合,发现多专业碰撞问题,通过BIM模型辅助确认方案,最终由设计进行回复确认,BIM工程师再对模型进行更新。本项目室外管网优化的主要内容为:①将所有管件转换成标准件;②所有构件满足覆土高度;③调整管道之间碰撞,保证安全距离,并充分考虑挖机施工空间,挖土、填土区域,便于现场施工。完成室外管网调整后,进行室外管网出图,并报项管审查。为便于现场施工,所出图纸在所有井位、管件处均有坐标标注,便于现场开挖。
3.5 吊装方案模拟
利用Revit建立三维主体结构和待吊装设备模型,并导入Fuzor中进行施工模拟,根据初步施工方案确定行车路线及吊车站点进行匹配,通过观察周边结构的干涉及作业车辆的行走路线模拟情况,对作业车辆的工作范围及吊车站点的部署进行合理性调整,同时将最终的吊装方案进行动画交底至现场操作人员,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
4 经济效益分析
在二次砌体预留洞口方面,本工程共计需开洞数量大致为1 060个,则后期开洞则需花费约为10.6万元,其中不包括构造柱与管道碰撞对构造柱重新进行调整的费用。
外墙复合板埋件与结构件碰撞,按照传统方式施工,需要对第一步工序进行返工拆除、重新施工,仅外墙复合板与其他部分碰撞问题,共计节约30.02万元(见表1)。
表1 复合板碰撞经济效益分析表
经综合估算,本工程应用BIM技术共缩短工期65 d,直接节约成本达2 330万元(见图4),并有典型性和可示范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4 经济效益分析表
5 结 语
本次项目作为重庆市渝北区政府重点项目,通过BIM技术将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精细化管理手段进行提升,为BIM技术在其他项目中的应用起到引导作用,使区域建筑业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企业创建标准,培养人才,对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ID:0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