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统编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呈现

2020-12-01王志平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习题中华教材

王志平(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从选文看,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我们需要经典,因为经典积淀了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它不断启示着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与之相对应,教材在课后习题的设置上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后习题中的呈现

(一)形式各异,灵活多变

课后习题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设置,题目形式多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的“积累拓展”第三题:“下面是三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朗读这些诗歌,说说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首诗歌分别是杜牧的《秋夕》、李商隐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这是以对比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不同诗歌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学习关于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相关知识。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中国石拱桥》的“积累拓展”第五题,通过出示相关材料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课文中没有的卢沟桥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我国的传统建筑有更多了解。再如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的“积累拓展”第五题,以文言文常识积累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后习题中的呈现有许多形式。这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人可能会把它局限于古代诗词或文言文。赵景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朝晚期(清朝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覆灭)以前在中国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古典文化体系。”[2]这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不只是包含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还包括中国古典建筑、古代名人故事等等,是一个宏观的文化体系。

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文篇目的占比有所增加,很多现代文篇目也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课后习题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本设置不同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用最朴素的语言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散步》一课的“思考探究”第二题,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训练语句分析能力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递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美德,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古代所传承下来的还是现代所呈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贴近生活,感同身受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的设置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将自己代入进去,得到切身的感受。如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背影》的“思考探究”第一题,在解释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时,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还能从中知道父亲不买其他水果,偏偏买橘子的原因:作者朱自清是浙江绍兴人,在绍兴语言中“橘”和“吉”音似,橘子有“吉利”的意思,所以父亲给儿子买橘子,是希望儿子能够“一路平安”,里面饱含着父亲对儿子最好的祝福。这里,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父亲的爱,还能透过题目的分析了解到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学习到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又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思考探究”第一题,要求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课文所写的几件事。这不仅能考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所表现出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习俗,感受到各地的民风民俗和各样的生活方式。再如九年级下册第九课《鱼我所欲也》的“拓展延伸”第四题,让学生列举“舍身取义”的事迹,并说说自己如何理解“舍生取义”这种做法。还有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的“积累拓展”第五题,问的是如何看待作者的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这类问看法、观点的题,都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说明自己的看法、感受。课后习题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借助课后习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中蕴含着很多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这一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实现课后资源整体开发

教材资源具有开放性,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课后习题相对于课文内容来说,更是一个开放、灵活的系统。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习题,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如前文所举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的课后第三题,列举了杜牧的《秋夕》、李商隐的《七夕》和秦观的《鹊桥仙》三首诗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所传递出来的情感。这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可以将这道题放进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七夕这个传统佳节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在教材中,课后习题是助读系统,不能跟课文系统割裂。语文教学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整合,实现对语文教材资源的整体开发,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能力本位转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学习应从知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这个转化的过程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语言、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课后习题的学习需要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深入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程序、方法等。比如在小学学习《女娲补天》这一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教材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对照《风俗通》中的记载,看看文章主要添了哪些内容、作了哪些删减,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对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1)两文的比较,是为了突出作者的想象力还是为了对照两文的异同?(2)自主阅读,找找其中想象的异同;(3)将找到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相关结论;(4)组织语言,在班级里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这样一系列引导,可以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究,不仅学到有关女娲造人这一中国古代神话的知识,而且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唤醒自主学习意识

课后习题作为教材助学系统的一个部分,是落实“力求使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自学的学本”[3]这一编写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针对课后习题的特点,多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以活动为媒介,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如八年级上册第十八课《苏州园林》的“积累拓展”第五题,要求比较曹雪芹《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园林、苏州园林以及西方和欧洲古典园林的特点。面对这一题目,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交流会或一场辩论赛,并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如一组学生去找大观园的园林特点,一组学生去找苏州园林的特点,一组学生去找西方和欧洲古典园林的特点,进而站在不同的立场进行辩论。或者每一组都将三个园林体系的特点找到,并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对各种园林的体系有所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猜你喜欢

习题中华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