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三部曲”
2020-12-01
沿着济南市东部的港九路南行,进入美丽的桃花岭地带,群山环绕间,五栋七层高的居民楼格外显眼。这就是芦南村。谈到现在的居住环境,70岁的郭圣英笑得合不拢嘴:“你看看,这街上多干净,原来是住在泥巴窝里,现在幸幸福福过日子,可舒坦了。”
15年前的芦南村,还是港沟镇最偏、最穷的小山村。全村160户、近500口人,村民主要以打工、养殖、卖山货为主,人均年收入不到两千元,村里仅倒塌无法居住的旧院落就有近百座。这与十几里地以外尤其是经十路沿线的村庄相比,似乎是两个天地。2005年初,新一届党支部班子成立之后,芦南村奏响了山村巨变的“三部曲”。
“守好”绿水青山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的无序放牧、乱采乱挖山石,导致芦南村植被破坏严重、山体裸露。村支书贾虎平语重心长地对班子成员说:“芦南村再这样下去,我们将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2005年前后,芦南村采用经济补偿、友好协商的方式,关停了村内十几个采石场和石灰窑。紧接着,村“两委”又认真细致地做通了几十个养殖户的思想工作,禁止牛、羊上山,对以养羊为生的老人,按月发放生活补贴。
2005年春天,芦南村家家户户出义工,一百余号人向着几里外的荒山出发了。有的年轻妇女肩挑两个筐,一头坐着尚不会走路的孩子,一头放着树苗和干粮。男女老少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通过连打三年山体绿化突击战和每年不间断地补种,共种下100多万棵树苗。十几年来,芦南村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十几个拦河坝、水库。
今日的芦南,山上郁郁葱葱,山间碧波粼粼,千年古刹云台寺钟声悠扬。芦南村的老百姓都说:“现在看看,当初不让开山放羊还真就对了。”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没想到,济南近郊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202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来芦南村云台寺郊野公园的游客络绎不绝,纷纷赞叹。2016年,芦南村云台寺郊野公园被列为济南市第一批郊野公园,项目投资1.3亿元。2019年10月23日,以芦南村为核心的云台山田园综合体项目获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立项批复,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两年建设完成。
依托古村落、古树打造旅游观光休闲疗养基地,依托幽静狭长的山峪打造高品质微度假区,依托玉漏泉、青龙泉等泉水资源,打造名泉瀑布观赏园区。一步一步,芦南村扎实地做着地道的“山水文章”。“郊野公园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就是把芦南的‘看点’变成‘卖点’。”眼望绿水青山,村党支部委员王茂军的话语里透着满满的自信。
不忘共享发展
“绿水青山是芦南村祖祖辈辈勤苦耕耘的见证,每一个芦南人都应该分享乡村振兴的成果。”贾虎平时刻不忘共享发展的理念。
芦南村积极探索创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就是党支部始终起把握方向和领导、组织群众的作用;合作社保证集体和村民固定收益;企业对集体资源进行开发,村民按照经营所得享受分红。仅2017年,就对村民进行6次专项培训,合作社吸纳300人就业,基本解决了劳动力安置问题。
从2007年起,芦南村就实行村民退休制度,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退休金。现在75岁以上老人每天中午可到幸福院免费就餐。2013年5月,芦南村村民告别旧村,入住配备电梯、统一安装太阳能和天然气的楼房;从2016年起,芦南村合作社实行全民供养制度,村民每人每月领取生活保障金,每年领取面粉、大米及资源收益金。百岁老人刘玉英,没有上过学,如今每天都学习写字,写得最多的是“共产党万岁”“共产党好”,老人说:“是共产党领导得好,我才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才能活这么大年纪呀!”
在芦南村,党支部相信群众,群众认可党支部。这种密切关系带来了蔚然成风的文明和谐:不论是春天义务植树,还是冬天清理积雪,无需发动,群众都抢着干;每年春节后的村民大会,500多人认真聆听村支书汇报工作,会场安静有序;元宵节,小山村锣鼓喧天,热热闹闹;老人节,60岁以上老人在村委会大院聚餐,班子成员挨个给老人敬茶……芦南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家园”“山东省文明示范村”。
山水文章“三部曲”也促成了芦南村的“三变”——村庄变社区、农业变产业、村民变股民。“三变”之下,芦南村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这条路,还在延伸;这条路,也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