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新年穿新衣

2020-12-01尚新革

兵团工运 2020年2期
关键词:布票姊妹新衣

□尚新革

周一上班,同事到我办公室来,见我电脑桌上摆放着一盆叶色浓绿光泽的绿萝,便忍不住拿起手工刀剪断了两枝,边剪便问道:“唉,你说奇怪吧,现在条件好了,春节穿新衣服的习惯倒没了?是吧!”同事的一番话让我楞了下,仔细想想还真是。

我的童年时代,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质极度匮乏,啥都需要凭票供应。买粮要粮票,打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扯布要布票,就连称一斤白糖都要凭票供应……只有钱而没有票是买不到的。

平时的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补丁连补丁。那年月,每个人一年才发几尺布票,攒到年底,布票变成了黑色、蓝色、红色的棉布、灯芯绒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笨手笨脚的妈妈也得首先想到给孩子们缝身新衣服。

小时候,最盼望的是过年。过年可以放鞭炮,可以穿新衣、新鞋,还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各种美食。除了好吃的和好玩的,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是每年除夕夜,我们姊妹四人睡下后,母亲和父亲就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新鞋子,悉心地帮我们套在棉衣和棉裤外,叠得整整齐齐摆放到我们床头。

儿时,父母在煤矿上班,虽说都拿着工资,但除了养活我们姊妹四个,还要经常给远在河南老家的爷爷奶奶汇钱,工资不多,养活一家人显然是有些吃力。可无论怎么算计怎么省,过年时四个孩子每人一身新衣服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那时候的新衣服家长都不舍得买成品,都是母亲做的。母亲心灵手巧,能裁善剪;母亲锦上添花,喜描爱绣。于是,我们的衣服,都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新衣服和新鞋子,姊妹四个人欢天喜地穿戴整齐,踏着咯吱作响的积雪,挨家挨户地开心拜年,让我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未来充满着自信和期盼。

记得10岁那年春节,我得到的新衣是一件红色金丝线的小褂,罩棉袄穿的。立领上母亲镶了一道细细的彩虹边儿,左胸前是母亲精心刺绣的一大朵黄色牵牛花。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还没到年初一,就偷偷穿在身上跑到同学家去显摆啦。后来母亲给我们准备的新年服装越来越新颖、时尚,也让我们在人前人后都充满着自豪和幸福感。

为了节约开支,心灵手巧的母亲不仅自学裁剪,自学制衣,母亲做布鞋的手艺尤其好。她不仅纳的鞋底快,针脚细密、均匀,她做的鞋面还挺括、精致,穿着舒适又合脚。每次穿着母亲做的鞋子出门,都会受到左邻右舍的夸奖。邻居家男孩的母亲手部患有残疾,不能纳鞋底做针线,母亲便不顾劳累,还挤出时间为邻居家的孩子做布鞋,直到今天小男孩穿新鞋时那张开心的笑脸还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就是在这样的新年里,我一天天地长大着,终于离父母越来越远,也离这矿区的年越来越远。

都说记忆是层滤镜,留下的都是美好。而我,却总是那么固执,记得过去的温馨,也记得过去的那贫瘠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贫瘠,才显得过年的那点期盼至为美好吧。

很多年后,当我结婚生子,我才明白了母亲和父亲的用心良苦。他们用每年为我们准备更好的新年服装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们言传身教:每一年都要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征程和挑战,用自己的勤劳和奋斗,为家人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为此我也像母亲一样,每一年都为老公和孩子准备新年服装,每年除夕我都会将新衣服和新鞋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到孩子床头。同时,坚持每年提高服饰的品位和档次。

一个“年”,又一个“年”,串起人的一生。而今,母亲已离开我15年了,静静的深夜,母亲挑灯为我们缝制新衣的背影,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母亲那一针一线中饱含着她对子女的挚爱深情和殷切期望,温馨、亲情、感动,让你一想起母亲,就会感到美好的时光如同就在昨天,使疲惫的身心即刻得到歇憩,使蒙尘的心灵迅速得到洗涤,就会永远对生活充满热爱!

“为着光阴不再虚度,为了活得不再卑微。哪怕日渐老去,也要像植物一样努力生长!不断向上!向上!”这是我们良好的家风,也是母亲的初衷。

今年,我一定要去商场选购一套服装,来犒劳一年来辛苦的自己,不为别的,只为迎接新的征程和挑战!□

猜你喜欢

布票姊妹新衣
China
布票话今昔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上海诗叶》征稿启事(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姊妹集)
挑新衣
初春,为肌肤换新衣
布票
魅影姊妹:银幕女星的跨时空对话与“间离方法”
哪些布票有“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