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德育培养的价值维度
——基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考察

2020-12-01

现代交际 2020年22期
关键词:自然界本质马克思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德”字在汉语中被解释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的品德是思想、政治、道德的总和。“德育”则是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它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认为,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之人性是实现了还是异化了。德育的对象是人,做好德育工作需要研究“人的问题”。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正是揭示人的思想在社会关系、现实实践活动中的形成和发展,这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基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考察可以看出,德育作为培养人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实际上应当具有三个价值维度,即社会化维度、实践维度及历史维度。基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探讨德育培养的重要性,阐释其价值维度,对新时代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化维度: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愿景

关于德育培养的社会化维度,这里不仅说的是德育的工作开展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还表达了德育培养的对象也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并发展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德育的社会化维度,使德育工作能够认识与把握教育对象的社会环境,并进行有效的培养。

德育的社会化维度是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考察得来的。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并表示“在其现实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18。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18。费尔巴哈把人看作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把人的本质看作一种抽象的人类个体的共同体,他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1]18。但是,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这种现实的本质,即人类在历史实践活动进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把人看作“现实的个人”,而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18。他反对抽象地看待人的本质,要求考察人不能离开社会的现实,必须把人看作一定社会条件的现实人,是在特定环境中活动的人,是受社会现实生活条件制约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不以人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人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199,也就是说人与国家、社会是统一的,人具有人的本质和社会本质,二者是辩证存在关系。人的本质存在离不开人的社会本质,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的生命活动状态,这也就是人的个性和共性在现实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德育工作的行为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社会性。德育培养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只有从现实社会出发,清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使德育的价值得到体现。马克思曾断言,“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2]199,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只能通过对象性的活动表现出来,这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一直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只有在社会中,人的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活动。德育从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中探求人的全面发展,它关注德育对象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德育对象的参与度,使人的实践成为积极向上的、被人所需的活动。当然,德育按照一定社会标准培养人,它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只能从现实生活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培育人,使人朝着一个自由而全面的状态发展,它遵循人的类本质,使德育活动成为人本身自主的活动。

二、实践维度: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主题

人的本质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的价值主题,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德育的实践维度是“以人为本”的。德育是以“人为主要对象,做人的思想工作,提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理应以人为本”[3]169。这不单单说德育培养的对象是人,而且德育工作实践的对象也是人,通过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的价值主题。

马克思断言,人与动物的不同是人能够通过意识、劳动去实践自己想要的,人的实践活动有两种价值尺度,人的类本质同其他物一样作为人本身实践的对象。人从自然界中汲取营养,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272。人通过实践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得以持续生存,他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自然界密切相关。在理论层面上,自然界“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272,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经过人的加工成为人的精神食粮,如文学作品;从实践层面来看,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食物、燃料、衣着、住房等等)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自然界作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存在,即“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272。自然界也有自身存在的规律,但是它通过实践与人统一起来。

实践性是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强调通过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认为人正是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来不断改变自身的。人的本质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具有辩证统一,最终是通过人的社会属性统一起来的。作为现实活动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人的自然性也是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的自然。“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2]301。“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2]202

实践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在实践中生产的各种物品要直接的体现人的本质,而且是作为人的本质的享受、乐趣和需要而存在,体现个人的个性特点、个人的生命表现而存在。这也就是说,德育培养是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既肯定每个人天生所处的环境,又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遵循人的类本质的自然性。因而,德育作为影响人思想的工作,要认识和了解德育对象的需要、动机,进而追寻德育对象的目的。德育工作要取得主动权就要做在德育对象的前面,要有预见性。

三、历史维度: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价值使命

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是素质化德育培养的一个价值使命,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单单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人的思想健康发展也在其考察范围之内。德育对培养人的品质、使人的思想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对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障素质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

德育的对象是人,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对“人的问题”进行研究,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正是揭示人的思想在社会关系、现实实践活动中的形成和发展,这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时,曾断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由于其现实性和历史性,它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野蛮时期,人还没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因而人的本质以一个最初的萌芽形式呈现;在资本主义时期,人的本质以异化的形式存在,人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呈现;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人本质的部分获得和人的异化相存,这个阶段最为复杂;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真正解放,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实现。无论人的本质在不同的时期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但人的本质始终是使人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实践不断得到确证。

人本质的外在表现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不断得到确证,不断进行完善,实现人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中德育的培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人的本身通过外在的方式使人的本质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得到确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变,德育对象的思维、意识不断发展,因而德育要紧跟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遵循人本质的发展,实现人的实践与人的类本质相一致。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人之现实实践活动中,人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兴趣进行实践,使人的活动成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曾提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对自己生命活动的理解和把握,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是自己的实践对象。在素质化德育的培养中,德育的本质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是自我发现、自我认知和探索真理及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因而遵循人的“类本质”对人进行教育,培养自律、全面健康的对象,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德育具有历史维度,它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基于马克思的人本质来考察德育的价值维度,可以得出,德育的历史维度探讨的不仅仅是德育的工作具有历史的不同表达性,其培养的人之自我认知和发展也具有历史的发展阶段。因而,进行德育培养时,需要紧跟时代、社会、人之思维和意识在不同年龄增长时期的发展;要把握人的历史发展变化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对象,关注德育对象思想和行动的变化,创造性地联系实际进行相应的教导,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的同时,进而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教育要现代化,教育要使人民满意,就应当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出发考察教育的内涵,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素质、有担当的现代化人才。德育作为培养人性的一种实践活动,以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思想、品质进行道德教育,它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基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考察可以得出,德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方式、手段具有三个价值维度,即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愿景的社会化维度、实践以人为本的实践维度及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历史维度。教育的对象是人,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对“人的问题”进行研究,而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正是揭示人的思想在社会关系、现实实践活动中的形成和发展,这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为德育培养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来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出正确的价值指向。习总书记谈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品质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手段,对人的思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要与“人的本质”思想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猜你喜欢

自然界本质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设计的本质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