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交通邮政:『敌人是完全奈何他们不得』

2020-12-01吴同

湘潮(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特委瑞金苏区

★吴同

“一九三〇年二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工农通讯信社’,总社设在瑞金,并在粤东和闽西各县设有分支机构。二月二十四日,中央闽西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决议,不准国民党邮局局长借故辞退工人,工资要照邮政条例增加,十二月发双薪。一九三〇年 摘自红色中华。”在湖南红色档案馆,珍藏着一份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关于闽西邮政工作情况的报告摘录,寥寥百余字就将红色邮局的工作进行了简要概括,展现出与国民党邮政分庭抗礼的气概。早在1929年4月13日,毛泽东对于东固革命根据地能与白区通邮通商就给予了高度赞扬:“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的痛苦此间完全没有……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极密切,交通极方便,敌人是完全奈何他们不得。”

当时,苏区红色邮政的主要组织形式为苏区交通邮政。苏区交通邮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为适应军事斗争需要,以服务战争为主要目的的邮政组织。革命根据地普遍创办有交通邮政,担负起苏区党政军民的信件、包裹、文件、书报刊的传递任务。

1930年6月2日,中共赣西南特委专门发出《重视交通工作,建立赤色邮政》的通告,到10月中旬,交通邮政遍及全苏区,凡是“有党的地方,可通赤色邮政”。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部正式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统一领导苏区的邮政工作,下辖江西省、福建省、闽赣省、粤赣省、湘赣省、闽浙赣省6个省邮政管理局以及直辖瑞金县邮电局。为了适应军事斗争形势,1932年7月,内务部将原来的6条邮政干线扩展为15条特别快递线路,包括瑞金—胜利—兴国、瑞金—石城—广昌、瑞金—宁都、瑞金—于都—赣县等,充分体现了交通邮政为军事斗争服务的特点。

苏区交通邮政在发展自己交通线路的同时,依然利用原有的邮局和邮政系统,对外与白区保持通邮和信息联络。中共赣西南特委曾印发了一份赤色邮政“简章及工作大纲”交各级苏维埃政府执行。其中规定:苏区各地设有赤色邮局、站,“自用专差运送邮件”。苏区内中华邮局照常营业,转递赤色邮件。“赤色邮件可通苏区内外,江西省内可寄至北部九江、南部南康、东南部安远,省外可达福建漳州、广东东南沿海五华。”由此可以推断,苏区交通邮政存在“一区两邮”的特殊情况,这里既有苏区邮局,也有中华邮局,两者信件不仅可以互相转递,还可以寄往白区。

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推动苏区交通邮政业务不断扩大。除了保证党政军的需求外,苏区交通邮政也面向苏区人民开展邮政服务,如平信、挂号、包裹等,投递种类齐全,且邮资较中华邮局要少,逐渐取得人民的信任。为减轻红军战士及其家属的负担,各苏区在制订邮政章程或工作条例时,均明确规定红军战士及其家属免费邮寄信件及包裹,并刻有专用的免费邮戳。后来,又将免费邮戳改为“红军家信免贴邮票”字样。部队中团部以上设有“红军信柜”,保证了前方战士与后方家属之间的信息联络,既解除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又能使红军家属安心生产,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这个优良传统如今还在沿用,各部队义务兵的信件可以得到免费邮寄,体现了各级人民政府对人民子弟兵的关怀,对于维护军民团结和双拥共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区交通邮政的建立及发展,为苏区党、政、军和群众邮递信件、包裹、报刊提供了方便,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特委瑞金苏区
苏区精神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顽皮的云
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
滕代远领导湘鄂赣边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