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宠儿》心理学解读
2020-12-01岳姣彤吉林农业大学
岳姣彤(吉林农业大学)
1993年,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小说家之一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美国首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在莫利森的诸多作品中,震撼力强烈的作品就是《宠儿》,该小说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对塞斯怀孕独自由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往俄亥俄的辛辛那提避难经历进行了讲述。由此,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情境,更给我们带来诸多心理学启示。
一、女性心理学分析
精神分析学包含较多分支,女性心理学属于其中之一。对女性心理学而言,其重要的领导人物就是德国的卡伦·霍妮,她希望从男性的文明与男性社会的文化暗示中将女性解放出来,主张女性应当对自身的天性给予正确认知,期盼女性能够促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真正发展,从女性心理学认知女性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展有关的重新建构活动。
关于“身份”的含义,大体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从狭义方面说,特别与个性的特点就是身份,是个人与他人本质差异的区别所在。从广义方面说,身份指的是性质相同、能够关联个人与他人或群体、范畴显著的共同特点。身份除了个人使用之外,也对所有群体或机构适用。从女性心理学出发,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后结构理论主义是“身份”的起源,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身份,指的是在自我意识觉醒时,女性可以将其对社会的归属感、存在感和认同感表现出来。在《宠儿》中,将面对双重边缘的社会环境,黑人女性坚持不懈追求文化身份系统表现了出来。
二、塞丝的女性受虐心理
立足于生物学性质与遗传因素,海伦娜·达伊奇对女性角色受虐情况作出了诠释。《宠儿》关于受虐心理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赛丝对于还魂宠儿的爱不具备理智性。18年前,由于母爱强烈,赛丝将宠儿杀死,由于爱过于强烈,18年的时间赛丝自始至终都在自责中度过。在她意识到18年后自己还魂的孩子正是宠儿时,对其的爱汹涌而来,难以停下。面对母爱与内疚,赛丝迷失自我,面对宠儿一再的折磨与索取,只是选择忍受并伴随左右。在心理学家桑达尔·郎多看来,为了防御女性生成受虐心理,希望可以利用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将恐惧、内疚或孤独的情感相处。这一系列不堪与困苦的经历激发了对赛丝潜意识的受虐心理。在发生无法收场的惨剧之后,其内心充满内疚与恐惧,希望利用对宠儿折磨的忍受可以实现心灵的救赎。然而该方式极具危险性,宠儿的离去将一切结束,赛丝可以对内心从容面对,身份重构活动完成。
三、宠儿对爱的神经质需求
在弗洛伊德看来,女性心理的独特地方就是害怕失去爱。正常的爱就是人们渴望爱,并对被爱给予喜欢与享受,爱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带给人幸福感。在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看来,神经质会明显提升爱的需求欲,部分不愉快患者心情所产生的起伏非常大。针对健康人而言,他人的爱和尊重至关重要,爱的神经质需求属于强迫行为。在《宠儿》中爱的神经质需求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还魂后宠儿的表现。在她看来,对自身的补偿就是对赛丝爱的无限索取。在初到124房的过程中,通过宠物似的迷恋行为将爱的神经质渴望体现出来。在共同生活中,感觉到自己被赛丝忽视后,想方设法将保罗·D赶走。对爱的不知足、没有能力去爱以及非常恐惧被拒绝,促使宠儿对爱的神经质需求非常强烈。在精神分析师看来,幼儿特征属于爱的神经质需求特点之一,该角色原本就是婴儿的还魂,作者非常精准地刻画了人物心理。
四、丹芙少女时期人格的异常变化
在对具有性格障碍的女性进行研究中,卡伦·霍妮将少女青春期人格的异常变化分成四种类型。青春期中,人格变化与童年生长环境会影响少女,并对其性格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宠儿》中丹芙是赛丝的小女儿,只有18岁,属于典型的黑人少女。以霍妮的理论为依据,关于其人格变化与第四种最为接近,即: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厌恶男性,并倾向同性恋。丹芙在被诅咒的闹鬼凶宅中长大,生活中只接触母亲与祖母。面对外人排斥的家庭与诡异的生活环境,促使其性格孤僻怪异,女婴的鬼魂是自己唯一的伙伴,并将其视为己有,甘心服务。由此可见,其人格变化中倾向同性恋,在保罗·D将宠儿赶走之后才真正醒悟过来。利用该角色作者希望告诉人们:黑人女性也具备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可以将邪恶与不公平打败。
《宠儿》控诉了奴隶社会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摧残,并对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精神给予了歌颂。因此《宠儿》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心理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