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12-01成祖斌刘正青于传军徐楠楠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蛋鸡鸡舍饲料

成祖斌,刘正青,于传军,徐楠楠

(淮安市淮阴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淮安 223001)

目前,中国与很多国家仍以笼养方式养殖蛋鸡,健康养殖观念尚比较淡薄,原因在于健康养殖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伴随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对畜禽肉制品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要求绿色、生态、无污染,这正符合健康养殖的理念。本文就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进行简单的论述。

1 畜禽健康养殖的概念

健康养殖这一概念最早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海水养殖业,如今成为畜禽养殖业最为热门的话题。健康养殖是根据养殖对象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并综合运用生态学、遗传学、动物行为学、营养学等不同学科理论,尽量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养殖环境,最大限度防范疫病发生,以确保养殖对象健康、人类健康,生产出安全畜禽产品的生产模式[1]。

根据健康养殖的概念可知,它具有四个特性,包括空间性、导向性、时间性、可操作性。空间性是指特定的养殖系统及所处的微生物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导向性是指“健康”,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针对从事养殖业的人员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也是为了确保养殖对象的健康安全,从而获得健康的畜禽产品。时间性的含义是该系统的存在是基于人的生产行为而形成的,一旦生产行为消失则该系统也会消失。可操作性是指可利用各种物化技术、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措施等方法构建相应的生产模式,其中,物化技术主要包括采用良种、机械设备、优质饲料、添加剂与药物等措施[2]。可见,就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而言,这属于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很多技术,包括品种繁育、鸡场建设、环境控制、营养配方、科学饲养、免疫防疫、鸡粪处理、产品加工等技术。

2 关于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现状

2.1 培养优良品种

中国蛋鸡培育品种主要包括京白蛋鸡与滨白蛋鸡,产量累计达到20 亿只。此外,中国也从其他国家引进了部分新品种蛋鸡,品种优良、产蛋量高。经过长期努力,利用生物分子技术与数量遗传等理论开展了一系列品种培养工作,部分品种已实现了本土的成功培养,且产蛋量也明显提高。这对未来蛋鸡品种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已有的自主品牌包括农大3 号和5 号、大午金凤、京粉系列等品种,性能也很好。但从目前来看蛋鸡品种存在的问题在于品种单一、种类少,极大制约了笼养蛋鸡的发展。

2.2 饲养方式

笼养蛋鸡就是将鸡放在笼子里养,从健康养殖层面而言,将母鸡长期关在笼子里面养殖,自由受到限制,无法自由活动易引发软骨病或不下蛋等问题。因此,急需改进当前笼养蛋鸡技术,以达到保护动物的目的。现在不少新型养鸡场会对笼子进行改进,增加蛋鸡的活动空间。而大部分传统的养鸡场仍采用老旧模式的通风加热系统,无法满足笼养蛋鸡的需求,鸡舍内空气流通差。

2.3 饲养环境的改进

所谓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必须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方能确保蛋鸡笼养的品质。比如,改造笼养蛋鸡的鸡舍,尽管鸡场很难采用散养模式,但可以优化养殖环境,增大蛋鸡活动空间,让每只蛋鸡能够左右活动。同时,改良整个鸡棚的通风状况,安装新型节能灯与节能加热装置,既能减少开支,也能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

环境管理技术虽然简单,但仍必须重视对笼养蛋鸡环境管理的优化。其中,因为蛋鸡排泄非常频繁,应重点抓好卫生管理。通常可在每层鸡笼下方安装可推塑料板,安装鸡粪承载箱,放在鸡笼后方,工作人员每天推竖直的长塑料板,将各层鸡笼下的塑料板上的鸡粪清理到鸡粪承载箱内,4~5 次/d,2 周清洗一次这些塑料板[3]。鸡笼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问题,如钢丝的焊接处断裂,此时应及时处理,避免钢丝伤害蛋鸡。

2.4 饲料的生产配置

饲料是否优质合理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饲料并非直接从外部购买就可以了,还应结合蛋鸡不同生长阶段来调配所需饲料。目前,国内鸡饲料的生产加工与营养配比等技术与理论已趋于完善,可根据笼养蛋鸡的品种与生长阶段来调配所需的饲料。若鸡饲料中带有较多的叶黄素,鸡蛋黄颜色就会深一些。对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也有助于确保蛋鸡的营养安全,提高鸡蛋品质,并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减少饲料中营养的浪费,提升营养使用效率。

2.5 疫病防控

对于笼养蛋鸡应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流程,并接种相关疫苗。定期监测蛋鸡的抗体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疫病,及时加以治疗。近年来禽流感频频出现,让不少国家的相关产业遭到了严重打击。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禽流感及常见疫病的疫苗研究,尽快研制出高效的疫苗。

3 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3.1 养殖环境监控体系的发展

为全面监控每只蛋鸡日常活动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日常监控。围绕笼养蛋鸡养殖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基于相关指标与标准构建养殖环境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参考动物行为特征理论进一步加强研究鸡舍环境调控技术,并制作对应数据库,安装蛋鸡养殖预警系统。完善监控网络体系,形成养殖数据的交互平台,以便全面掌控养殖环境的相关信息。此外,要大力研发推广能耗低、成本小的鸡舍降温技术与设施[4]。

3.2 饲料投喂技术

重视对蛋鸡摄食特点的研究,结合其摄食行为与相关生态特点研究科学投喂饲料模式,对自动投喂、智能控制投喂等技术要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加强研究基于补偿性生长原理的鸡蛋营养水平与风味优化方面的技术。将蛋鸡饲料生长转换效率、抗病性能、免疫性能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注意研发拥有自主产权的应激添加剂。

3.3 健康管理技术

当前国内农村地区蛋鸡养殖环境比较差、养殖规模小,防疫工作做的不到位。一方面要做好适用于蛋鸡养殖的长效防疫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细胞、器官、分子层面对蛋鸡抗氧化应激剂的量效、构效关系。通过加大研究力度尽量防止蛋鸡养殖过程中感染沙门氏菌的问题,从而提高蛋鸡养殖健康水平。根据新的养殖需求建立健全蛋鸡养殖场内外的相关卫生防疫制度,并制定环境标准。

3.4 健康养殖质控体系

影响笼养蛋鸡的生产性能与鸡蛋品质的因素除了环境因素,还包括应激因素、福利水平等因素。通过研究以上因素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明确控制点重要参数与控制值大小,构建专门的健康养殖控制标准[5]。为规范鸡蛋质量安全评价机制还应重点分析蛋鸡本身与生产过程中的特异性,以确定鸡蛋内有害物质的最高限量标准。同时,积极研究鸡蛋风味、品质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技术和方法,确定相关标准,搭建鸡蛋可追溯与产品质量信誉保证网络平台,确保鸡蛋安全。

3.5 清洁生产技术

研究鸡舍内相关有机、无机污染物、常见微生物的相关检测技术与定量确认检测技术。为动态监测鸡舍内外环境质量,应建立鸡场场区及附近环境土壤、水体、空气实时测定技术与动态监控技术,对鸡舍内环境状况实施动态监控。在分析鸡粪环境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养殖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等各环节间存在的联系,研发相应的控制技术。构建氨气等污染物的预测模型,重点研究有害气体的控制技术。比如,关于养殖中的气体净化技术,有害气体减排技术等,以尽量控制鸡粪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清洁化生产的目的。

3.6 健康养殖模式

研究采用不同养殖模式的效果,如蛋鸡的健康状态、鸡蛋品质与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探寻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鸡种特点,改善生产环境,优化饲养设备工艺,针对各种气候特征构建相应的科学养殖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尽量实现笼养蛋鸡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

4 结语

总之,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养殖正成为畜禽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健康养殖技术达到保护养殖对象与周边环境的目的,也能维护人类的健康。针对国内当前农村养殖现状,需要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变,从饲养环境、饲养技术、饲养方式、饲养品种、疫病防控等不同层面做好健康养殖工作,确保当前的笼养蛋鸡养殖活动更加科学合理,让笼养蛋鸡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蛋鸡鸡舍饲料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粤海饲料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