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牛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的紧急救治
2020-12-01王丽芹孟德文杨秋菊王涛
王丽芹,孟德文,杨秋菊,王涛
(1.磐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 132300;2.磐石市红旗岭畜牧兽医站吉林吉林 132311;3.磐石市牛心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吉林 13231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及蔓延。但是口蹄疫疫苗接种过程中,因动物体质、个体差异及免疫接种的方法等因素,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疫苗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牲畜死亡。不仅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饲养户对疫苗免疫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给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困扰。所以及时有效地对过敏牲畜进行救治,快速缓解过敏症状,使养殖户免受经济损失,自觉接受疫苗免疫,又能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 年4 月笔者开展春季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成功诊治了一例口蹄疫疫苗过敏牛,现详述如下,以供基层畜牧兽医和防疫人员借鉴和参考。
1 发病情况
2020 年4 月23 日早晨6 点左右,磐石市呼兰镇富贵村村级动物防疫员在该村进行牛口蹄疫苗免疫接种,疫苗的品种为牛口蹄疫O-A 型二联灭活疫苗,注射剂量为2mL。村民李某家的牛(16个月)在注射牛口蹄疫苗15min 后,出现异常症状。
2 临床症状
该牛出现眼脸肿胀、半睁着眼、浑身发抖,肩胛部和胯关节肌肉震颤明显,呼吸急促、气喘、流涎,乳房红肿、乳头发紫、阴道黏膜发紫,全身大汗淋漓,体温39.7℃、心率115 次/min。
3 诊断依据
由于该牛刚接种口蹄疫苗后出现的反应以及结合该病牛的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等可初步诊断为该牛是由于接种口蹄疫苗后发生的急性过敏反应。
4 治疗过程
1)肾上腺素:肌内注射3mL、皮下注射2mL,作用是强心、升血压,休克牛能迅速起来;然后再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0mL,抗组织胺药,全方位纠正过敏牛症状,使气管平滑肌恢复舒张,腺体平滑肌分泌正常,子宫平滑肌不紧张,血管通透性恢复(止血)。
2)5%葡萄糖50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抗皮质激素的作用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缩短病程,减少活化因素刺激;10%葡萄糖500mL+VC 50mL,静脉注射,VC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5%葡萄糖20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mL,静脉注射,钙制剂可抑制渗出,防止肺水肿。
3)安乃近:肌内注射30mL。
5 治疗效果
用药1h 后,该病牛呼吸慢慢变平稳,出汗量逐渐减少,病牛肌肉震颤减弱,但肩胛部和胯关节肌肉仍有震颤;4~6h 后,眼脸肿胀逐渐消失,眼睛能逐步睁开,乳头及阴道黏膜颜色慢慢变为正常;12h 后病牛所有过敏症状消失,该牛开始反刍,恢复食欲。次日跟踪回访,病牛痊愈,恢复正常。
6 讨论与小结
1)严格按照牛口蹄疫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及操作规程进行注射,同时检查疫苗有效期、物理性状、是否破损等,确保疫苗接种时要充分摇匀,在免疫接种前应将疫苗温度恢复到室温状态,因为冷藏保存的疫苗与动物体温温差较大,如若取出疫苗直接注射会增加对动物机体的冷应激反应,疫苗回温处理后可以减少对动物机体的冷应激反应,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少接种动物出现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疫苗经回温处理后,分子热运动更为活跃,更有利于疫苗的吸收,增强免疫效果[1]。
2)口蹄疫苗仅限用于接种健康牛。由于冬季农户散养牛饲养管理水平低,饲料营养单一,导致散养牛体质较差、膘情不佳、牛免疫力下降,抗应激反应能力很弱,所以在春季牛口蹄疫苗免疫接种时做到“三个必须”、“一个禁止”:被免牛必须临床检查健康;必须由包片防疫人员亲自免疫注射;发生过敏反应必须第一时间进行科学有效救治。禁止对病牛、体质廋弱牛及临产孕牛免疫注射。怀孕母牛免疫接种时必须进行免疫时,应注意保定,注射疫苗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影响胎儿,防止操作粗暴而导致流产,对漏免牛需要详细做好记录适时进行补针。
3)口蹄疫疫苗的过敏反应与牛自身的体质差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接种口蹄疫苗最好在早晨或上午12 点前进行,防疫人员必须随身配带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等过敏救治药品,接种疫苗后不要急于离开,要给畜主留下联系电话,务必叮嘱养牛户观察2h 以上。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病例,防疫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注射肾上腺素、异丙嗪等救治药品,并及时告知当地畜牧兽医站长,防止救治不及时或救治方法不科学导致过敏反应死亡。
4)在过敏救治过程中,不要随意加大肾上腺素的剂量,以免引起过敏牛的心率失常,表现为过早博动,心跳过速,甚至心室纤维性颤动,还可致心肌局部缺血、坏死,甚至死亡。地塞米松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但易引起流产,故孕畜禁用[2]。
5)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宜肌内注射而不要皮下注射,因肌内注射吸收快而完全,作用可立即显现;若皮下注射,因局部血管收缩吸收较慢,约6~15min 后才能起效,易错过最佳抢救时机[3]。
6)笔者在十多年的过敏救治过程中总结出,对于过敏症状不明显的牛或无过敏反应症状但接种疫苗后出现不爱吃草或不吃草、不反刍的牛,在应用常规的过敏救治药后未见好转,应立即采取对症治疗,如出现发热用一些解热镇痛的药,同时用开胃增食的药物,出现胀肚的用消化健胃药等,对于炎症较重的可以配合抗菌药物、脱敏药进行治疗。
7)对注射口蹄疫苗引发的过敏反应牛,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在过敏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科学用药对抢救成功尤为重要。大部分救治无效死亡的牲畜与用药时间的不及时、不科学、使用药品单一、没能采取综合救治措施有很大的关系。出现疫苗过敏症状后,可根据过敏病程发展程度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过敏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为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