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
2020-12-01常宗政
常宗政
(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6月,245页)
倭寇问题的研究,历来是明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受到中日韩等多国学者的高度关注。作为一股横行于14—16世纪东亚海域的武装劫掠与走私群体,倭寇的劫掠行径不仅对东亚国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更是向以明朝为核心的封贡体系发出了挑战,由此,东亚地区对“倭寇”这一群体的认知与记忆日渐脱离实像,被赋予更多民族与国家的内涵。针对此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中日韩三国的相关文献,通过对各类史料的比较与借鉴,从中国的视角出发,更加客观地对明代东亚秩序下的倭寇问题重新加以解读,并于2019年6月,由中华书局付梓其研究成果《“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
《“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一书从东亚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官方与民间两个维度的审视与考量,重厘“倭寇”与“国家”“朝贡贸易”及“民间私贸”的联系与区别。全书正文分为上下两篇,由八个章节附加一组笔谈构成。上篇围绕着“倭寇”认知与“倭寇”记忆展开,下篇则针对“倭寇”问题及其引发的东亚交涉铺陈。文末则收录东北师范大学东亚史团队成员关于万历“壬辰倭乱”的一组笔谈,进一步拓深其对“倭寇”问题的思考趋向。
上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以〈明实录〉中的相关语汇为中心》以《明实录》中的相关语汇为中心,具体考察明代官方语境当中对于“倭寇”的认识及其与“日本”之间的联系。此中,作者将相关语汇分为“官方正式外交语境中的语汇”“基于传统华夷观念下的语汇”以及“带有较强的憎蔑色彩的语汇”三类,通过对实录中三类语汇的计量分析与考察,分析“倭寇”与“日本”内涵关系的演变阶段:(1)洪武时期,明朝与日本国家交涉的开始与“倭寇”问题的提出;(2)永乐至正德时期,明朝与日本“封贡”关系的确立与明代官方“日本观”的演变;(3)嘉靖时期,“大倭寇”背景下明代官方意识领域中日本认知的潜在转化;(4)万历时期,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与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倭寇”等同于“日本”观念的转化。
第二章《嘉靖“倭患”与晚明士人的日本认知——以唐顺之及其〈日本刀歌〉为中心》则以晚明士人唐顺之及其《日本刀歌》为切入点,通过对唐顺之生平经历的叙述,揭示以唐顺之为代表的晚明士大夫群体在嘉靖“大倭寇”背景下对日本的认知转化。并通过对其《日本刀歌》的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的解读,还原晚明士人对战争实物“日本刀”的观感,借此体现士人由战争体验推演出对日本的认知,经由器物到精神最终落在精神培养环境的反向推演。而伴随在士人对刀剑情怀的反向推演,正折射出晚明士人经嘉靖“大倭寇”对日本认知的热情与囿于传统华夷之辩的矛盾心理。
第三章《倭寇: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虔台倭纂〉的形成为中心》围绕着《虔台倭纂》的形成过程展开,通过对其主要编纂者谢杰生平事迹的考察与该书作者群人物的梳理,进一步分析作为受“倭寇”影响较小的江西等内陆省份,经江西籍官员任职东南沿海的经历与体验,最终落于方志并由此形成内陆省份对“倭寇”与“日本”的认知。江西籍官员的抗倭事迹与地方治理政绩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认可,并受到地方志书编纂者的青睐,由此使得江西籍官员对于倭寇的“治理经验”上升为一种国家的“共有记忆”。其后,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由“地方经验”向“共有记忆”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各区域间的内在心理关联,而成为国家与民族共同体建构、维系的一个文化与精神纽带。
第四章《明末清初“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以南明隆武朝周崔芝乞师日本之争为中心》通过对明清鼎革之际周崔芝乞师日本之争的历史叙事,还原包括黄宗羲、朱舜水在内的南明士人在面对乞师时刻意回避“倭寇”这一颇令自身尴尬且又敏感的话题,进而几乎不约而同的对此选择了集体性的失忆并同时将日本塑造成一个“为文所化”的礼仪之邦。南明士人在对日“乞师”过程中,为缓解道德紧张感而进行的日本形象重塑,直接或间接地促发南明士人“华夷观念”的转化,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来的东亚思想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下篇亦由四章构成。第五章《禁倭与申交:明初对日交涉目的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围绕着“申交”与“禁倭”两方面铺陈洪武初期的对日交涉,通过将洪武建元对日本与他国所颁宣谕诏书进行文本对比与分析,推论洪武宣谕日本的目的在于“申交朝贡”,而“禁倭”则只是一种次要目的与辅助性手段。随后,作者运用大量篇幅阐释洪武三年对日诏书的叙述理路,通过对同时期中国向他国所颁诏书的排比与分析,点明朱元璋海外颁诏在于彰显其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并借此敦促诸国来朝的一种手段。其后,作者就“日本国王称臣入贡”展开叙事并对中方文献中关于“良怀”亲王名称误写背后所暗含的朱元璋对日本北朝申交入贡的期待发出省思。最后,作者进一步指出洪武初期对日交涉的种种行为“正是洪武君臣践行以‘王道政治’为基础的新型东亚区域秩序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微观侧面”。章末附有其学生年旭关于《〈云门一曲〉中赵秩遣使内容再探讨》的短文,通过对《云门一曲》的解读与分析,进一步探讨关于赵秩出使日本的种种问题。
第六章《“宁波之役”的隐情与东亚交涉——以明朝指挥袁琎被掳事件为中心》在稽核中、日、韩三方史料,以明朝指挥使袁琎被掳事件为中心,通过对宁波之役的处置经纬以及由此展开的东亚三国的政治交涉进行深入分析。此中,对于宁波争贡事件的处置,嘉靖帝前后处理方式的虎头蛇尾以及张璁、冯恩等官员奏疏中的种种隐情令人心生疑窦。其后,通过爬疏《宋素卿传》与《北窗琐语》这两部文献中与明代官方记录迥然分异的内容,进一步推论围绕“袁琎被掳”而开展的东亚三国交涉,最终导致“袁琎被掳”成为东亚各方共有的一种心照不宣的形象表述。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言:“基于自身利益需求,关涉的事件各方,都有意无意地选择了对东亚区域秩序体系的修复与维护。袁琎‘被掳’像的形成,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结果。”
第七章《“服远”与“治近”:嘉靖二十六年明廷的遣明使处置》将嘉靖二十六年明朝政府处置日本朝贡使节的问题置于“宁波之役”的延长线上,以浙江地方官员朱纨为中心,通过对嘉靖二十六年策彦使团入明的陈述与嘉靖君臣对“十年一贡”贡期的强化,点明这一举措的“根源在于对维持日本正常国交关系的重视,而非限制”。随后,作者围绕朱纨对“倭寇”与“遣明使”的处理问题以及明朝中央的应对措施,阐述宁波争贡之后明朝处理对日关系的基本理念。最后,作者针对处于失势中的朱纨在同闽浙豪族交锋过程中,将“治近”与“服远”这一问题复杂交织并作为彼此攻讦的武器,而朱纨最终也在这场交锋中败落而亡。由此,作者最后指出“朱纨对策彦周良使团的处置与应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外交事件,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明朝政府所面临的诸多内政问题”。
第八章《嘉靖三十七年琉球册封“密使”吴时来史事抉微》则围绕琉球册封使吴时来展开,通过比对明朝官方与民间记录中关于吴时来出使之际因言获罪的记载,分析《明实录》中对于吴时来形象的描绘受到严嵩等人言论的影响,而对于吴时来“巧避”行为的背后则另有隐情。作者进一步爬疏明人文集,推论吴时来此番赴琉球册封兼有联合琉球禁绝倭寇的使命。最后,作者通过对时人关于吴时来出使前后的记述,发掘吴时来册封使命的终结不排除其将密使之事扬传于外的可能,这也可能是导致嘉靖帝对其“巧避”罪责格外关注与愤怒异常的根源所在。而伴随吴时来的被撤换,“密使”一事也告以终结,琉球对密使的种种担忧也随之消解。
本书最后附有东北师大三位教授关于壬辰战争的一组笔谈。其中,刘晓东教授围绕传统“扶危字小”的理念论述万历出兵朝鲜的动机与缘由,指出朝鲜君臣仿效安南,内附明朝的行为实则正是从这一伦理出发,将明朝捆绑于其自身的利益战车之上。刁书仁教授则针对于壬乱前夕日本提出的“假道入明”请求与朝鲜的应对策略,点明朝鲜遭逢“壬辰倭乱”,不能不与其“轻敌、隐瞒日本‘假道入明’的内情,以及向明廷‘从轻奏闻’有关”。最后,韩东育教授受日本京都“丰国神社”不远处的“耳(鼻)冢”的启发,对此中掩埋的明军耳鼻进行系列追问,进而从传统东亚地区的“宗藩体系”出发,对由耳鼻冢引发的系列追问做出解答,而正因在此背景下构筑的中朝宗藩关系,使得明朝出兵保全朝鲜,不惜以国运相赌,这也使得日后朝鲜对明朝做出种种追念与感怀的行为。
《“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一书具有很强的概念意识,作者开篇即明确定义倭寇为“由一部分明朝、日本及朝鲜人组成的海上劫掠与走私群体”。刘晓东教授希望借由此书,突破“民族国家”的相对狭隘性,回归到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前的东亚社会来重新审视16世纪前后的“倭寇问题”。而对于“倭寇”与“日本”两者的关系,以往研究受到多方限制,正如韩东育教授在序言中指出,“一是对于明代的对日本对朝鲜交涉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爬疏和细心的检视,二是对日本和朝鲜内部的分合变化和官民差异缺乏足够的了解”。无疑,刘教授此书显然做到了上述两点。作者在深谙明代典籍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日本、韩国的文献资料,通过对三国文献的爬疏、分析与解读,将相关问题纳诸东亚视域中予以解读,从而使得问题更接近于事实原貌。以本书第六章为例,全章围绕“宁波争贡”及其引发的指挥使袁琎被掳一事为中心,通过对中、日、韩三方文献的爬疏与检视,还原袁琎被掳一事的本目原貌及由此引发的东亚三国交涉,并进一步指明“袁琎被掳”形象的形成源于东亚三国有意无意间对于东亚区域秩序体系的修复与维护。再者,该书在章节安排上,精心设置,论证详实。每一章均以一个具体事例为中心,由点到面,进而发覆相关事件背后所隐喻的重大问题。例如第二章围绕明人唐顺之及其《日本刀歌》展开论述,进而窥探嘉靖“倭患”后整个晚明士人对于倭寇日本的认知,并借此剖析其认知转变的缘由在于其对战争体验到感触与“华夷之辩”的束缚。再如第三章围绕官员谢杰及《虔台倭纂》为中心,进一步推论晚明社会内陆省份对于倭寇的认知从一个“地方经验”上升到“共有记忆”,这其中,内陆省籍官员的外出任职与地方治理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当然本书也存在些许缺陷,例如全书集中从中国视角出发解读倭寇与明代的东亚秩序,而鲜少涉及东亚他国诸如朝鲜、琉球的相关问题,而朝鲜因地理因素,不可避免的同倭寇发生接触,倭寇中亦有大量朝鲜人混杂其间,因此对朝鲜等东亚秩序中的藩属国家相关问题的发掘将更有助于还原整个明代倭寇的历史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