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与治理策略研究
2020-11-30周翠
周翠
摘要: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中的主要构成,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障。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发展,有必要对当前的生态环境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治理措施,避免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由此,文章从危废处理视角出发,就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和治理策略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危废处理
前言:为了进一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内出台了很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目的是促进生态环境安全治理体系逐渐完善,提高国内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现阶段,国内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仍然较为严峻,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唯有采取最佳措施方能有效治理生态环境,促确保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1、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若生态环境较为恶化,则国家难以取得良好的进步。相反,社会发展也会推动生态环境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生态环境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国内,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索取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对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2、现阶段生态环境安全形势
2.1水环境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从而使得水资源消费量与产排污量逐渐增加,这些都会对水生态与环境安全问题构成威胁。一些重工业占比较高的区域产业结构仍然在持续,工业及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给水环境安全带来较大影响。西北与华北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有待提升,2017年国土资源部对全国233个地市行政区的上千个地下水质进行监测,从显示结果中我们发现,较差和极差中的数量占比超过60%。再者,新型环境与气候方面问题,也对水环境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2.2大气环境问题
现阶段,国内水泥与钢铁产量占比全球总数的50%、60%,与此同时,这些污染大部分云集在人口较多、污染较为严重的东北区域,水泥与钢铁生产污染物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虽然2018年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首次小于60%,但是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整体结构仍然无法在短期内进行扭转。机动车加速导致机动车污染使其和煤烟型污染相互叠加,最终导致复合型大气污染面积与被影响人群数量逐渐增加。很多区域仍然存在PM2.5超标的情况,臭氧污染问题仍会进一步加重。
2.3土壤环境问题
很多地区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很多农业用地土壤质量较差。自重化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农药与化肥等化学用品用量越来越大,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不仅加重了区域土壤污染,很多污染物逐渐由土壤转移到地下水中,有些扩散范围更大。土壤污染具备累积性、多样性与复合性等特点,不仅会危及生态安全,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2.4生态系统保护问题
很多生态系统脆弱的区域,产业布局、结构同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符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转移及资源开发都会带来新的生态破坏。很多城市盲目、无序、过度开发,还会到来热岛效应、酸雨、内涝等问题产生,进而使得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环境污染与人居环境逐渐恶化。另外,外来物种的侵袭与转基因生物的出现,也对生物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极端天气时间越来越多,不同生物及自然灾害随之增加,最终导致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保护能力逐渐降低。
3、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的主要路径
为了促进生态文明与美丽城市建设,有必要将过程治理为目标,以体系治理为重点,积极开展生态和环境、治理和防范兼顾的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策略,将污染防治作为抓手,将改革生态文明机制作为主要契机,探究绿色发展路线,同时以治理体系与能力作为主要指向,始终坚持预防、人本、统筹治理等思想方针,健全生态环境安全机制,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国家生态环保体系,不断提升面对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探寻建立新常态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安全治理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安全治理工作朝着信息化、专业化与系统化方向全兴,全面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4、生态环境安全治理措施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现状,文章从危废视角出发,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生态环境安全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危废处理技术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即分类、预处理与最终处置三个阶段,其中预处理技术主要使用物理、化学、生物、固化等处理方法,力争将危废进行无害化处理,目的是减少容积、中和酸碱性、解除毒性,另外还能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最终处理技术分为焚烧、海洋处理与焚烧。
4.1 焚烧法
焚烧法多用在不能循环使用的危废处理中。焚烧法作为深度氧化与高温分解的融合,其优点为可以使可燃性危废数量不断减少,便于将危废中的有毒成分分解掉,从而实现无害化生产与余热利用。该方法的缺点为,难以对爆炸性废物进行处置,另外运行管理与投资费用相对较高。焚烧工艺系统与产物较为复杂,其中产物主要包含烟气、灰分、残渣三类。其中,烟气可以经过净化系统被处理,后两者则可以利用安全填埋法处置。
4.2 安全填埋法
安全填埋法身为处理危废的主要方法,多用在不可回收利用危废中,具体而言,包含焚烧期间产生的飞灰与残渣。安全填埋场分别由不同处置单元与构筑物构成,这里主要包含废物预处理、填埋、渗滤液采集等设施。选择危废填埋场期间,应结合危废填埋处理要求进行。安全填埋法因自身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故而被人们广泛应用。
4.3 物化法
物化法即结合危废性质,这里的性质,即废物物理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主要利用酸碱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处理危废,便于实现危废无害化。但是因该方法使用成本较高,故而多用在单一成分与性质相似废物处理中。
4.4 其他技术
一直以来,危废处理当中有很多新型技术出现,例如等离子体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电解氧化法、焚烧技术等。就等离子体技术而言,其原理较为复杂,常用在飞灰焚烧、石棉、轮胎、医疗垃圾等方面危废处理中。这一技术可以让危废迅速反应,设备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广,缺点为前期阶段需要投入较多费用。水泥窑协同处置,该方法处理危废,应控制温度在1400℃左右,确保窑内环境为碱性,防止酸性物质与重金属大面积挥发,避免有机物完全分解。和焚烧与填埋方法相比,该方法应用资金较少,相比其他方法成本更低,且可以取得较好的环境与经济成效。故而,当前,水泥窑协同处置法一直受到人们推广。
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有必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危废处理,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主要方面,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发展。做好危废处理工作,既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还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安全治理期间,文章从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开始分析,结合危废处理方法,提出了解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治理方法,希望能对国内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治理带来一定帮助,最终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促进国内生态环境建设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孟凡国.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与治理策略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5):204+206.
[2]曹国志,於方,秦昌波,朱文英.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与治理策略研究[J].环境保护,2019,47(08):13-15.
[3]王金南,刘倩,齐霁,等.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J].环境保护,2016,44(2):26-29.
[4]方世南.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重要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8-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