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新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2020-11-30黄穗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出版资源共享互联网

黄穗

摘 要:当前,中国的教育资源极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师资相对匮乏。如何平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出版领域带来契机,通过教育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出版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为解决教育均衡化发展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出版;数字平台;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化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02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教学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推动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这个方案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开发为例,尝试探索“互联网+出版”对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一、背景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另外70%的人口分布在县、镇和农村。但是,90%以上的重点学校集中在城市,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就湖北省而言,武汉市与周边地、市、县的教育资源也存在较大差距。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颁布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在湖北地区中小学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保证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省教育厅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在向出版方采购纸质教材的同时,也配套采购数字支撑平台,拟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没有心理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上好心理健康课,让湖北省内孩子共享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为此,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研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开发了与教材配套的数字支撑平台——湖北省地方课程云平台。平台包含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网络研训、教师备授课、体验式电子教材及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网上测试、情景式试题库、课程开设管理等资源及功能,助力省内师生上好这门课程。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内容支撑

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云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教师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根据课程要求,我们组建了以心理学专家、特级教师、一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据纸质教材,梳理重难点,制作了供教师研修、学生学习的全媒体课程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既与纸质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又对纸质教材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补充和拓展,以视、音、图、文等方式呈现,实现了教材的多元化、立体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化,且更新更为及时便捷。

(一)教师资源

主编说课:教材主编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纲要解读、教材解读。

如何上好这门课:一线教师讲授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短视频,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专家说课:资深教师通过表述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与新教师互相交流,帮助新教师更好地完成备课工作。

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教学课件:每课提供与教学设计相匹配的教学课件,为新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资源。

微课: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活动的短视频。

教学课例:完整的示范性课程视频。

(二)学生资源

学习指导:包括鱼骨图、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等。

热身活动:为每一课的知识点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更快融入学习情境。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

活动体验: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或者游戏,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体验。

课堂示范:通过观摩示范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情境体验:通过模拟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电子教材:提供纸质教材的电子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在线学习。

拓展資源: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的心理健康相关资源拓展。

三、构建数字平台,变革教育方式

地方课程云平台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程的管理与实施,设计了教师角色功能、学生角色功能以及课程管理功能,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管理。

(一)服务教师

平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基于教师教学、教师研修等业务模式进行设计,主要包含个人中心、资源中心、教师备授课、网络研修、专项培训等模块,开展网上实时交流、互动和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以录播或直播的方式创建课程。同时,也可以进行观摩学习、在线同步研修,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教师在线同步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导的教师自主研究活动的新方式。它是对传统教研和面对面集中培训的延伸和补充。通过有效的互动,在资源和教师之间,专家和教师、教研员、培训者、骨干教师之间,及教师彼此之间建立关联,可以使静态的信息得以流动,使知识得以传播和迁移。教师在线同步研修板块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教研培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打破了资源匮乏的局限性,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发展选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服务学生

平台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支持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平台完成自主学习。主要包含个人中心、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学习测评等模块。学生可以在个人中心里按年级、按点击量、按好评最多等各种排序方式在平台上创建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

(三)课程管理

平台设置管理员功能,对课程进行管理。管理员包含教育厅管理员,各地、市、县管理员,出版社管理员,运营管理员等不同角色。管理员的功能设计主要从平台规范运行、资源汇集、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等方面考虑。内容包含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管理、课程实施、研修管理、教学评价、课程反馈、开课情况、测评管理等。

四、创建特色课堂,满足师生需求

地方课程云平台通过创建同步课堂,实现了湖北省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我们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为实验区,开展了教学点双轨混成数字学校(指依托虚实结合的双轨制数字学校体制和数字平台,让城市中心学校的教师通过网络,给城镇或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同步上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学校实践模式。)的建设,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和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帮助当地教学点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基于数字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帮助薄弱学校教学点的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在双轨混合数字学校中,中心学校主讲教师获取多媒体课件等网络资源,并通过多媒体设备以直播课堂等形式呈现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多样化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教学点的输送。

(二)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

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是利用网络实现薄弱学校与中心学校的互联,以城市中心学校的优秀教师所在的“本地课堂”,通过宽带网络向周围多个薄弱学校教学点的辅助教师所在的“直播课堂”全程同步输送课堂教学实况,并支持中心学校与各教学点之间的课堂互动。

(三)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教学

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是指教师在中心学校和多个教学点之间同时授课,因此很难兼顾中心学校和教学点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在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教学中,中心学校主讲教师所在的本地课堂并没有学生,也就是说,教学对象只是对接教学点的学生。这样主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照顾教学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在湖北省咸安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后,逐步在崇阳、恩施等湖北省其他地区展开推广应用。城市中心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学点课程表同步,中心学校主讲教师与教学点辅助教师针对同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讨论,不断提高同步课堂的效果,实现了中心城市的学生与教学点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保证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心理健康课程借助数字支撑平台,通过共享优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有效解决了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使薄弱教学点不再受师资力量的限制,能开齐课,开好课,对“互联网+”时代教材融合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我们希望借此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出版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找到更多的途径,积累更多的经验,探索更多的模式,提高优质资源的覆蓋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让更多的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继新,张伟平.信息化助力县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2).

[2]林金安,吴雪梅,赵晓媛,李光跃.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编辑,2015(6).

[3]胡卫红,刘成荫.“互联网+”时代教材融合发展与运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编辑,2019(8).

[4]詹兴宇.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助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

[5]陈朝庆,廖良天,汪延煜,汤细军.创新联校网教 共享优质师资——通山县创新“联校网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6).

猜你喜欢

出版资源共享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