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砖佛造像诞生记

2020-11-30高文

现代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摩崖巴蜀佛像

高文

著名画家、书法家林峤先生将他编著的《林峤汉砖佛造像》一书的样稿送我,请我写篇评论文章,我欣然接受。翻阅每件画稿,特别是仔细地阅读了他撰写的《创作小记》,我深深地感到,这不仅仅是林嶠的“创作小记”,更应该是林峤的“创新纪实”。所谓“创新”,是指前人没有的、新出现的事和物。林峤能获得独创的写意汉砖佛造像创新成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经过千辛万苦、奋力拼搏才有可能得到的。我几次前往林峤创作工作室考察,林峤忘我的学习、创作经历正说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什么是专家?钻进去就是专家。”林峤已由一个佛教和佛教艺术的门外汉,转变成名副其实的专家,此绝非易事,令人佩服。

佛教传人中国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创建了河南洛阳白马寺。佛教和佛教艺术由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滇缅古道”(即南方丝绸之路)传人中国,最初是随着贸易将零星的佛像等带到中国。如印度的“陀罗”骰子在湖北、四川等地的出现,又如四川什邡市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的佛塔、四川乐山麻浩崖墓的门楣上刻的释迦牟尼像、四川彭山区江口镇东汉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上的浮雕佛像等,都说明印度“陀罗”骰子佛像、佛塔等传人中国的路线是随着商贸物品的流通,经由“滇缅古道”而进人中国的。《史记·西南夷传》记载:“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即印度)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道便近,有利无害。”这说明佛教传播路线一一巴蜀通往印度的“滇缅古道”,是一条捷径。

由史可知,中国古代大规模佛教造像是在南北朝时期经过新疆进入内地,如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甘肃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临夏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摩崖造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皇泽寺摩崖造像,四川安岳摩崖造像,重庆大足北山、宝顶山摩崖造像等。中国古代造像最精美的莫过于南北朝时期,最活跃的莫过于隋唐宋时期,其佛造像被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称为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时期、黄金时期。

通观中国的摩崖造像、寺庙造像、壁画等,可以发现,成都万佛寺佛像,在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等年号时佛造像最多,艺术性最强,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灭佛造像高潮时,几乎全毁。幸从清代光绪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多次发现古代优秀佛造像艺术作品,这些重见天日的艺术瑰宝,多数藏于四川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重庆市博物馆)。成都万佛寺石刻艺术填补了中国石雕艺术百余年间的空白。我没有想到的是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有幸在成都,见证了林峤先生在巴蜀汉代画像砖上的佛造像艺术,以及他在古代佛造像艺术上给予开拓性的发扬光大,它是中国佛造像艺术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葩,为巴蜀文化做出了贡献,值得庆贺。金石永年,万古长青!

预祝林峤先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巴蜀文化、无愧于中华文化的好作品!

(作者系中国汉画学会原副会长、创始人,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原处长。)

猜你喜欢

摩崖巴蜀佛像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佛像面前的 菩萨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
摩崖造像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