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1-30王洪岩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室性早搏

王洪岩

【摘 要】 目的:分析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的预后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86例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早患者为研究对象, 记录患者消融即刻成功率与各项手术操作时间;比较患者消融前后早搏频率;通过门诊、电话或通信方式进行术后随访, 记录患者室早复发情况、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有无急性或远期并发症发生;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6±3.8)个月, 复发7例, 复发率为8.5%(7/82);再次手术, 成功5例, 成功率为71.4%(5/7),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急性或远期并发症。患者消融后, SF-36评分为(79.5±5.1)分, 高于消融前的(62.3±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早的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室性早搏;右心室流出道;经导管射频消融;临床预后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35-02

室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非器质性室早85%源于右心室流出道, 一般主张使用药物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 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不良情况, 特别是患者负荷≥15%时有可能发生心功能不全现象[1]。近几年,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的技术已日趋成熟, 相比药物治疗, 其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预后良好。本研究分析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早博的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早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6例, 女50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2.6±12.8)岁;病程0.6~10.0年, 平均病程(5.8±1.8)年。其中, 全部病例的室早形态呈左束支阻滞形态, Ⅱ、Ⅲ、aVF导联呈“R”型。临床以心悸、心慌、晕厥为主要症状。

1.2 方法

1.2.1 标测 术前常规消毒、铺巾后, 给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经皮穿刺右侧股静脉, 置入2根鞘管, 经一根鞘管置入冠状窦电极, 经另一根鞘管置入消融电极导管至右心室流出道激动标测或起搏标测及消融。左前斜45°X线透视下流出道脊柱侧为间隔部, 对侧为游离壁, 判断间隔部及游离壁上消融电极导管的位置;右前斜30°判断流出道前后消融电极导管所处位置。应用Ensite三维标测系统, 病例首选激动标测, 以局部电位领先体表室早QRS波20 ms以上作为消融靶点, 如果术中室早少, 予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 必要时行起搏标测, 通过高于自身心率10~20次频率起搏, 以起搏与自然发作室早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至少有11个导联相同作为消融靶点。

1.2.2 消融及终点判断 采用温控法消融, 预置温度50~60℃, 功率30~50 W, 试放电10 s, 有效靶点持续放电60 s, 临近有效靶点四周行补点消融;以消融后室早消失, 原先诱发室早的方法不能诱发其发作为消融终点。详细记录X线曝光时间、消融操作时间及总放电时间。

2 结果

2.1 患者消融即刻成功率 86例患者中, 消融后82例流出道室早不再自发, 消融即刻成功率为95.3%(82/86), 其余4例因未找到合适靶点而消融失败。

2.2 患者各项手术操作时间 患者平均消融操作时间(48.2±18.5)min, X线曝光时间(6.9±4.2)min, 总放电时间(473.8±252.6)s。

2.3 患者消融前后早搏频率比较 患者消融前早搏频率为(23825.8±13075.8)次/24 h, 消融后早搏频率为(456.4±896.7)次/24 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患者术后随访记录 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6±3.8)个月, 复发7例, 复发率为8.5%(7/82);再次手术, 成功5例, 成功率为71.4%(5/7),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急性或远期并发症。

2.5 患者消融前后SF-36评分比较 消融后, 患者SF-36评分为(79.5±5.1)分, 高于消融前的(62.3±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室早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 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病例一般采取药物治疗, 但心律失常抑制试验表明抗心律失常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并潜在有触发心室颤动的作用。射频电流的释放导致局部心内膜和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 这可以阻止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异常传导, 属于光束和原点的介入技术。通过导管引入心腔的射频电流在1~3 mm范围内, 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射频消融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3],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 本组86例患者治疗效果, 与相关报道的结果基本接近, 提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早安全有效。既往施行射频消融治疗时, 需要放置右心室导管和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希氏束电极导管及高位右心房电极导管进行标测, 这种操作不仅复杂, 而且费时。需要注意的是,室早频发的情况下, 放电消融可对术中放电效果进行准确判断, 有助于提高消融即刻成功率, 术中放电10 s后室早未消失则需立即停止放电, 重新进行靶点标测;靶点位于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时容易引起心室穿孔, 亦可导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故需要轻柔操作, 以此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 右心室流出道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及预后效果, 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切可靠, 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剑,刘政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4):451-452.

[2] 劉纯丽,王彬,王怀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06):688-691.

[3] 王璐璐,韩冰.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左心结构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0):1214-1215+1219.

猜你喜欢

室性早搏
胺碘酮联合氯吡格雷对频发室性早博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养心复脉胶囊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