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11-30李培生

卷宗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思考高职院校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高职院校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地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本文从重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对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课题“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的中期研究成果。

当今,特别是2020年,中国甚至整个世界正处在百年所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下我们的国家,迎来了时代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层出不穷的国内外的艰巨挑战:外部压力与挑战,主要来自中美关系竞争加剧,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国内的挑战主要来自社会矛盾的变化,国民教育、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的冲击。

面对当前人才培养复杂艰巨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如何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培养出不仅具知识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合格建设者和后备军,是我们高职院校教育者不得不认真思考正确面对的问题。

1 要從思想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日渐扩大,形形色色的各种外来文化对人们的思想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思想不稳定的阶段,纷纷扰扰的外部环境更使他们犹豫彷徨甚至茫然。此时,如果放任自流,他们就可能会出现理想迷茫信念缺失、道德滑坡追求低下、人际关系矛盾凸显日益失衡、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至上、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和虚无主义滋生蔓延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塑造的人才,不能只是具备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且还是有着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的人;他们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崇尚的文化信仰,正确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要求人们要有坚定的人生信念自强不息,刚健而有为。孔子的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得先从自身做起,陶冶自己情操,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进而去影响他人,从而奉献国家与社会。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精忠报国,勤劳勇敢,孝悌仁义,谦和好礼,尊敬师长、修己慎独,诚实守信等等。而这些美德操守,正是涵盖了无论是做人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做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大学教育之根本,从而认识到它对大学生人格精神核心价值塑造的重要作用。

2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正是体现“课程思政”总体思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就是课程建设,为能在高职院校高效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体系。大学语文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大学语文必修课程还要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在教材选取或者编写方面,注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课程中。

在高等教育中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作为母语课程的“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因此,探讨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和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演”活动。诵就是诵读经典,浸润人生。组织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师生参与面,并注重培养一批诵读骨干教师,指导本校或本区域内的诵读活动,参与跨区域诵读经验交流与传播。写就是书圣言经典,品汉字魅力。开设软、硬笔书法课程,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广大师生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讲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激发爱国情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历史景点等,通过对家乡革命文化场馆和风景名胜的参访讲解,引领学生增强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开展对经典名著名篇的讲解活动,如“道德讲堂”、“国学讲堂”等。开发创新讲解形式,提倡原创微视频、微动漫等多元化手段。演就是演出中国古韵,展现地方特色风姿。积极开展各类艺术展演活动,让地方剧及传统文化为题材节目等走进校园,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的专业艺术工作者参与活动。

3 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和活动体系再开发研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开发适合本地本校的国学校本教材和课程活动体系。重在每日坚持,长年积累。可以结合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研发适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学院可以开展以传统节日、历法、节气、饮食等为主题的活动课程,使有益的传统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现代社会生活。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论语大赛”、“诗词大赛”、“节日征文比赛”、“手工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等系列活动。推进职业学校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等进校园。

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涵养心灵,培养情操,健全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经典文本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进一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国学研习中心、搭建文化名人体验基地,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维度沉浸式育人,培养具有充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职业能力强、生活品位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70.

[2]朱贻婷.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术出版社,2005.

[3]蔡武.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的思考[J].全球化,2014,5.

作者简介

李培生(1972-),男,山东临朐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语文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思考高职院校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