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物古迹瑞兽中的狮子鉴赏

2020-11-30胡广新

卷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瑞兽鉴赏狮子

胡广新

摘 要:从古至今,狮子和老虎一直被人们称之为百兽之王。无论动物界中的物种如何进化发展,狮子和老虎百兽之王的地位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尽管有些动物从力量和凶猛的程度上来讲,丝毫不逊色于二者,却依然不能称之为“王”。人类是万物的主宰者,由于人类对狮子和老虎这两种动物的偏爱,进而奠定了它们在文物古迹中瑞兽的地位。在神州大地上,与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老虎相比,狮子则属于动物界中的“外来户”。但是,在中华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狮子出镜的频率要远远高于老虎。在宫殿、寺庙、屋脊、桥头、府邸等等一些庄严重要的场所,人们往往都能看到“狮子”的身影。那么,狮子这个动物界中的“北漂”族,是何时来到神州大地上之上的?这位远方的来客,又有何德何能受到国人的如此钟爱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瑞兽狮子的“进化”过程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文物;鉴赏;狮子;瑞兽

在动物界中,狮子是最为凶猛的动物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草原霸主,它与生活在高山峻岭的老虎一起被世人称为百兽之王。而对于神州大地来说,狮子却属于外来动物,它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关于狮子是何时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的,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说法。

一是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狮子被当作“礼品”献给朝廷,从而来到了中原地区。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通道,狮子得以来到中国。

另一种说法,狮子来到神州大地与佛教传入中国密不可分。是指佛教传入中国时,带来了“狮子”一词。在佛教中,狮子的梵语叫僧伽彼,就是众生的意思,是僧人所具备的品性的象征。修行的佛教徒无论在什么地方坐过,那个地方就是“狮子座”,佛出游时,也要乘坐金毛狮子。因此,佛教常以狮子比喻佛,佛祖讲经称作“狮子吼”,“如狮子作吼,声震世界,群兽慑服”。苏东坡的《闻潮阳吴子野出家》里面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灯下录》中也有记载: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狮吼状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佛教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在佛教中狮子又具有护法之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

不管狮子是外国当作“礼品”来中国的也好,还是跟随佛教一起来到中原地区的也罢,狮子这个外来动物,在神州大地上不仅没有受到丝毫的排斥,反而被侍奉为“猛”“仁”兼具的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保护力,象征地位、尊严、吉祥、平安。

起初,人们因为狮子勇猛高大,能够威慑百兽,就按照它的造型雕刻成石兽,让它把守陵墓,驱鬼祛邪,意为护守之神灵。后来,被人们视为瑞兽的狮子,不仅具有消灾避邪,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法术,还被人们赋予了守正辟邪,暗含着“圣天子百神护佑”之意。据说只有神仙,圣贤有德之人才能拥有它们。这也是人们在如宫殿、佛塔、寺庙、府邸、桥梁、园林、陵墓等一些庄严重要场所,经常能够见到狮子身影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有关学者考证石狮子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大约形成于唐宋以后。古人之所以用石狮子摆在大门或用于建筑上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驱邪纳吉。从古至今,人们非常重视风水,有用瑞兽作为镇宅驱邪之物的习俗。

第二,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难的功力,传说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人们就会赶紧采取应急遇难的措施。

第三,显示地位。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达官贵都热衷于用石狮子把手大门。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三公九卿,往往都要在其宫殿或府邸门前摆放一对高大威猛的石狮子。两只狮子为一雌一雄,雄狮居左,雌狮在右,雄狮右前爪踩一绣球,也称脚踏寰宇,寰宇寓意为整个天下,通常代表的是皇权至高无上。雌狮左前爪踏一小狮子,寓意母仪天下,子孙绵延。当然了,不同等级的官员,其府邸摆放的石狮子也是有严格等级制度的。石狮子头上雕刻的疙瘩越多,说明府邸主人的职位越高,石狮子头上雕刻的疙瘩越少,说明府邸主人的官级越小。当朝一品大员府邸前的石狮子头上雕刻有13个疙瘩,人称“十三太保”。每减一级,则要减少一个疙瘩。虽然说狮子的造型并不属于达官贵族所独有,但通常一般百姓家的门前是不摆放狮子的,一是不具备经济条件,二是狮子这种瑞兽,小门小户的宅院,镇不住它,这种凶猛的瑞兽不仅不能够给主人带来财运,而且还极有可能给主人带来灾难。因此,只有大富大貴、有权有势的人家,才有降的住这种瑞兽,让他替主人镇守宅院。久而久之,门前摆放的狮子,逐渐成为主人显示地位及财富的代言人。

第四,艺术装饰。由于人们对狮子这种瑞兽的偏爱,无论是在古代建筑上,还是许多流传下来的文物,都喜欢用狮子为图案作为装饰物。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帝王的办公及居住场所,也是不同种类瑞兽的聚集地。故宫等级最高的太和殿,其宫殿屋脊上站立着一龙、二凤、三狮、四天马、五海马、六押鱼、七狻猊、八獬豸、九斗牛等十个瑞兽。这些神兽不仅象征着消灾灭火、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而在这十个瑞兽之中,只有狮子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动物,其它动物均来自古代神话传说。狮子能够与传说中的神兽平起平坐,登堂入室,可以看出人们对其的喜爱和期望有多高。

相传,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了北京城。当李闯王带领队伍跃马扬鞭,刚要踏上紫禁城外的金水桥时,镇守在桥上的石狮子突然显圣,张牙舞爪地阻挡去路。李自成见此大怒,催马挺枪向狮子刺来,只见火星四溅,枪头戳到了石狮子的腹部,狮子见势不好,惨叫一声,退回原来的位置。时至今日,这头石狮子的腹部还留下一个深深的枪戳痕迹。

值得庆幸的是,被世人奉为瑞兽的狮子,其肖像权并非属于皇家独占,而是在全国各地也随处可见,如衙门口、寺庙、牌楼、桥望柱、村口等显眼的地方,也经常能够见到各种狮子的造型,不过有一些狮子的造型已经演变成了辟邪的建筑物装饰。

说起以狮子作为文物古迹中的装饰物,人们还会联想到北京永定河畔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在中国的桥梁史上,说起卢沟桥几乎是妇孺皆知,卢沟桥的名气之所以这样大,不仅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桥,也不仅仅是在这里发生过“七七事变”,最为主要的是卢沟桥上雕刻的石狮子,其数量之多、跨越历史之长,震惊世人,堪称世界之最。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是与赵州桥齐名的石孔桥,不仅是古代桥梁史上的佼佼者,同时也是一座金、元、明、清、民国乃至现代石狮雕刻艺术的博物馆。其桥栏杆上究竟雕刻了多少石狮子?一直是個未解之谜,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就是因为桥上雕刻的石狮子,每次清点的数目都不一样,有的统计492只,有的记载为496只,还有的是498只,而近期文物部门勘测的数量为502只。

除了古代建筑、大型石雕之外,狮子还有彩色瓷器、绘画、木雕、玉雕、铜雕、锡雕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人们根据其谐音和其象征意义,将狮子和瓶子、牡丹、鼎等其他文化元素组合,衍生出诸如“一世平安”、“世世平安”、“世世富贵”、“鼎立一世”等吉祥物语,广为民间珍爱和收藏。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六朝时期,狮子作为装饰物就已经在瓷器上出现了。到了宋元时期,兴起狮子戏绣球纹饰。《宋书》记载:“外国有狮子,威服百兽。”故狮纹具有驱避邪祟的寓意。狮又与”师“谐音,古代官制有太师、太傅、少师,为辅天子之官,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震百官。狮子威震百兽,故狮纹又有吉祥寓意。无论是在青花瓷器、五彩瓷器、斗彩瓷器、还是白地黑花、哥釉青花、黄地粉彩、青花凡红、凡红彩等彩瓷装饰,作为吉祥纹样之一的狮子图案,是很多瓷器上常见的绘画题材。如狮子穿花、双狮戏球、三狮戏球、太师少狮子、群狮图、九狮子纹图等花样繁多。随着时代的变迁,每朝每代的狮纹图案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如元代狮纹多为单狮戏球或双狮戏球,具有构图饱满,纹饰层次多,绘工精细,生动传神的特点。

明代狮纹在宣德年间开始盛行,官窑瓷器许多以狮纹作为装饰题材,其纹饰具有构图合理完美,线条清晰,狮子活泼可爱,爪尖齿利,鬃毛向上飘扬的特点。

清代的狮子纹饰与前朝相比,逐渐的缺乏了往日狮纹的威武之感。特别是清代晚期,狮子纹饰越来越多出现在瓷器装饰物上,而且在突出装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说清代前期的狮子纹饰还有些狮子神韵的话,那么,晚期的狮子纹则民间舞狮色彩十分浓郁。

舞狮子也是我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是多少年来神州大地上盛行的传统活动项目,逢年过节、喜庆丰收及重大的庆典活动,舞狮子是许多地方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人们通过舞狮子的活动,祈祷来年消灾纳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民间文物古迹中的瑞兽也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地推陈出新,有不少红极一时的“瑞兽”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地被社会淘汰了。像乌龟也曾被人们视为瑞兽,古代是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代表东西南北的四个方向,而被奉为北方之神的“玄武”指的就是乌龟,不仅如此,它还与凤凰、龙、麒麟被人们视为四“灵物”,可见,乌龟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神圣,然而,谁曾想到,在历史上被人们侍奉为吉祥动物的乌龟,不仅被后人拉下了神坛,还经常把它与“王八蛋”相提并论,成为最伤人的恶毒语言。而在竞争激烈的瑞兽发展史上,狮子的地位却稳如泰山,未曾在时代文化发展、变革的洪流中所淘汰。

如今,狮子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与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早已融合在一起,东方雄狮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力量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梁欣立.中轴线上寻古狮[N].北京晚报,2012-2-18.

[2]铁源.明清瓷器纹饰鉴定[M].华龄出版社,2002.

[3]李山.中国文化中有关衣食住行的100个趣味问题.住行卷[M].中国文化中有关衣食住行的100个趣味问题.住行卷.金城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瑞兽鉴赏狮子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鎏金瑞兽钟
狮子的喷嚏
远古瑞兽
瑞兽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