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社区下的儿童活动区域景观优化研究

2020-11-30郭苓苓

创意设计源 2020年5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优化研究景观设计

摘 要 在分析当今智慧社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当下社区儿童活动区域景观的优化设计,进一步设想了未来智慧社区发展下儿童景观设计的前景,通过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深层次探讨了当前社区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具有可行性的景观优化策略,进一步丰富儿童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以适应新时期下景观设计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智慧社区;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优化研究

引用本文格式 郭苓苓.智慧社区下的儿童活动区域景观优化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0(5):33-36.

Research on Children's Activity Area Landscape Optimization under Smart Community

GUO LINGl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mart community, discusses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current community children's activity area landscape, further contemplat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dscape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and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t different ages. In additio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landscape design of community children's activities from different levels, and finally gives a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y to further enric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hildren's landscape design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smart community;children's activity area;landscape design;optimization research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住区的内部环境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育儿的需要,更多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推进,新兴的5G时代已悄然来临,“智慧”越来越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所处的社区,也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儿童是社区内活动最为活跃的群体,设计出一个紧随时代、令他们满意的游乐空间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也将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一、背景

智慧社区的概念来源于智慧城市,是将智慧城市的内容和概念引入社区,探索为居民提供安全、安逸、便捷生活的新型社区发展模式[1]。智慧社区的口号最早是由圣地亚哥大学的通讯国际中心提出的,该组织界定其为:有意识地使用信息技术改变其区域内的生活与工作,是一种显著的、根本性而非增量式的改变方式。如今,智慧社区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概念,但综合应用和实践内容主要是通过新技术,如互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云储存等,搭建一个公共数据资源中心,再使用智能手段,将社区服务进行整合,为社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利用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的功能,实时手机社区的相关数据,做好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汇集到智慧社区的平台系统,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端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体现未来智慧社区服务的更多可能性。

二、智慧社区下儿童活动区域景观呈现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相比于传统社区的景观设计,在智慧城市推动下的儿童活动区域的景观已经有明显的改善。从目前来看,很多社区的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还都是从成年人传统的视角来做,相对于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来说,社区中的儿童活动区域景观的设计现状还有很多不足。如下:

(一)规划设计缺乏整体性

根据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社区内的儿童活动场地景观选址缺乏总体的规划布局。很多社区内的儿童活动场地多呈现点状式分布,儿童活动节点之间并无串联,用灌木种植带来围合空间,与社区内的其他空间既缺少交通上的联系性,亦无空间组织的关联性,在整个社区景观中呈现孤立存在的状态(见图1)。例如,镇江市恒大雅苑的三个儿童活动区集中设置在小区的西部位置,且儿童活动区域内的景观游乐设施未做到均衡设置,出现大人占位的现象;并且儿童经常集中在面积较大、设施丰富的活动区域内,常常出现几个儿童为争抢一个游乐设施产生矛盾的现象,阻碍了儿童正常社交活动的学习,同时,造成邻里间的不和谐;夜晚,儿童活动场地使用率大幅降低,整体空间变得空洞且浪费。

(二)空间组织缺乏多样性

儿童时期是生理、心理和行為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学者从儿童不同阶段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活动特点发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不同的表现,第一阶段的儿童表现为较强的内向性,所需活动范围较小;第二阶段的儿童开始具备独立玩耍的能力,活动方式比较集中,活动范围较大;第三阶段的儿童的心理逐渐成熟,在活动中开始寻求较高的自我表现,所需活动范围更大(见表1)。

根据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20个小区走访的情况所知,90%以上的社区没有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使用规格和标准的活动场地,其中社区内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大多处于游戏设施(滑梯、秋千、跷跷板)+所需场地的设计模式[2]。儿童只是借助游戏设施做一些简单游乐活动,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忽视了在景观设计时所塑造的地形起伏和活动场地更新变化的创意性,既浪费了场地空间,也忽视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儿童而言,生活即是游戏,游戏给儿童提供集体运动、认知、社会交往等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并构成完整的生活[3]。

(三)空间体验缺乏延展性

儿童在空间中的体验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从儿童本身来考虑,其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心理感受等方面都不成熟,他们会对外界环境给予的体验感做出最直接的判断。社区生活中的各个景观要素能够让儿童直接感知其所处的环境,生活在丰富及富有感知变化的空间环境中能够让儿童获得更多的空间体验,起到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作用,使儿童能够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学会合作、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并为自己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因此,社区中的儿童活动区域除了给儿童感受自然、接触伙伴、放松玩耍的功能之外,还应当在景观设计时注重体验感的提升,成为儿童交流、学习、活动的场所。

(四)景观要素缺乏智慧性

在智慧社区大背景的影响下,儿童接触科技、网络的触及面越来越广,其对儿童天然的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关注逐渐加强,但在进行景观元素的设计时却忽略了这一点。从目前来看,社区中的儿童活动区域植物种植类型较其他功能并无区分,除了满足分隔空间、美化环境等基本功能外,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并无联系,缺乏对儿童心理与生活的观察,也没有没有基于“儿童五感”[4]进行植物的配置设计;景观设施的设计沿袭传统的设计理念,功能单一,实用性差。例如,灯具的功能只用于夜间照明;垃圾箱缺少分类处理能力;座椅常常处于冬冷夏热的状态,实用性与现实性大打折扣。总之,通过社区儿童活动区域内的地形、植物、构筑物以及铺装等元素来看,景观要素较为传统,忽略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景观元素的提升与儿童的好奇心日益增长的矛盾。

三、智慧社区下的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策略

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智慧社区的概念深深影响着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儿童活动区域的景观设计将成为智慧社区发展的一个典型节点。因此,基于以上对应问题,笔者总结了智慧社区下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的设计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考虑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在社区整体规划设计时可提出以下建议:从场地的规划设计来说,首先,定位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活动位置,规划时从不同的空间变化和不同活动分布相结合的设置要求,对功能活动进行区域划分;其次,考虑到儿童安全的需求,在选址上尽量选择人流、车流较少的区域,避免交通岛和交叉路口;最后,注意儿童活动区等景观节点之间的节奏感,在选址与交通上做好串联性,保证社区各个景观点之间的联系,注重整体感的发生。

(二)塑造儿童参与式的活动空间

1.加强儿童参与式设计

在进行社区儿童活动区域的景观设计时,增强儿童对景观环境的参与度,注重景观要素的拆除、分解、重组等结构的变化,较少地限制其具体玩法,充分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游戏和进入游戏的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与伙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欲望,从而释放自我、解放天性。上海U天地广场在儿童活动区域的景观设计时,为了更好地增强儿童在景观中的参与性,融入了“IP”元素+场景故事的方法串联起整个空间,通过“IP”元素的运用,塑造了不同的场景元素,运用场景镜头的衔接,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根据自身需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活动,大大丰富了儿童的游乐模式(见图2)。

场景主题:萌兔觅食记

故事背景:“从前有几只萌萌哒的兔子,它们是一直一起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好朋友,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的山坡成了平地,河流不再清澈,家门口食物也不再美味。于是几只萌兔子为了得到美味,决定去远郊森林里去寻找食物”。

场景一:钻出洞穴——“哎呀!平时运动少被卡住了......”利用景观微地形的起伏,增加儿童的活动路线。场景二:穿越丛林——“远郊的丛林不像原始森林那样有那么多高大的乔木,但是在藤蔓的缠绕下通过攀爬、匍匐穿越而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室外滑梯组合的运用,较大的儿童实现攀爬、登高、跳跃等动作,不仅增加了活动方式的立体特征,还充分调动了儿童的积极能动性。

场景三:流沙戏水——“这里有水有沙,可以跟沙池、涌泉玩一会儿了。哇!鱼儿们都在水面以上游呀,真是神奇的大自然。”沙坑是年龄较小的阶段的儿童乐园,通过塑造不同的沙土造型,以及在活动中与伙伴的交流,实现智力开发和人际交流的目标,成为儿童与外界连接的起点。

场景四:翻越山丘——“主食胡萝卜和蘑菇在山的另外一边,萌兔子需要翻过山丘,才能够抵达目的地,胡萝卜、蘑菇还有果树上成熟的果子,多采摘一些拿回家,想想可以安心吃上好几天了。”通过可移动性的景观构件,如组合积木的变化可以用作不同的休闲设施,不同色彩的柔性铺装进行不同空间的划分,鲜艳的的色彩既满足了功能需求,也符合儿童对色彩的感知,活跃整体氛围。

场景五:飞行索道——“满载而归的萌兔子归心似箭,嗖~乘索道飞越山涧,享受劳动的果实。”秋千是儿童活动区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设施,在秋千的边缘须使用减震材料,做好大童秋千和小童秋千之间的区分。

2.塑造多元智能的空间体验

自然赋予了我们无限探索的可能,而对于心智发展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如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探索其中的未知呢[5]?所以基于游戏自然發生的原理来激发儿童进行户外空间活动,其中的空间体验设置非常重要。趣味活动装置营造交互式的儿童活动区,通过现实增强等技术实现人景互动,并结合西蒙·尼克尔“活动零件”理论,设置多种无规则式游戏构件为儿童提供创造式场地空间。通过座椅等适宜的景观构件进行移动、组装、拆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以刺激空间视觉、运动直觉等,激发儿童潜在的探险精神,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发展(见图3)。

(三)相关景观要素的改善

在智慧社区的创新层面,通过云计算等技术预估未来儿童活动区域的发展态势,并作出超前的、合理的景观搭建与配套设施。

1.安全性

儿童的安全可以分为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方面 ,首先是生理安全,这是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社区中的儿童活动场地是儿童户外玩耍的最佳场地,儿童活动景观智能设施的建立能实现远程看护,将儿童在活动区内的场景转化为实时数据,家长可以随时观看,儿童的好奇心促使其勇于接触新生事物,当儿童遇到危险时系统会进行语音通报,如此一来,带娃家长的心理得到放松,儿童的安全也得到保障。

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认为人在公共空间中至下而上存在着五个层次的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尊重儿童在环境中的安全等基本需求也尤为重要[6]。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征思维等心理活动[7]。在儿童阶段基本是靠感觉来认识事物,通过参与实践与具体活动来表达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例如,光影及照明效果对儿童的心理影响较大。在儿童活动区域的安全性优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光影变化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以及夜间的景观照明所带来的景观体验,或是在景观材料选择时减少反光材料的运用,避免出现引起儿童恐惧心理的光影,否则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其正常的游戏活动及健康的成长发展。

2.生态性

景观的生态性不仅关注人在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让儿童在最便捷的区域中对环境进行感知,做到了解自然,贴近自然,爱护自然。具体体现在:智慧路灯的安装,通过人性灯光感应系统,解决儿童活动时间集中所产生的空间矛盾;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温湿度等,保证儿童游玩的身心舒畅;在植物搭配设计上,依照儿童活动特征进行技术性筛选,选择出适合儿童活动区域的树种进行配置栽种,实现自然生态的一体化发展。

3.教育性

好习惯的养成不仅要依靠家庭的教育,还要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儿童时期往往是孩子心智培养的重要阶段,社区的儿童活动空间不仅仅是儿童游戏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起到学习和教育的作用。在垃圾箱、洗手池等高度的设计上,应考虑到高度的问题,将垃圾箱调整到与儿童身高相适应的高度,从儿童成长初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儿童对于涂写绘画的兴趣非常浓厚,可以结合铺地、墙体或是设置单独写字的黑板。这里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活动特点,例如低龄的孩子适合在地上来进行涂画,而学龄以上的孩子适合站立的姿势来进行创作,这样的设置可以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性。

4.趣味性

将景观与儿童设施相结合,赋予其音乐、触感等功能,使其具备开发儿童智力的功能,通过计算儿童的行为习惯,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配套小品[8]。如:将触感变色技术运用到景观小品中,夜间景观小品可因人的触摸而变色,促进儿童景观之间的交流;将踩踏发声技术利用到儿童活动区域的地面铺装上,在特殊材料的作用下可根据踩踏轻重和踩踏部位发出不同的类别声音,让地面变得更有趣味;将3D投影和VR技术运用到夜间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中,营造出丰富且富有变化的景观空间,增加了夜间儿童活动区域的利用率。这些新技术和景观设施有机结合增强了整个场所的趣味性,最终达到在景观环境中儿童可以“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结语

社区中的儿童活动区域作为儿童日常活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着室内环境空间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智慧城市迅速发展的当下,智慧社区下的儿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景观设计时还要注重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需求。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家长等多方面的重视与支持,景观设计师在规划设计时更要把握时代脉搏,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赋予社区儿童活动区域景观更加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属性,以高科技为手段规划、调整未来社区中兒童活动区域景观设计的走向,提倡在智慧社区建设基础上,创造出新时代下儿童健康发展的科学、安全、适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晓薇.智慧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6.

[2]魏新月,路毅.社区公园中儿童友好型景观设计研究初探[J].现代园艺,2019,42(17):129-130.

[3]李有发.童年的隐忧[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4]姚苗笛.基于五感的儿童公园植物选择与配置探讨[J].居业,2019(7):53;55.

[5]郭梦斓.自然的“利他林”[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6]马斯洛(Maslow,A.H.).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沈员萍.儿童公园中植物为主题的趣味场所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1(2):130-133.

[8]耿帅坤,张耀.论智慧城市景观创新智能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走向[J].美术教育研究, 2018(22):58-59.

郭苓苓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优化研究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