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圈群”特征探析
2020-11-30李后强石明李海龙
李后强 石明 李海龙
[摘要]党中央对成渝地区的定位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加突出了成都和重庆双城的核心地位。成渝地区既是独特的双核椭圆经济圈,也是我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圈群”特征明显。从整体看,成渝城市群具有双核椭圆多圈层结构;从局部看,成渝地区是由多个区域城市群支撑组成的。文章基于DLA生长模型和分形理论,认为成渝地区雙城经济圈城市应扩大“圈径”、争做区域“群主”,做大做强产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做优圈内环境,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关键词]区域经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圈群”经济;圈心;群主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0)05-0001-10
一、引言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北方的京津冀、东部的长三角、南方的粤港澳共同构筑起巨大的菱形地理空间,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个支撑带”的空间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是成渝双城,范围包括川渝大部分地区,侧重点是经济质量,着力点是圈层影响。其中城市群是基础载体,经济圈是辐射范围,“圈”“群”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众不同的标签符号和内涵特质。立足圈内群内,放眼圈外群外,更能明确自身方位与发展使命。从“圈”“群”理论出发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是回顾过去,又是立足现在,更是放眼未来。
二、“圈”“群”特征分析
“圈”有明确边界,“群”无明显界线。“圈”和“群”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均可作为数学量词,组合成为经济学术语。
1.“圈”的特征分析
“圈”为环,是一种古代兵器,用金属制成的圆环,在四周加上限制。从词性上讲,“圈”可以作名词、动词、量词,有quan、juan、juan三种读音。“圈”作名词,读音为quan的有:圈子、圈套、圆圈、花圈;读音为juan的有:圈舍、羊圈。“圈”作动词,读音为quan的有圈地、圈占、圈阅,读音为juan的有圈留(挽留),读音为juan的有圈养。“圈”作量词,读音为quan的有:一圈钢丝、跑了三圈。
在数学上,“圈”是指任选一个顶点为起点,沿着不重复的边,经过不重复的顶点为途径,之后又回到起点的闭合图形。“圈”可以为圆形,称为圆圈,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在经济学上,有经济圈、交通圈、金融圈、商业圈、项目圈等。成渝地区有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建设的项目圈,共同建设的成渝环线高速、沿江(长江、涪江、嘉陵江)等航道、成渝主轴连接线等交通圈,共建西部科技城的科技圈和西部金融中心的金融圈等。
在社会学上,有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历史圈、工作圈等。圈子就是人脉资源,圈子就是融资渠道,圈子经济更是越来越盛行。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大多来自工作圈、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等。成渝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共处我国西部圈层,文脉相亲,历史渊源深厚。近年来“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发展态势明显,已逐步形成更加紧密的发展关系。
2.“群”的特征分析
“群”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是一个集体、一个集群。人是群居动物,本身具有社会属性。“兽三为群、人三为众”“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近者聚而为群”……成群的人自然有众多的数量,所以人类也称为“群众”。
在数学上,“群”表示一个具有满足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逆元的二元运算的代数结构G,包括置换群、举证群、变换群、抽象群、拓扑群、循环群、一般线性群、阿贝尔群等。为研究群的代数结构,数学上专门形成了一门学科即“群论”,已在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广泛应用。封闭性表示有行政边界、内生活力。“群”具有自组织特性,是基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建立起来的“圈群”,内部成员可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结合律指运算的顺序并不会影响其最终结果,表示内部可以自由组合,不受先后次序和等级大小影响。单位元表示不变性、本质特征、个性鲜明。每个群成员具有充分展示特性、彰显个性的条件,能在群里体现自身价值、做出贡献。逆元表示双向可行,不是单行道。群成员之间可实现交流互动、资源共享、要素流动、相互借鉴、信息传播、模仿复制,而不是单向扶持和贡献。阿贝尔群是满足交换律的群,是加法群、增长群,表示市场行为,群成员在市场既定规则条件下,开展市场交换、买卖等行为和活动(详见图1)。
在经济学上,有城市群、产业群、技术群、项目群等。城市群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而构成的城市集合区域,反映了城市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及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相互影响。产业群是指特定产业中各种相互关联的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聚集现象。技术群是指科技创新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群体,往往出现在科技创新活跃地区。项目群是指经协调统一管理以便获取单独管理时无法取得效益和控制的一组相互联系的项目。项目群中的项目需要共享组织的资源,进行项目之间的资源调配和整合。
在社交生活方面,行政机关、教师、医生、建筑工人、商户等群体形成了工作群、邻居群、物业群等,此外还有同学群、老乡群、明星群、小说群、电视剧群等。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还产生了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
三、经济圈与城市群特征分析
经济圈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群的界定比较模糊、众说纷纭。较为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以物质性网络(由发达的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线路组成)和非物质性网络(通过各种市场要素的流动而形成的网络组织)组成的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的组织和协调下由若干个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化水平较高、空间上呈密集分布的城镇,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包含有成熟的城镇体系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的城镇区域系统。李仙德(2012)试图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集聚与扩散模式进行分析,建立中国城市群研究范式。
经济圈和城市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圈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定义,而城市群是基于城市和城市之间组合关系的角度定义。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圈往往与城市群在区域上有很大部分重叠,我国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几乎重合。因此,有学者认为,经济圈等同于大城市群,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城市群可依托多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圈。
学界还有城市圈、都市圈的说法,城市圈由法国学者简·戈特曼(Jean Gottman)提出,他把城市圈界定为“以一个或几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组成人口规模逾千万、政治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也称作“大都市连绵带”“大都市地带”“城市群”“城市带”,也就是说,城市群也就是城市圈。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与城市群是从属关系,在体量和层级上看,都市圈低于城市群,多个相邻的都市圈构成城市群。城市群与都市圈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组织模式,在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和组织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都市圈的发展动力是经济规模,城市群的发展动力不仅是经济规模,更主要的是创新活动。都市圈主要呈“点-线-圈”式的空间结构,而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层次不分明,形状比较模糊。都市圈是一种偏“内向型”的经济结构,各都市圈相对独立,而城市群属于一种“外向型”经济,具有明显的枢纽功能和孵化器功能,两者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上也有一定差异。
经济圈更强调圈内的极点城市、中心城市,都市圈侧重于单个大城市或距离很近、连接紧密的城市体,城市群和城市圈主要是基于城市之间联结的整体考量,可视为等同概念。
经济圈和城市群互相融合、相互渗透。城市群带动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圈推动城市群范围扩大、能级提升。国家对成渝地区的定位由“成渝城市群”转变到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后的逻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更加深度聚焦、精准发力,强调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两个中心城市、两个都市圈的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是一个城市的“独奏曲”,而是成渝城市群共同的“交响乐”;不是一个城市的“独舞”,而是共同参与、相互协同的“群舞”。
四、成渝地区的“圈群”特征
成渝地区既是独特的双核、双城经济圈,也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长期以来“圈群”特征明显。
1.国家对成渝地区的定位始终与“圈”“群”紧密相关
从2011年国务院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对成渝地区的发展战略始终与城市群、经济圈密切相关。成渝地区“圈”“群”特征明显,无论是城市群还是经济圈,虽然有范围但没有围墙、有重点但没有排斥,不但是内在协同的整体,也是对外开放的高地。
2.成渝地区城市形成明显的多层椭圆城市圈
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是成渝地区的核心、双子星。以成都、重庆主城区两个中心城市为极核,成渝地区形成多层城市圈,第一圈层由自贡、乐山、眉山、德阳、遂宁、潼南、合川、长寿、南川、万盛、綦江、江津、永川、荣昌为连接线构成;第二圈层由绵阳、南充、广安、涪陵、武隆、泸州、宜宾、雅安为连接线形成;第三圈层由甘孜、阿坝、凉山、广元、巴中、达州、万州、黔江、酉阳为连接线构成。这些城市形成的圈层如同洋葱结构一样紧紧包围着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两个中心城市,各城市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具备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城市群的地理基础条件(详见图2)。
3.成渝地区的区域城市群支撑明显
成渝地区不仅有以成都為中心的成都平原城市群和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的重庆城市群两大知名城市群,还有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渝西城市群、南遂广城市群、达万城市群等多个次区域城市群支撑(详见图3)。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有条件、有基础率先开展,创新实施。特别是渝西城市群与川南城市群紧密相连,可联合建立“川渝新区”,将其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的第三大城市群和新的增长极核。
五、成渝地区发展“圈群”经济必要性判析
“圈群”经济是指利用“圈子”和“群体”进行的经济活动,以信任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推动,以利益为纽带,以协同为方向,以共赢为目的。圈群经济=知识+人脉+商机,是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兴起的新经济形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已逐步成为顶层商业模式。成渝地区应充分利用山同脉、水同源、地相连、人相亲的基础,构建形成紧密的“圈”和“群”,大力发展“圈群”经济,共同建设具有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圈和城市群。
1.目标一致: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成中国经济第四极
圈子有半径大小,群体有综合实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不断做大圈径和经济总量,成为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成中国经济第四极。虽然近年来川渝地区GDP保持了年均超过10%的增速,总量接近6万亿元,但与国内外知名城市群差距还很明显。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经济总量仅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20%,约占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1/4。与国内知名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的GDP只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3,约占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的2/3。从人均GDP看,五大世界级城市群普遍超过5万美元,而成渝地区不到1万美元、不到粤港澳城市群的1/2。
2.相互认同:构建开放包容的“圈群文化”,形成共同价值追求和联结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着眼未来,要有前瞻性,需要双方一起培养共同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圈群”文化,形成开放、包容、和谐、宜居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圈心”“圈流”“圈势”,让优质要素资源流入圈内。摒弃短浅利益,不能简单粗放地“圈钱”“圈地”和“圈人”。建立共同的目标纲领和稳定高效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机制、利益联结机制、一致的行动步伐、持续的互动关系。成渝双方应高度重视巴蜀文化融合,增强对经济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3.价值趋同:坚决反对封闭的“圈子文化”,大力发展开放的“圈群经济”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圈子文化具有封闭性、排他性、对抗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决反对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个别私利,而应以全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合为圈”“志同为圈”,推进“圈群经济”。与商品经济、粉丝经济不同,“圈群经济”属于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圈群经济模式相对平等,每个人既是产品的卖家也是产品的买家,既是资源的受益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比粉丝经济、商品经济更凸显人的价值。成渝双方彼此都要积极共享知识、共享人脉、共享商机,人人受益。
4.合作共赢:突破圈层限制,强化与其他“圈群”合作交流
圈子不能搞封闭,必须开放协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扩大“朋友圈”“交际圈”。一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之间要加强合作,突破行政和地域限制,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打通要素自由流动的通道。另一方面,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的合作交流,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加强互动协同,承接发达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利用“他组织”带动激活“自组织”。既要“近端结合”,也要“远端联合”,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化、互联网背景下更要在资讯、资源、技术、市场、产业链等要素方面实现“飞地整合”。
六、成渝地区各城市争做“圈心”“群主”的思考
圈径就是圈子半径、交往范围、辐射领域,群主代表主动权、主导权、发言权、话语权。根据DLA生长模型和分形理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应有世界眼光、国家意识,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积极拉群、建群、创群,争当圈心,争做区域群主、细分各领域群主。
DLA(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生长模型即扩散限制凝聚,由Witten和Sander(1981)共同提出来,其基本思想是首先置一初始粒子作为种子,在远离种子的任意位置随机产生一个粒子使其做无规行走,直至与种子接触,成为集团的一部分;然后再随机产生一个粒子,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就可以得到足够大的DLA团簇(cluster)。20世纪90年代,Batty(1994)就将DLA模型应用于城市形态的分形演化,况颐(2001)通过计算论证了DLA用于一般城市分形形态的模拟具有普适性。根据DLA生长模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在做大城市规模的同时,要注重分维值即城市空间舒适度。产业发展方面要围绕主导产业吸引、吸附、集聚各种要素资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链集群。
分形理论由美籍数学家本华·曼德博首先提出,主要研究组成部分与整体的相似性。如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起伏不定的山脉、纵横交错的血管、眼花缭乱的星空、变幻无常的浮云、九曲回肠的河流、树木枝干……这些整体中的部分或片段,从远处看是不成形的小点,而近处看则是轮廓分明,其外形大致与整体形状相似。自相似性有不同程度,严格的完全相似即为有规分形,统计意义上的相似称为无规分形。从形态学上来讲,分形是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从数学上来讲,分形是豪斯道夫维数严格大于拓扑维数的集合。分形理论的数学基础是分形几何学,现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大气、经济、音乐、美术等多学科领域。分形理论同样适宜于城市群研究,汤放华(2008)、丁志伟(2010)、崔大树(2013)、李秀玲(2019)、张协奎(2007)应用分形理论分别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苏锡常城市群、东北地区三大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空间规模结构特征,得出了这些城市群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除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外,还包括川渝多个区域城市,这些城市都与成渝城市群整体具有某些相似性。
1.成渝地区各城市应争做“圈心”、争当“群主”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和重庆之外的城市、地区如何融入和发展,是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的关键。本文选取地处成渝中部区域和川渝毗邻地区的潼南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从“点”反映“面”、从“局部”反映“整体”。一是分形特征明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潼南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在多个领域与成渝地区整体表现出局部与整体的相似性。从地貌特征看,潼南主要为丘陵,兼有“小平原”之称,与成渝地区整体地形地貌相似。从经济结构看,潼南第一产业占比较高、2019年为14.6%,是川渝两地的农业大区(县)。第二产业主要是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与四川、重庆主导产业趋同。从人口流动看,潼南户籍人口约100万、常住人口约73万,与成渝地区总人口净流出的情况相同。从生态环境看,潼南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47%、空气质量好,是成渝地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典型代表。二是具备争当区域“群主”的基础实力。地理区位方面,潼南地处重庆、成都一小时经济圈交汇点,位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圈层”即“核心圈层”,是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的重要节点支撑。地域面积方面,潼南面积1583平方公里,在全世界230个国家和地区中可排至第170位,超过新加坡、巴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约为全球面积最小国家梵蒂冈的3600倍。人口數量方面,潼南人口约100万,是成渝地区为数不多的百万人口大县,在全世界排名约第160位,比吉布提、斐济等国家人口还多。经济总量方面,潼南是渝蓉地域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旅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2019年GDP达到451亿元,按照1美元=6.7元人民币的汇率换算为67亿美元,可在全世界国家排150位左右。
2.争做“圈心”、争当“群主”须增强自身实力
圈子的关键是自身的吸引力,没有张力就无法建立圈子。只有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才能进入和组建高端“圈群”;只有提升发展能级和竞争力,才能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必须增强自身实力,争当区域和细分领域的“群主”,将“地理圈心”转化为要素凝聚的“物理圈心”,进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圈心”。比如,潼南需利用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中国西部绿色菜都、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特色优势品牌,打造成渝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费孝通先生说过:“我国的乡村就是一个社群,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族长为核心,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形成一个同心圆。”潼南要搞好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利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区域品牌,加强艺术乡村建设,推进人才、资本上山下乡,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同时,充分发挥国家农业高新园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平台作用,大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共同建设渝蓉地域经济走廊,打造成渝新型工业基地。
3.突出重点区域和领域,广泛拓展“圈径”
闭关锁国会让一个国家愚昧落后,自我封闭会让一个人见识短浅。一个人没有多个圈子,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同样,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不对外合作、不“入圈进群”、不形成利益共同体,就会被遗忘、被抛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一方面要积极“入圈进群”、拓展“圈径”,扩大朋友圈和交际范围;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圈子、维护圈子需要时间、精力和实力,要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适合的圈子中、产业上和各领域里,选择并融入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圈群”。同时,各城市要用协同共享、互利共赢的理念来锁定圈子、参与圈子、经营圈子、盘活圈子、激励圈子,真正实现把“人脉”变成“钱脉”,实现“圈群”关系的价值“变现”,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4.优化圈内环境,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环境就是竞争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要着力优化圈内发展环境,提升区域发展活力。一方面要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另一方面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培养本土企业和企业家,吸引企业入驻、吸引项目投资、形成产业链集群;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发展的上限,要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养在深闺人未识,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条件、再强的实力都需要宣传、展示才能广为人知。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新兴媒体、推介会、大型论坛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城市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认同感和亲和力,吸引更多“圈”内人士、集聚更多高端“群”体。
(责任编辑 张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