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国有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方法

2020-11-30王朝辉

卷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国有企业方法

王朝辉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各个国有企业也带来一定的突破。国有企业在市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采购发展供应商关系,有效地强化采购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综合成本与产品的有效融合,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供应商管理;方法

物资采购是民企与国企共同面对的难题,供应商管理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下也逐渐转向市场化,这就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考验,有了良好的物资采购才会保证企业原材料能够及时供应,拥有质量过关的原材料,是决定企业能不能生产出好产品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拥有廉价、高质量的原材料,必须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主动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保障企业核心产品的日常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在日常工作中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尤其是国有企业急需对采购、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有效提高采购管理工作水平,及时对突发问题、长发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把问题在摇篮中解决或者因管理得当可以直接从问题的源头将其规避,这里我们针对物资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 供应商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现存问题

1.1 供应商准入标准不明确

供应商的准入标准是确保采购质量与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在现今大多数企业中该标准始终得不到统一与控制。企业在选择采购供应商的时候,更多时候是单因素决定,而没有全面遵从特定的供应商资格文件,导致供应商的准入标准模糊且混乱,企业对供应商的把关与控制也比较薄弱。当市场信誉度较低、采购质量低、准入资格低的供应商获得企业的采购资格,很容易为企业的采购业务带来一系列风险与问题,具体有:一是增加了采购部门的工作压力与负担,由于供应商的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采购部门需要额外耗费人力与物力对供应商进行调查与审核,降低了采购效率;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增加,由于供应商的准入资格得不到保证,供应商的供货流程可能会出现差错,比如无法按照合同定期按量供给材料与产品,从而对企业的生产计划造成影响;三是供应商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可能会存在给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甚至是虚假产品的现象,为企业的生产销售带来巨大的风险。

1.2 供应商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没有明确供应商准入制度,制度不完善在市场中的存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种不完善会导致供应商管理工作有无序性、盲目选择性,在评估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会导致市场比较混乱、产品失去质量保障、出现大量供应商资质差、信誉差等不良现象,这样就会导致采购员在市场出现盲目选择或者买不到质量有保障的原材料等问题出现。

1.3 从事企业采购、管理的员工缺乏科学性指导,道德采购的意识松懈

一方面,企缺乏科学指导对企业采购管理人員造成很大影响,很多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员工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科学培训过,有的甚至是兼职,对采购时的评估与选择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传统方法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判断,缺乏科学性,不能保证物资质量与供应商的资质准确。另一方面,采购是一项十分敏感的工作,采购人员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与陷阱,稍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其中,出现各种各样非道德的采购行为,比如虚报采购价格、吃回扣,或者在供应商那里入干股分享销售利润,或者自己出资成立公司,由他人代持,并向公司供货等。这些非道德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与形象,也危害着采购人员的职业生命,务必坚决制止与杜绝!

1.4 供应商评价机制欠缺

国有企业因未能关注对供应商的及时考核与有效评价,使其难以及时发现供应商存在的不足,如:经营情况、声场状况、产品质量、信誉形象等。虽然少数企业建立了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但实际运用过程中对指标、标准等方面的确定较为模糊,使得其实施缺少全面性与有效性[1]。

2 国有企业加强供应管理的对策探讨

2.1 企业应加强与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首先,国有企业应当摒弃传统的采购观念,正确看待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双方共赢为合作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只为牟取利益。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有着同样经营业务的企业,因此,将优质的供应商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国有企业在考虑与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不应当将价格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还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市场信誉度、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供货的速度、售后服务质量等因素,从而挑选出综合能力最好的供应商作为企业的合作伙伴。当企业挑选到合适的供应商之后,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洽谈与沟通,建立起双方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解与沟通,避免影响双方之间的合作与双赢[2]。

2.2 建立采购与供应商的管理系统

根据质量、产能、技术、资金与理念五个方面评估供应风险,并结合年度采购金额、供应商对企业的贡献值与他们分别提供的原材料对他们进行系统划分,可以将供应商分为四类:战略型、杠杆型、瓶颈型与一般型。对于他们不同的类型建立的合作关系是不一样的,从采购方来看,与战略型供应商是“伙伴关系”,要致力长期紧密合作,寻求双赢;与杠杆型供应商是“交易关系”,要使杠杆作用最大化,寻求价格最低;与瓶颈型供应商是“依赖关系”,要降低风险,保障供应;与一般型供应商“没有关系”,要精简内部流程,用最简单的方法去采购。这样就良好地解决了市场混乱现象,把无秩序的市场进行了详细归纳,再根据他们提供服务的质量等级选择跟他们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来完善采购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2.3 针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合理的管控

企业最关注的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质量问题,一个就是价格控制,把这两个方面管控好就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质的提高,因此确认原材料实际使用情况与说明书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原材料占有资金支出很大比例、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环节防止腐败现象出现、对企业造成亏损。

2.4 合同方面的一些掌握控制

格式合同控制是指双方同意在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和谈判的基础上,根据双方的商业利益签订的外围框架合同。选择供应商后,双方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采购计划合同。采购合同应以所采购系列产品的总需求和供应为基础。企业的供应商条件,管理要求和采购开放政策不同。合同签订后,买方应跟踪契约规定的执行情况:当买卖双方签署的格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时,购买者应充分锁定目标合同的修改。经供应商同意,合同跟踪应仔细考虑以下各个方面:严格遵守按照供应商准备好的详细资料流程,确保订单能够成功完成,密切联系关注生产供给与需求,在不影响项目生产进度周期的情况下,认真把控好控制库存,提高资金来源的充分利用率。在原料到达后,买方必须认定原先购买订单中的单位价格和总额,并把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在开始付款后的使用过程当中如果发现系列产品在使用中存在单位质量问题,应该及时联系供应商以求解决问题。

3 结语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供应商资源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改善措施,保证国有企业供应商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马良滋,张雪飞.小议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9(32):18-19.

[2]祝泱泱.分析企业采购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120.

猜你喜欢

供应商管理国有企业方法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可能是方法不对
烟草商业企业定点采购优化探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