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下价值探究
2020-11-30阚兴辉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我国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困境,深刻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对大学生教育的价值所在,以期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献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其根基就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出现了网红李子柒带动的“国学热”,她的作品讲述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这是她爆红的原因。但同时透射出当下社会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严重缺失的事实。诚然,“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2]。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和不足有:
1.育人方式单一化与系统化之间的矛盾。高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内容受限且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和特点。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案,并尝试“四个结合”路径:“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課堂”相结合、“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系统化路径探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2.传播碎片化与整体化存在之间的矛盾。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更加碎片化。人们通过网络传媒,获得的信息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以纸质文本的形式,注重整体化存在的传播,已经不适应新媒体转播的需要。传播受众碎片化的传播需要,需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分解为详细的义项,便于信息的筛选和吸收,以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
3.师资严重缺乏与需求量巨大的矛盾。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师资缺口巨大,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和深造、设立专业等级考试和学科教师资格考试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使得教师具有教材的掌控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以适用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
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目前,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共识,广大教育者越发认识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具体途径有:
1.“义利之辨”的思想争论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指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符合道义。孟子也谈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强调追寻善心。这告诉我们仁人者为了心中的“仁义”,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会做违背道德的事。这种“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实际上是教导人们在重视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个人利益的满足。进而形成克己奉公、天下为公的道德伦理逻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念。
2.“仁者爱人”的传统思想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认为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这才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儒家的“仁”是爱自己与爱他人的统一,实现仁爱的路径是推己及人,向社会、向自然扩展,最终实现天下归仁。于现代的理解就是要求我们具有崇高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3.“家国情怀”的精神密码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涵养。传统的家国情怀来源于古代社会的“家国同构”观念。在传统意义上的家、家族与邦国的组织机构相同,具有相同的角色与功能,个人由爱小家向爱大家过渡提升,逐渐形成君就是父,忠君即爱国这种伦理关系。传统儒家以“君父—臣子”来表达这种关系,体现“忠孝合一”。《周易》中的“家人卦”、《诗经》中提到的“家邦”。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富含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眷顾楚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彪炳千秋的精忠爱国精神,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伟大民族精神。
4.“和谐思想”的文化精髓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事,形成人和的人际环境。儒家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家提出“无为不争”,反对人与人的冲突,清净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道两家均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老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认为天下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仁者无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高于一切,提倡“以德服人”,反对霸权。在中国,以和为贵不仅是一种普遍共识,而且业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促使中国人形成了和解、礼让的处事原则,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的交往原则。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坚实的根基。它不仅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元素,还蕴含着积极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学校应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青年大学生要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基因积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
[2]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学课题:国学教育视野下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路径研究(2018SJSZ373);江苏省党建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2019JSJYDJ02078)。
作者简介:阚兴辉(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传播和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