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30田鸽
田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对于生物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初中生物作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理科性学习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文中对初中生物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实验教学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教学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在进行着创新与转变。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采取“填鸭式”授课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价值目标导向不一致,影响到了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情况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主动地讲”和学生“被动的学”进行展现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往往采取的是“死记硬背”“刷题”等方式,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甚至,在有些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由于受到课程内容和课程时间的限制,大多实验是由教师一个人来进行操作演示的,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旁观者”,有些实验课仅仅是在考试前一周进行集中的、突击式的“培训”。显然,这些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是有着消极影响的。另外,有些教师不能及时的进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学习,不能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在“微课”建设、PPT展示等方面发展不足,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物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物在中考中占据的分值比例较小。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主要采取理论性教学,实验性教学则比较少。同时,有些学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受到了生物教学器材和相关设备的限制,实验性教学质量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学设施不足的情况下,生物总体教学质量显然受到了限制,教师则无法充分应用教学基础设施进行辅助性教学。显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论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有效性的学习必然是理论和实践双向结合,对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换而言之,这些对于生物实验教学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的知识点而言,更需要借助相关的设备进行辅助。
(三)缺少探究性实验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实验的环节。虽然,初中生物是生物学习的初始阶段,但也离不开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尤其对于这些刚接触生物的中学生群体而言,生物实验对于其学习兴趣、学科认知和学科素养的培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良好的实验教学直接决定着学生学科入门的实际效果,对于培育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学校仍把“应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比较注重学生的升学情况,对于生物实验注重程度不够,有些实验课基本“形同虚设”。正如上文所言,在生物实验课堂中,缺少探究性实验教学,大多实验是由教师来操作的,教师一个人充当了全部的角色,学生未能有效参与到实验中来。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仅仅是停留在某些实验的表面,根本没有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和探索生物知识,显然离了实验辅助生物教学的宗旨。[1]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生物教学思想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初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为根本的是从理念上进行转变,创先课堂教学理念。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实施立德树人式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和发展。[2]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够形成适应自己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可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和“填鸭式”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观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上进行科学转化。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现阶段,由于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价值导向正在由一元化为主导向多元化转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的形式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对于初中生物学科建设而言,一方面,学校应注重初中生物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生物教学相关综合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对生物学科的理性认知,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尤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可以尝试一些“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例如,在生物学习中,对于某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微课”教学,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课中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着重的讲解,同时微课录制视频为学生的课下学习交流也提供了学习资料。
(三)拓展生物教材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依托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延伸,打破初中生物教学的局限性,提高生物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此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更为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立德树人式教育任务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生物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能满足學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其学习途径和学平台得到了充分发展,其学习资源得到了优化,有些学生甚至在追求更专业的生物知识,线下和线上的“辅导班”“培训班”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显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有着整体把握,一方面要知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对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发散,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为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时长和占比的分值比重。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大对于生物实验器材、生物标本、实验场地等相关的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的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施以及符合教学需求的设备,以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对于教师而言,应不断创新实验教学观念,让学生充分到参与到实验课程中来,进行合理的“角色转换”,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及时引导。例如,在教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实验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最初的时候无法找到表皮细胞,这时则需要对相关的细节和具体注意事项进行引导。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让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与实验充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生物实验,或者主动搜寻课本上没有的生物知识,然后与同学们一起互动分享。[3]总而言之,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进行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操作,可以进行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课堂建设中来。
三、结语
初中生物作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初始阶段,其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在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注重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实施立德树人式教育,注重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同时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化兴.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67.
[2]王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5-47.
[3]李向明.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探[J].学周刊,2018(05):50-51.